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学案
展开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知识园地】
一、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东周时期、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这三个时期的划分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迁洛邑,中国从此进入东周时期。
2.东周时期分为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和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
3.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
(二)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
(1)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农具来耕种土地;
(2)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使用牛来耕地;
(3)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手工业
(1)规模不断扩大;
(2)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3.商业
(1)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
(2)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三)王室衰微
1.原因: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
2.表现:
(1)分封制逐步瓦解,周王室统治力大减,地位下降;
(2)大的诸侯势力崛起,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四)诸侯争霸
1.原因:周王室控制力减弱,各诸侯国发展不平衡。
2.时间:公元前770—前476年。
3.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
4.齐桓公首霸
(1)条件:①管仲改革,富国强兵;②打出“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
(2)启示:国家要强大必须适时进行改革、执政者必须励精图治等。
5.作用
(1)消极: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2)积极:①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灭掉,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诸侯国,这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②在长期的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硕果累累】
1.历史长河中总会有一些标志性的事件向我们宣告一段历史的结束和另一段历史的开始。东周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
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国人暴动 D.周平王东迁洛邑
2.下图中的耕作方式至迟在哪一历史时期就已出现( )
A.商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3.春秋战国时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
A.曲辕犁的制造 B.筒车的使用 C.都江堰的修建 D.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广
4.周顷王继位时,王室财政拮据,竟无法办理襄王的丧事,他只得向鲁国要钱才安葬了襄王,这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二月了。这个故事说明( )
A.周王室地位一落千丈
B.鲁国比较尊重周天子
C.周天子平时比较注重节俭
D.诸侯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5.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其中用管仲为相,积极进行改革,并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势力,
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越王勾践 D.楚庄王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D符合题意。盘庚迁殷发生在商朝;武王伐纣发生商朝末年;国人暴动发生在西周时期。
2.答案:C
解析: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得到进一步推广。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得到显著提高,故选D。
4.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时王室的衰落。春秋时期,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诸侯纷争的局面。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强大的诸侯,王室的地位已经严重衰落。本题的史实正好说明了这一点,故选D。
5.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第一个”这一要求。春秋时期的霸主不少,但“第一个”肯定是齐桓公。再联系题目中提及的措施,就更明确答案是A。晋文公、越王勾践、楚庄王都是在齐桓公之后称霸的。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链接,基础感知,合作学习,当堂训练,总结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导学案: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自主预习,自学反馈,概括总结,独立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