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三单元10 纸的发明教案
展开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三年级(下)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10《纸的发明》
难点名称
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关于纸,它的发明过程复杂,学生要想正学会弄通有一定难度。另外文中涉及一些术语,学生不易直观理解。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1、学生对远古的一些名词术语陌生,理解文本有难度。2、纸的发明过程复杂,学生理解掌握有难度。
难点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及图表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反复诵读,讨论了解纸发明的具体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师:我们把作业写在哪里?把自己喜欢的画又画在哪里?你当然会回答是作业本了,那作业本是用什么做的呢?那当然是纸了,那今天我们就来看纸是怎么发明的?(旨在由身边熟悉之事激发兴趣)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第二段: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知识点:知道书写很慢很麻烦;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价钱太贵,不能普及)
第三段: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发现,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年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
(知识点:知道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第四段: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千,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知识点:知道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第五段: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知识点:知道造纸术对世界影响,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读读课文,完成表格。表格设计知识点明晰,表格依照时间顺序,从造纸术发明前(起先、后来、再后来)到西汉,以记录文字的物体入手,找出使用这些物体记录文字的有点和不足,再一次巩固了课文内容,通过对比,知道了之前这些物品因为存在的相关不足之所以不能传承的原因,也明白了为什么蔡伦发明的纸能传承下来了!
小结
因为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造出来的纸既轻便又好用,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就传承下来了。
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 310 端午粽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 310 端午粽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课文 310 沙滩上的童话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课文 310 沙滩上的童话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词语,朗读对话,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5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5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