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5.1物体位置的确定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2366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5.1物体位置的确定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2366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1 物体位置的确定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学设计 | ||||||||||||||||||||||||||||||
课题 | 5.1物体位置的确定 | 执教 |
| |||||||||||||||||||||||||||
课型 | 新授 | 课时 | 1 | 授课时间 |
| |||||||||||||||||||||||||
教学目标
|
| |||||||||||||||||||||||||||||
教学要点 | 教学 重点 |
| ||||||||||||||||||||||||||||
教学 难点 | 会用变化的数量描绘事物位置的变化. | |||||||||||||||||||||||||||||
教学法指导 | 操作、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 |||||||||||||||||||||||||||||
教具准备 | 操作单、量角器 | |||||||||||||||||||||||||||||
教学过程 | 师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导入:活动一
出示图片.
|
师:在辽阔的内蒙古草原上方,漂浮着一个巨大鲜艳的降落伞,它的下方是神州十号返回舱.宇航员们重返地球,地面工作人员要及时找到返回舱,他们需要做什么?
生思考,尝试回答. 师板书课题 |
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思考,引入课题. | ||||||||||||||||||||||||||||
教学过程 | 师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二新课学习 (一) 温故启新 在数轴上如何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呢?
在数轴上一般用一个数据就可以表示一个点的位置.
(二) 探究 平面中物体位置的确定 1.(经纬定位) 如图:地图上北纬30°附近有黄山和普陀山.
平面内可以用一对有序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引起 .位置的变化 数量的变化 表示
2.你能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数据,在地图上描出台风中心位置移动的路径吗?
3.练习 (交叉定位) A.如图,围棋棋盘由纵、横各19条平行线相交成361个交叉点组成。 对局时,双方在棋盘的交叉点上轮流下子,每次下一子,下定后 不准再移动位置。为了说明棋盘上各交叉点的位置,可以把横线上 自上而下用汉字依次编为一到十九路,纵线从左到右用阿拉伯数字 依次编为1—19路,按先竖后横的次序记录棋子的位置, 例如,图中点A记为:5,十路;点B记为:10,十一路。 (1)分别说出棋盘上点C、D、E、F的位置; (2)在图中画出下列各点的位置,标上相应字母: 点M:7,六路; 点N:13,十六路. (3)表示“19,一路”的点在哪儿?
B.(角距定位) 下图是一个飞机场的雷达屏幕,每两个相邻圆之间的距离是10千米。以机场为观测点,飞机A在北偏东30°方向30千米处. 飞机B、C、D、E的位置分别如下:
(1)飞机B在北偏东60 °方向50千米处; (2)飞机C在北偏西60 °方向40千米处; (3)飞机D在南偏西30 °方向30千米处; (4)飞机E在南偏东60 °方向60千米处。
4.(行列定位) (1)开家长会时,你是如何向你的家长介绍你所坐的位置呢? (2)自己的座位如何表示? (3)(2,4),(4,2)是同一个位置吗? (4)教室内,确定一个座位一般需要几个数据?
思考:生活中哪些位置的确定需要用到列数和行数?
三、课堂小结:
1.平面内确定位置的基本方法 2.位置的变化 与 数量的变化 3.数学思想:数形结合
四、观看关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微课
|
师:比如数轴上数字-3对应点A;数字0对应点B. 生:数字1对应点C. 师:数轴上确定一个点的位置,需要 个数?
师:地图上要确定黄山的位置我们还需要知道它的 ? 生思考,回答. 师:你能尝试描述地图上黄山和普陀山的位置吗? 生思考、操作交流. 师板书.
教师示范两组,生再独立操作,画图.
师板书: 交叉定位
师:生活中你还可以如何描述“19,一路”点在棋盘上的位置? (右上角, 东北角) 生结合生活思考,交流,回答. 师板书: 区域定位
师板书: 角距定位
生读题描点,交流.
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位置回答.
思考,交流
师生共同小结
|
从生活到数学. 从平面内学生熟悉的线(数轴)开始,开启新的课程之旅.再次感受数值与点的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从平面内数轴上点的位置的确定到地图上点的位置的确定,过度自然也符合学生的认知.学生已经在地理学习中具备了经纬定位法;也能够感受到位置变化与数量变化间对应的关系.
从地图上的经纬定位,到棋盘上的交叉定位,名称与使用范围不同,但作用相同,用法类似.容易引起学生的迁移与对比.
由此及彼,学生感受交叉定位与区域定位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角距定位在气象、航空与航海中应用普遍.
切身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整体感知本章内容.
| ||||||||||||||||||||||||||||
板书设计:
5.1物体位置的确定
引起 .位置的变化 数量的变化 表示 数学思想:数形结合
| ||||||||||||||||||||||||||||||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5.1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5.1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合作探究,教学新知,巩固练习,小结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5.1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5.1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设计,共8页。
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下册5.1 二次函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下册5.1 二次函数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