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市凤庆一中2022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模拟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解析版】市凤庆一中2022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模拟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学年云南省临沧市凤庆一中八年级(下)期末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分)(2015春•繁昌县期末)下列式子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考点: 最简二次根式.
专题: 常规题型.
分析: 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对每个选项进行逐个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A、=,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A选项错误;
B、=2,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B选项错误;
C、,是最简二次根式,故C选项正确;
D、=|x|,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2)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被开方数是多项式时,还需将被开方数进行因式分解,然后再观察判断.
2.(3分)(2015春•福清市期末)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1,1, B. 2,3,4 C. 4,5,6 D. 6,8,11
考点: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分析: 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最长边所对的角为直角.由此判定即可.
解答: 解:A、∵12+12=()2,∴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A选项正确;
B、∵22+32≠42,∴三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B选项错误;
C、∵42+52≠62,∴三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C选项错误;
D、∵62+82≠112,∴三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运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注意数据的计算.
3.(3分)(2014春•高安市期末)一组数据:0,1,2,3,3,5,5,5的众数是( )
A. 2 B. 3 C. 1 D. 5
考点: 众数.
分析: 根据众数的概念直接求解,判定正确选项.
解答: 解:数据5出现了3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5.
故选:D.
点评: 考查了众数的概念.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
4.(3分)(2014春•临沂期末)若ab>0,mn<0,则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考点: 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a、b同号,m、n异号,故有在一次函数中系数大于0,截距小于0,故可知图象不过第二象限.
解答: 解:由已知,ab>0,mn<0,
所以一次函数的系数>0.截距<0,
所以图象过一、三、四象限,不过第二象限.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基本性质,与函数图象与坐标系的位置关系.
5.(3分)(2014春•临沂期末)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 )
A. x≥2且x≠8 B. x>2 C. x≥2 D. x≠8
考点: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不等式求解.
解答: 解:根据题意,得x﹣2≥0且x﹣8≠0,
解得x≥2且x≠8;
故选A.
点评: 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
(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
(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
6.(3分)(2014春•北京期末)下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运动员参加男子跳高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x与方差S2:
甲 乙 丙 丁
平均数(cm) 175 173 175 174
方差S2(cm2) 3.5 3.5 12.5 15
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又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该选择(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考点: 方差;算术平均数.
分析: 根据方差的意义先比较出甲、乙、丙、丁的大小,再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 解:∵S甲2=3.5,S乙2=3.5,S丙2=12.5,S丁2=15,
∴S甲2=S乙2<S丙2<S丁2,
∵=175,=173,
∴>,
∴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又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该选择甲;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则方差S2=[(x1﹣)2+(x2﹣)2+…+(xn﹣)2],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7.(3分)(2014春•高安市期末)若+(y﹣2)2=0,那么(x+y)2015= ﹣1 .
考点: 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x、y的值,代入所求代数式计算即可.
解答: 解:∵+(y﹣2)2=0,
∴,
解得,
∴(x+y)2015=(﹣3+2)2015=﹣1.
故答案为:﹣1.
点评: 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
8.(3分)(2015春•大名县期末)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6和8,则第三边长为 10或2 .
考点: 勾股定理的应用.
专题: 分类讨论.
分析: 分情况考虑:当较大的数8是直角边时,根据勾股定理求得第三边长是10;当较大的数8是斜边时,根据勾股定理求得第三边的长是=2.
解答: 解:①当6和8为直角边时,
第三边长为=10;
②当8为斜边,6为直角边时,
第三边长为=2.
故答案为:10或2.
点评: 一定要注意此题分情况讨论,很容易漏掉一些情况没考虑.
9.(3分)(2014春•高安市期末)一名学生军训时连续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分别为4,7,8,6,8,5,9,10,7,6则这名学生射击环数的中位数是 7 .
考点: 中位数.
