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 第一章 1.2体验化学探究 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 第一章 1.2体验化学探究 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第1页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 第一章 1.2体验化学探究 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第2页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 第一章 1.2体验化学探究 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化学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 第一章 1.2体验化学探究 课时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中的用途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C.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D.用液氧作火箭助燃材料2.《中国诗词大会》引导青少年传承诗词文化,落实立德树人,下列诗句中隐含化学变化的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C.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D.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3.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瓷碗破碎 B.冰雪融化 C.火柴燃烧 D.西瓜榨汁4.小黄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的(               A. 提出假设                           B. 收集证据                           C. 设计实验                           D. 作出结论5.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猜想与假设                          B. 提出问题                          C. 得出结论                          D. 设计实验6.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向青少年连续开展多次报告.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选项问题对问题的回答A吹灭蜡烛产生的白烟是什么?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B火焰为什么向上?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C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D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的明亮程度A. A                                           B. B                                           C. C                                           D. D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8.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所述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9.下列成语描述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B.铁杵成针C.滴水成冰D.煮豆燃萁10.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过一会儿后,在冷碟子的底都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A. 由于氧气不足,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          B. 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C. 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 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二、填空题11.陕西花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每逢春节,大家用小麦粉做成面团,配合使用豆子、红枣等辅料捏出各种人物、花鸟、动物来祝贺祈福。(1)小麦粉所富含的糖类物质是___________(2)用面团捏出各种人物、花鸟、动物等造型的过程发生的是___________(选填物理化学”)变化。(3)豆子中富含的___________元素能有效预防佝偻病。(4)种植小麦的过程中,若发现小麦茎秆细软、易倒伏,应及时施用___________肥。12.________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它包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等.13.为了认识某种现象,探究一个问题,我们常常提出与问题有关的________  设计________ ,以验证或否定________ ;在实验中,要细心观察和记录现象,通过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得出________ 14.1)纸火锅(见图)在京城悄然兴起,这种纸火锅精巧漂亮,白色的底衬着火锅食料,干净、醒目;纸火锅在使用时无烟、无味;不会被火点燃.纸火锅烧不着的原因是________  2)人们常使用固体酒精做为纸火锅加热的热源.小刚观察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固体酒精.服务员利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 3)小刚无意中发现,将饮用的某品牌碳酸饮料所放出的气体喷在了燃烧着的固体酒精上,火焰熄灭.猜想与假设:根据上述现象推测,该气体是________ ,该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实验验证: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15.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对于可能是食盐,应是科学探究的 ________  小华说可以尝一尝.对于尝一尝这一过程,应是科学探究中的 ________ 
    A.问题    B.假设    C.实验    D.结论.    三、解答题16. 小静同学对蜡烛燃烧进行探究,部分实验记录如下:1)三层火焰中,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2)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的成分是_________(填序号)。A.石蜡蒸气 B.石蜡固体 C.碳的小颗粒3)小娜对物质燃烧是否都有火焰产生感到困惑,在查阅资料之后整理得到下表:物质熔点/沸点/燃烧时的温度/石蜡50~70300~55060015352750180097.88831400由此可知,物质燃烧产生火焰是由___(填)态物质燃烧形成的。由此推测:钠燃烧时________(填)火焰产生;硫粉的沸点______(填“>”“<”)燃烧时的温度,硫粉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
    17.小明在观察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实验后,说石蜡燃烧和石蜡受热融化都是化学变化.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正确吗?请简述理由.________    18.写出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19.进行化学探究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手段,请你写出进行化学探究的主要步骤(至少写三步)20.请设计实验,证明蜡烛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简要写出操作、现象和对应的结论)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D【解析】A、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是因为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不需要通过 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因为金刚石硬度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C、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时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 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D、用液氧作火箭助燃材料,是因为氧气能够支持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 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选:D2C【解析】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只是水的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只是自然现象,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C、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涉及燃烧,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D、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只是水的状态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故选C3C【解析】A、瓷碗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火柴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西瓜榨汁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4. C   【解析】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这是在设计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验证是否是二氧化碳,因此不属于建立假设、做出结论、收集证据环节,而属于设计实验.故答案为:C5. D   【解析】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在猜想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得出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设计实验的环节。 故答案为:D6. C   【解析】A、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属于解释与结论,故选项错误.B、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属于解释与结论,故选项错误.C、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属于设计实验方案,故选项正确.D、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的明亮程度,属于实验现象的分析,故选项错误.故选:C7A【解析】①氮气用作化工原料,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②氦气用于飞艇,是利用了氦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③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④石墨用于电极,是利用了石墨能导电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A8B【解析】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是折射现象,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正确;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正确;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正确。故选B9D【解析】A、木已成舟过程中在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铁杵成针过程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滴水成冰过程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煮豆燃萁过程中,豆萁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10. A   【解析】A、当氧气不足,蜡烛未完全燃烧,就会碟子的底都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A符合题意;B、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的是白烟,而不是炭黑,B不符合题意;C、燃烧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其中之一就是有氧气,C不符合题意;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燃烧后有碳单质,反应物中必须有碳元素,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二、填空题11     淀粉     物理     Ca(或钙)     K(或钾)【解析】1)小麦粉所富含的糖类物质是淀粉,故填淀粉。2)用面团捏出各种人物、花鸟、动物等造型的过程中,只是面团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填物理。3)钙元素能够帮助骨骼的形成,青少年身体中缺少钙元素易患佝偻病,而豆子中富含的钙元素能有效预防佝偻病,故填Ca(或钙)4)钾元素能够使植物的茎杆粗壮,增强植物的抗倒伏能力,小麦茎秆细软、易倒伏,说明小麦缺少钾元素,应及时施用钾肥,故填K(或钾)12.观察;物质原来的颜色、状态;变化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解析】解:观察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一般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好观察:变化前的颜色、状态等;变化时产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现象.故答案为:观察;物质原来的颜色、状态;变化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13.猜测;实验;猜测;分析;概括;推理;论证;科学结论【解析】解:根据科学探究过程的八个要素: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解释和结论 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故答案为:猜测;实验;猜测;分析;概括;推理;论证;科学结论.14.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二氧化碳或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O2+CaOH2═CaCO3↓+H2O【解析】解:(1)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纸火锅在使用时不会被火点燃.烧不着的原因是: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故答案为: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2)根据灭火原理: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灭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可知用盖子熄灭固体酒精,利用的灭火原理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故答案为: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喷在了燃烧着的固体酒精上,火焰熄灭,故答案为:二氧化碳或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故选CO2+CaOH2═CaCO3↓+H2O15.BC  【解析】解: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可能是食盐,是一个提出假设的过程;小华说可以尝一尝,对于尝一尝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
    故答案为:BC
     三、解答题16.   C     B               <     S+O2SO2【解析】1)三层火焰中,温度最高的是外焰,故填C2)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的成分是石蜡固体,故选B3)物质燃烧产生火焰是由气态物质形成的;钠的沸点低于燃烧时的温度,故钠燃烧时有火焰产生;硫燃烧时有火焰产生,故硫粉的沸点<燃烧时的温度,硫粉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故符号表达式为S+O2SO217. 错误;石蜡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是化学变化,而石蜡融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解析】小明的说法错误,石蜡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是化学变化,而石蜡融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18.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解析】解:由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得出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主要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故答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19. 答:主要步骤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 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 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即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故答案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0. 点燃蜡烛,拿一干而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珠或水雾生成,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然后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解析】点燃蜡烛,拿一干而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珠或水雾生成,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然后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相关试卷

    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同步训练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优秀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优秀课时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从问题开始,通过科 学探究解决问题,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2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2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同步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