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作业课件ppt
展开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B.蝉/则/千转不穷C.鸢飞/戾天者 D.与/朱元思/书【解析】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A.独一无二的/停止;B.向上/在上边;C.确数,十的倍数/概数,表示多;D.看见。
5.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
“允许”“或许”“称赞”“答应”等义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6.(百色中考)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书信,却不是对事物的叙述,而是述说行旅所见,描绘奇山异水。B.“千丈见底”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水的深邃澄净,“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江水湍急、奔腾的气势。C.文章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描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动,表现山中的热闹景象。D.本文描述了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的沿途所见,历历如画,读来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这是因为作者运用了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相结合的写景方法。
7.根据提示默写句子。(1)文章首段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文中原句)总领全篇,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2)文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四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与朱元思书》中,含蓄地否定世俗社会和官场生活,表达自己向往自然的高洁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解析】“蔽”是“遮蔽”的意思。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底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3)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
10.富春江的水异在哪里?本文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加以表现?请简要回答。水清,水急。运用衬托的方法突出水清,连小鱼和石子都能看得清,可见水有多清。又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水流比箭还快,又把猛浪比作飞奔的马,既说它快,又表现它气势宏大。
11.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文章从哪几种感官体验的角度描述了山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山势之奇,山音之奇。文章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描写了山景。这样写不仅形象、生动,使人感受深刻,而且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一般。1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与富春江的景致有什么关系?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厌弃世俗、摒弃功名的思想。富春江的景色能让人放弃世俗尘事,生出超凡脱俗的退隐之心。这是一种心灵的解放,蕴含着生活的辩证法。
13.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选文具体内容做简要分析。示例: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采用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水清的特点;“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水清和水势迅猛的特点等。
14.阅读本文,有人用一副对联来概括自己的感受,请你将下联补充完整。上联:富春江山奇水异天下独绝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吴叔庠志高趣雅千古留名
记游定惠院苏 轼黄州定惠院①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禅师②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③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鬻④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⑤瓜李,遂夤缘⑥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
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道过何氏小圃,乞其藂橘⑦,移种雪堂之西。坐客徐君得之⑧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注释】①定惠院:在黄州东南。苏轼初到黄州时曾寓居定惠院,作此文时已移居雪堂。②参寥禅师:僧人道潜,苏轼友人。③崔成老:庐山道士,精古琴,苏轼的挚交琴友。④鬻(yù):卖,这里作“买”讲。⑤瀹(yuè):浸渍。⑥夤(yín)缘:循沿。⑦藂(cóng)橘:一丛橘树,藂同“丛”。⑧徐君得之:徐大正,字得之,苏轼友人。
16.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记游小品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记录了他游定惠院时的所见所闻所感。B.开头即写海棠每岁盛开,必去观赏,可见作者对这株海棠喜爱之深。C.虽然“园已易主”,但以苏轼之故,主人对定惠院东小山上的海棠、枳木仍加以保存、爱护。D.本文是作者应徐得之之请而作,以作为日后回忆时的谈资。【解析】“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错,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
17.本文以写小事细节见长,且笔法细腻,读来情趣盎然。请品析文中的画线句。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由饮而醉,醉即卧,可见苏轼之率真洒脱(不拘形迹);听琴并沉醉其间,由琴声联想到悲风晓月,恍若置身仙境,可见苏轼情趣之高雅,情怀之超然。
【参考译文】黄州定惠院东边的小山上,有一株海棠,非常繁荣茂盛。每年海棠花开的时候,一定带着客人置办酒席,我已在海棠花下醉了五次了。今年又同参寥禅师等两三个人到这里游玩,但园圃已换了主人了。这个新主人虽说是市镇人,然而因为我的缘故,所以对这园子还能培育整治。山上有很多老枳树,木的质地坚韧,形体瘦削,枳树的筋脉都历历可见,就像老年人的脖子,枳树花白而圆,就像颗颗珍珠叠加在一起,颜色、香味都不同一般。
但这树不被人们喜爱,往往被人们稍微砍去一部分;但由于我的原因,这树还能不被砍伐,得以保存。大家喝过酒,去到姓尚的住宅外休息。姓尚人家也是市镇人,但住处却整洁、宽敞,就如南方吴越人家一般;此处的竹林花园都叫人喜爱。我们醉睡在小板楼阁上,微微醒来,只听得来作客的崔老成弹奏着雷琴,一会儿如悲风乍起,一会儿如晓月初升,琴声清脆有力,意境深远,好像并非人间。晚上于是走出城东,买了大木盆,意思是用它来盛水、浸瓜和李子。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课文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有关资料,预习设计,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宣室求贤访逐臣,不问苍生问鬼神,根据课文填空,不见曦月,清荣峻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11* 与朱元思书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1* 与朱元思书备课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读一读,朗读课文,水清---,水急---,水色---,视觉---,听觉---,寒树群峰,爱慕自然,蔑视功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教案配套课件ppt,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与朱元思书,通假字,一词多义,南朝梁吴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