分析: 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
解答: 解: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4,5,6,6,7,7,8,8,9,10,
处于中间位置的2个数是7,7,
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7+7)÷2=7,
故答案为:7.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中位数的意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10.(3分)(2014春•高安市期末)把直线y=﹣2x+1沿y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所得直线的函数关系式为 y=﹣2x+3 .
考点: 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分析: 根据平移法则上加下减可得出平移后的解析式.
解答: 解:由题意得: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2x+1+2=﹣2x+3.
故答案为:y=﹣2x+3.
点评: 本题考查图形的平移变换和函数解析式之间的关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某点的平移相同.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左移加,右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
11.(3分)(2014春•高安市期末)如图:▱ABCD对角线相交于点O,E是DC的中点,若AC=8,△OCE的周长为10,那么▱ABCD的周长是 24 .
考点: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专题: 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 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出BC=2EO,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O=CO,即可得出EO+EC的值,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ABCD对角线相交于点O,E是DC的中点,
∴EO是△DBC的中位线,AO=CO,
∵AC=8,
∴CO=4,
∵△OCE的周长为10,
∴EO+CE=10﹣4=6,
∴BC+CD=12,
∴▱ABCD的周长是24.
故答案为:24.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知识,得出EO+CE的值是解题关键.
12.(3分)(2014春•高安市期末)若一组数据:7、9、6、x、8、7、5的极差是6,那么x的值是 11或3 .
考点: 极差.
专题: 分类讨论.
分析: 根据极差的公式:极差=最大值﹣最小值求解即可.
解答: 解:当x是最大数时,
x﹣5=6,
解得:x=11;
当x是最小数时,
9﹣x=6,
解得:x=3,
故答案为:11或3.
点评: 考查了极差的定义,极差反映了一组数据变化范围的大小,求极差的方法是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
13.(3分)(2011•徐汇区二模)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 x<2 .
考点: 一次函数的图象.
专题: 数形结合.
分析: 首先根据图象可知,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2,0)、(0,3).因此可确定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由于y>0,根据一次函数的单调性,那么x的取值范围即可确定.
解答: 解:由图象可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2,0)、(0,3).
∴可列出方程组 ,
解得,
∴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0,
∴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x<2.
故答案为:x<2.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要掌握一次函数的单调性以及x、y交点坐标的特殊性才能灵活解题.
14.(3分)(2015春•临沧校级期末)计算:+3﹣2= ﹣ .
考点: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分析: 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进而合并求出即可.
解答: 解:+3﹣2=4+3×﹣6=﹣.
故答案为:﹣.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正确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共9个小题,满分58分)
15.(8分)(2015春•临沧校级期末)计算:
(1)﹣÷(2×)
(2)+6﹣2x.
考点: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分析: (1)首先化简二次根式,进而利用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求出即可;
(2)首先化简二次根式进而合并求出即可.
解答: 解:(1)﹣÷(2×)
=2﹣3÷(4×3)
=2﹣3÷24
=2﹣
=;
(2)+6﹣2x
=2+3﹣2
=3.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正确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关键.
16.(3分)(2014春•高安市期末)已知正比例函数y=(m﹣1)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求m的值.
考点: 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分析: 当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二、四象限可得其比例系数为负数,据此求解.
解答: 解:∵正比例函数y=(m﹣1),函数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m﹣1<0,5﹣m2=1,
解得:m=﹣2.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它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当k>0时,图象经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图象经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17.(6分)(2014春•高安市期末)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CF,求证:AF=CE.
考点: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 证明题.
分析: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AE∥CF,又因为AE=CF,所以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F=CE.
解答: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DC,
∴AE∥CF,
又∵AE=CF,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AF=CE.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题目比较简单.
18.(6分)(2014春•高安市期末)已知一次函数y=kx+b,当x=2时,y=﹣3,当x=1时,y=﹣1.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若该一次函数的图形交x轴y轴分别于A、B两点,求△ABO的面积.
考点: 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专题: 待定系数法.
