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优秀课后复习题
展开1.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其主要表现是( )
A.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B.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C.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D.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2.如图所示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1950年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的战国铁犁铧,铁犁铧装在犁床的前端,给木犁套上一种“V”形铁刃,俗称“铁口犁”。铁犁铧的发现可以佐证,战国时期( )
A.采用大规模的集体耕作 B.铁器牛耕在全国推广
C.农业深耕细作得到发展 D.河南最早出现铁农具
3.如图是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的图片。这些货币的出现,不能推断和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农业的发展B.冶铸业的发展
C.商业的发展D.各国间商业交流频繁
4.任用管仲为相,执掌国政。锐意改革,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的人物是( )
A.秦穆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齐桓公
5.西周崇尚礼制,以青铜礼器簋和簋的数量区分贵族等级,鼎和簋配合使用,鼎是奇数,簋配偶数,“以九为尊”。据此推断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齐桓公按礼数应享用( )
A.九鼎八簋 B.七鼎六簋 C.五鼎四簋 D.三鼎二簋
6.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衰微,被华夏视为戎、狄、蛮、夷的周边诸族群纷纷进入中原,形成了与诸夏交错杂居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最直接的影响是( )
A.加速了社会转型 B.冲击了贵族政治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推动了战国变法
7.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通过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实力
④各民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齐桓公与晋文公称霸的共同原因。
材料二 晋国在称霸过程中,不仅灭掉周围三十余国,兼并了部分戎狄部落,还向东夺取了卫、郑、鲁等国的部分土地……
——《政区地理山西历史》
材料三 戎狄多居山间,车战难以施展,步兵作战灵活敏捷,故戎狄擅长于步战。晋国吸取戌狄军事文化优势,逐步变车战为步战。
——《三晋古文化源流》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诸侯争霸活动产生的影响。
【思考·提升】
1.制作本课思维导图。
2.概括春秋争霸的原因与实质。
参考答案
【体验·夯实】
1.B 2.C 3.D 4.D 5.A 6.C 7.A
8.
(1)重用人才;通过改革国富兵强;利用“尊王攘夷”为口号。
(2)诸侯争霸战争促进了局部统一,为以后全国统一奠定基础;促进了民族融合。
【思考·提升】
1.略。
2.
春秋争霸原因:春秋时代,周王室衰微。同时几个大的诸侯之间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
春秋争霸局面的实质:王室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仍。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
齐桓公改革
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
晋文公改革
重用狐偃、赵衰等人,修明内政、整饬法纪,增强军备,施惠百姓,发展生产。接收狐偃“尊王攘夷”的主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练习题,共5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安徽)练习: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安徽)练习: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春秋时期是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