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优秀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2261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优秀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2261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优秀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22617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10 纸的发明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10 纸的发明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学习活动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纸的发明》是本单元“中华传统文化”主题下的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以及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及意义,赞扬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是新课标中对三年级的要求。教学时教师要有意做这方面的训练。检查默读是否有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评估,看看学生能否回答出问题。
本课适于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概括自然段的段意,初步体会“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表达方法;通过“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的了解,体会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本课生字要求会认11个,会写12个,理解“贡献”、“普及”、“传承”、“促进”等学生不易理解的词语,学生可在具体的语境中,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资料、联系生活等方法理解。
二、学情分析
(一)纸笔测试
1.抄写下面的词语,把你认为书写有困难的字下面画“△”。
记录 保存 经验 欧洲
2.认读下面的词语,将你不理解的词语圈画出来。
除了这些词语,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你不理解( )。
【设计意图:自主识字是新课标对于三年级学生的要求,通过自主预习,学生自主识字的水平如何,第一题便考察学生课前对于本课重点生字的掌握情况,以便在教学时有的放矢,提高生字教学效率。第二题考察学生对于本课重点词语的理解、积累程度。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理解积累词语,从而更合理地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
(二)访谈
1.谈谈你对中国“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了解。
2.除了“造纸术”,中国古代还有哪些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
【设计意图:这两道测试题,第一题考察学生对于我国“造纸术”的了解程度,以便根据学生的已有认知安排本课的教学内容;第二题题考察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与单元的人文素养主题相契合,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设计组合阅读、课外拓展等学习活动。】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累、鲜”;会写12个生字;理解并积累“贡献”、“普及”、“传承”、“促进”等词语。
2.练习默读课文,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历程,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
3. 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精妙。
【教学重点】
1. 正确认读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累、鲜”;会写12个生字;理解并积累“贡献”、“普及”、“传承”、“促进”等词语。
2.练习默读课文,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历程,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
【教学难点】
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精妙。
四、课时安排
课时建议:2课时
五、学习活动流程
第一课时学习活动设计
第二课时
轻便 普及 传承 经验
贡献 保存 方便 青铜器
环节
教师课堂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预设时间
一、
交流聚焦,步入新课
1.板书“纸”,说说你对纸了解多少?
2.出示课后“资料袋”补充阅读。
3.揭示课题(板书)
1.全班交流对纸的了解。
2.阅读《资料袋》,补充认识。
3.齐读课题。
调动学生已有认知,激发学习兴趣。
5
分
钟
二、
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1.出示学习提示:自由读文,注意读通读顺,碰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反馈,生字新词。
3.指生接读课文。
4.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想象,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完成图片。
5.教师帮助学生梳理自然段的段意,引导学生体会“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表达方法。
1.自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碰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词。
重点理解“学富五车”(从课文中找解释);区别“州”与“洲”;读准两个多音字“累”和“鲜”。
3.读通课文。
4.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填写图表。(如下)
5.全班交流,体会表达。
通过默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初步理解文章大体内容。
20分钟
三、
分类识字,书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12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归类。
2.指导学生识记。
3.指导书写。
重点:洲、存
1.观察12个生字,并归类。
左右结构:伟、保、约、验、阿、欧、洲、社;
上下结构:录。书写时注意上宽下窄,尤其关注下面不是“水”。“
半包围结构:存”。
2.交流容易写错的地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
3.独立写字,反馈交流。
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的意识和能力。
13分钟
四、
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查阅有关中国古代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科技成就。
明确课后作业。
巩固课内学习所得,培养查阅资料的能力,激发了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兴趣。
2分钟
环节
教师课堂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预设时间
一、听写词语,回顾课文
1.听写词语。
保存 欧洲 社会 记录 经验 书册要点:字形正确,书写工整,字音读准。
2.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听写词语。
(1)对照正确的词,校对、订正。
(2)齐读词语。
2.回顾课文内容,说清楚造纸术发明的经过及影响。
(1)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复习重点生字词,回顾课文内容,为本课的学习建立前提。
5
分
钟
二、
借助图表,走进蔡伦纸
1.出示图表,引导学生默读。
要点:略读就是快速地浏览,找到相关信息,不是逐字逐句地读。
2.组织全班交流。
3.引导再次默读,探究原因。
1.默读课文,同桌互助,填写表格图表。
(1)默读课文,圈画出记录文字的物体,“龟甲和兽骨、青铜器”“竹片和木片”“帛”“麻纸”“蔡伦纸”。
(2)快速地略读课文,找出它们的优势或者不足以及其发展的情况。
2.全班交流,完善填表。
3. 再次默读,探究原因。
(1)通过比较,说说为什么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用横线画出蔡伦造纸得以传承、发展原因的相关语句。
(2)全班交流。
要点:“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通过默读,填写表格中,理解课文内容,明确造纸术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进行再次默读,深入思考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体会接下里体会“造纸术”发明的伟大含义奠定基础。
20分钟
三、
拓展延伸,理解贡献
1.引发学生关注第一自然段,并思考: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2.指导读课文。
3.补充资料,老师介绍。
1.自由读第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2.齐读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3.补充资料相关资料。
组合阅读相关文本内容,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感受“伟大贡献”的真正内涵,提升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更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10分钟
四、
综合实践,交流调整
1.组织学生展示收集的综合性实践学习中有关传统节日的材料。
2.引导学生讨论汇报的形式。
3.总结。
1.小组内展示收集的材料。
小组交流。
讨论还需补充的材料。
2.小组内讨论汇报的形式。
预设:小报;图画;演讲;表演等。
3.总结。
此项内容,是对学生综合性实践学习的中期指导,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实践学习。
5分钟
课后作业
小组合作,继续搜集整理有关中国古代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科技成就,仿照《纸的发明》一文的写法,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这个事物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板书设计
10.纸的发明
造纸术 伟大贡献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0 纸的发明教案设计,共9页。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13 花钟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学习活动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清明 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默读古诗,学习生字,分组活动,构图绘画,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