分析: (1)根据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特点,可得出方程组,求k,b的值,从而得出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函数的解析式,先分别求出函数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的坐标,再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
解答: 解:(1)把(2,﹣3)与(1,﹣1),代入y=kx+b,
得:,
解得:,
所以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
(2)当x=0时,y=1;
当y=0时,x=,
即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的坐标是A(,0),B(0,1),
所以△ABO的面积是S△ABO=×1×=.
点评: 此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注意利用一次函数的特点,来列出方程组,求出未知数,从而得到函数的解析式.
19.(6分)(2014春•高安市期末)如图,E、F分别为△ABC的边BC、CA的中点,延长EF到D,使得DF=EF,连接DA、DB、AE.
(1)求证: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
(2)若AB=AC,试说明四边形AEBD是矩形.
考点: 矩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专题: 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 (1)由已知可得:EF是△ABC的中位线,则可得EF∥AB,EF=AB,又由DF=EF,易得AB=DE,根据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证得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
(2)由(1)可得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又由AB=AC,AB=DE,易得AC=DE,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得四边形AECD是矩形.
解答: 证明:(1)∵E、F分别为△ABC的边BC、CA的中点,
∴EF∥AB,EF=AC,
∵DF=EF,
∴EF=DE,
∴AC=DE,
∴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
(2)∵DF=EF,AF=BF,
∴四边形AEBD是平行四边形,
∵AB=AC,AC=DE,
∴AB=DE,
∴四边形AEBD是矩形.
点评: 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的判定(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以及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图形,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20.(8分)(2015春•定州市期末)某公司为了了解员工每人所创年利润情况,公司从各部抽取部分员工对每年所创年利润情况进行统计,并绘制如图1,图2统计图.
(1)将图补充完整;
(2)本次共抽取员工 50 人,每人所创年利润的众数是 8万元 ,平均数是 8.12万元 ;
(3)若每人创造年利润10万元及(含10万元)以上位优秀员工,在公司1200员工中有多少可以评为优秀员工?
考点: 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
分析: (1)求出3万元的员工的百分比,5万元的员工人数及8万元的员工人数,再据数据制图.
(2)利用3万元的员工除以它的百分比就是抽取员工总数,利用定义求出众数及平均数.
(3)优秀员工=公司员工×10万元及(含10万元)以上优秀员工的百分比.
解答: 解:(1)3万元的员工的百分比为:1﹣36%﹣20%﹣12%﹣24%=8%,
抽取员工总数为:4÷8%=50(人)
5万元的员工人数为:50×24%=12(人)
8万元的员工人数为:50×36%=18(人)
(2)抽取员工总数为:4÷8%=50(人)
每人所创年利润的众数是 8万元,
平均数是:(3×4+5×12+8×18+10×10+15×6)=8.12万元
故答案为:50,8万元,8.12万元.
(3)1200×=384(人)
答:在公司1200员工中有384人可以评为优秀员工.
点评: 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以及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21.(4分)(2015春•临沧校级期末)如图,在甲、乙两同学进行的400米跑步比赛中,路程s(米)与时间t(秒)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分别为折线OAB和线段OC,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在第 40 秒时,其中的一位同学追上了另一位同学;
(2)优胜者在比赛中所跑路程s(米)与时间t(秒)之间函数关系式是 s=8t .
考点: 一次函数的应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观察图象,得到两函数图象交点横坐标即可;
(2)观察得到优胜者的图象为射线OC,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即可.
解答: 解:(1)观察图象得:在第40秒时,其中的一位同学追上了另一位同学;
(2)设优胜者s与t的关系式为s=kt,
把(50,400)代入得:k=8,
则优胜者在比赛中所跑路程s(米)与时间t(秒)之间函数关系式s=8t,
故答案为:(1)40;(2)s=8t
点评: 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弄清图象中的数据是解本题的关键.
22.(8分)(2014春•黄陂区期末)某欢乐谷为回馈广大谷迷,在暑假期间推出学生个人门票优惠价,各票价如下:
票价种类 (A)学生夜场票 (B)学生日通票 (C)节假日通票
单价(元) 80 120 150
某慈善单位欲购买三种类型的票共100张奖励品学兼优的留守学生,其中购买的B种票数是A种票数的3倍还多7张,设购买A种票x张,C种票y张.
(1)直接写出x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设购票总费用为W元,求W(元)与x(张)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为方便学生游玩,计划购买的学生夜场票不低于20张,且每种票至少购买5张,则有几种购票方案?并指出哪种方案费用最少.
考点: 一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1)根据总票数为100得到x+3x+7+y=100,然后用x表示y即可;
(2)利用表中数据把三种票的费用加起来得到w=80x+120(3x+7)+150(93﹣4x),然后整理即可;
(3)根据题意得到,再解不等式组且确定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20、21、22,于是得到共有3种购票方案,然后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求w的最小值.
解答: 解:(1)x+3x+7+y=100,
所以y=93﹣4x;
(2)w=80x+120(3x+7)+150(93﹣4x)
=﹣160x+14790;
(3)依题意得,
解得20≤x≤22,
因为整数x为20、21、22,
所以共有3种购票方案(A、20,B、67,C、13;A、21,B、70,C、9;A、22,B、73,C、5);
而w=﹣160x+14790,
因为k=﹣160<0,
所以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所以当x=22时,y最小=22×(﹣160)+14790=11270,
即当A种票为22张,B种票73张,C种票为5张时费用最少,最少费用为11270元.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运用:从一次函数图象上获取实际问题中的量;对于分段函数在不同区间有不同对应方式的函数,特别注意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划分,既要科学合理,又要符合实际.也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和一次函数的性质.
23.(9分)(2013•赤峰)如图,在Rt△ABC中,∠B=90°,AC=60cm,∠A=60°,点D从点C出发沿CA方向以4cm/秒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点E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2cm/秒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D、E运动的时间是t秒(0<t≤15).过点D作DF⊥BC于点F,连接DE,EF.
(1)求证:AE=DF;
(2)四边形AEFD能够成为菱形吗?如果能,求出相应的t值,如果不能,说明理由;
(3)当t为何值时,△DEF为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考点: 相似形综合题.
分析: (1)利用t表示出CD以及AE的长,然后在直角△CDF中,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DF的长,即可证明;
(2)易证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当AD=AE时,四边形AEFD是菱形,据此即可列方程求得t的值;
(3)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可求解.
解答: (1)证明:∵直角△ABC中,∠C=90°﹣∠A=30°.
∴AB=AC=×60=30cm.
∵CD=4t,AE=2t,
又∵在直角△CDF中,∠C=30°,
∴DF=CD=2t,
∴DF=AE;
解:(2)∵DF∥AB,DF=AE,
∴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
当AD=AE时,四边形AEFD是菱形,
即60﹣4t=2t,
解得:t=10,
即当t=10时,▱AEFD是菱形;
(3)当t=时△DEF是直角三角形(∠EDF=90°);
当t=时,△DEF是直角三角形(∠DEF=90°).理由如下:
当∠EDF=90°时,DE∥BC.
∴∠ADE=∠C=30°
∴AD=2AE
即t+4t=60
解得:t=12
∴t=12时,∠EDF=90°.
当∠DEF=90°时,DE⊥EF,
∵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
∴AD∥EF,
∴DE⊥AD,
∴△ADE是直角三角形,∠ADE=90°,
∵∠A=60°,
∴∠DEA=30°,
∴AD=AE,
AD=AC﹣CD=60﹣4t,AE=DF=CD=2t,
∴60﹣4t=t,
解得t=12.
综上所述,当t=时△DEF是直角三角形(∠EDF=90°);当t=12时,△DEF是直角三角形(∠DEF=90°).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正确利用t表示DF、AD的长是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2022-2023学年数学七下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点P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Word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现有如下判断,0分),0分),【答案】B,【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