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课时检测24盐类水解的应用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1508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课时检测24盐类水解的应用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1508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课时检测24盐类水解的应用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15082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习题
展开题型一 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施肥时,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含K2CO3)混合使用
B.夏天冰箱保鲜食品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减小化学反应速率
C.施用适量石膏(CaSO4·2H2O)可降低盐碱地(含较多NaCl、Na2CO3)的碱性
D.将海水直接电解可获得Mg及Cl2等单质
解析:选D 制备活泼金属单质Mg应采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D项错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纯水加热的过程中,Kw变大、pH变小
B.配制FeSO4溶液时,加入稀HNO3抑制Fe2+水解
C.FeCl3溶液蒸干、灼烧至恒重,最终得到FeCl3固体
D.向0.1 ml·L-1氨水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 eq \f(c(NH eq \\al(\s\up1(+),\s\d1(4)) ),c(NH3·H2O)) 减小
解析:选A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Kw增大,c(H+)增大,pH变小,A项正确;HNO3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2+氧化成Fe3+,因此配制FeSO4溶液时,需要加入稀H2SO4抑制Fe2+的水解,B项错误;FeCl3溶液中Fe3+能水解:FeCl3+3H2OFe(OH)3+3HCl,升高温度,促进水解,也能促进HCl的挥发,蒸干后得到Fe(OH)3,灼烧至恒重,最终得到的是Fe2O3固体,C项错误;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 eq \\al(\s\up1(+),\s\d1(4)) +OH-,加水稀释,促进电离,n(NH eq \\al(\s\up1(+),\s\d1(4)) )增加,n(NH3·H2O)减小,即溶液中 eq \f(c(NH eq \\al(\s\up1(+),\s\d1(4)) ),c(NH3·H2O)) 增大,D项错误。
3.下列根据反应原理设计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
A.CO eq \\al(\s\up1(2-),\s\d1(3)) +H2OHCO eq \\al(\s\up1(-),\s\d1(3)) +OH- 热的纯碱溶液清洗油污
B.Al3++3H2OAl(OH)3(胶体)+3H+ 明矾净水
C.TiCl4+(x+2)H2O(过量)TiO2·xH2O↓+4HCl 用TiCl4制备TiO2
D.SnCl2+H2OSn(OH)Cl↓+HCl 配制氯化亚锡溶液时加入氢氧化钠
解析:选D 加热使水解平衡右移,碱性增强,有利于除油污,A正确;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于净水,B正确;TiCl4与水反应:TiCl4+(x+2)H2O(过量)TiO2·xH2O↓+4HCl,加热时HCl挥发,TiO2·xH2O失水可得TiO2,C正确;加入NaOH,平衡向SnCl2水解的方向移动,得不到SnCl2溶液,应该先将SnCl2溶解在盐酸中抑制其水解,后加水稀释到相应浓度,D错误。
题型二 盐类水解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4.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的盐酸,这种试剂是( )
A.NH3·H2O B.NaOH
C.Na2CO3 D.MgO
解析:选D 加入NH3·H2O或NaOH或Na2CO3时,均能引入杂质离子NH eq \\al(\s\up1(+),\s\d1(4)) 或Na+,不符合题意。因为原溶液中Fe3+水解:Fe3++3H2OFe(OH)3+3H+,当加入MgO后,消耗了H+,使平衡正向移动,生成的Fe(OH)3 在加热搅拌条件下发生聚沉,最后可将Fe3+除去。加入MgCO3、Mg(OH)2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5.实验室有下列试剂:①NaOH溶液、②水玻璃、③Na2S溶液、④Na2CO3溶液、⑤NH4Cl溶液、⑥澄清石灰水、⑦浓硫酸,其中必须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的是( )
A.①⑥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⑥ D.①②③④⑦
解析:选B 水玻璃是矿物胶,能将玻璃瓶塞与瓶口黏结在一起;碱性溶液均会腐蚀玻璃,生成硅酸盐,故只有⑤⑦不用橡胶塞。故选B。
6.下列物质的溶液经加热、蒸发、浓缩、结晶、灼烧后,所得固体的成分不相同的是( )
A.FeCl2、FeCl3 B.NaHCO3、Na2CO3
C.NaAlO2、AlCl3 D.Mg(HCO3)2、MgCl2
解析:选C FeCl2、FeCl3灼烧后的产物都是Fe2O3;NaHCO3、Na2CO3灼烧后的产物都是Na2CO3;NaAlO2灼烧后的产物为NaAlO2,AlCl3灼烧后的产物为Al2O3;Mg(HCO3)2与MgCl2灼烧后的产物都为MgO。故选C。
7.下列事实能说明亚硝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
①25 ℃时亚硝酸钠溶液的pH大于7 ②用HNO2溶液做导电试验,灯泡很暗 ③HNO2溶液不与Na2SO4溶液反应 ④0.1 ml·L-1HNO2溶液的pH=2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④
解析:选C NaNO2溶液pH>7,说明NO eq \\al(\s\up1(-),\s\d1(2)) 能发生水解,HNO2为弱酸,①符合题意;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关,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不能说明HNO2的电离程度,②不符合题意;HNO2不与Na2SO4反应,不能说明HNO2是弱酸,③不符合题意;0.1 ml·L-1HNO2溶液pH=2,c(H+)=1×10-2 ml·L-1,说明HNO2未完全电离,HNO2是弱电解质,④符合题意。综上,C正确。
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①用Na2S溶液和Al2(SO4)3溶液反应制取Al2S3固体
②用加热蒸发K2CO3溶液的方法获得K2CO3晶体
③用Na2S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制取CuS固体
④加热MgCl2溶液制取MgCl2固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选B ①硫离子和铝离子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硫化氢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3S2-+6H2O===3H2S↑+2Al(OH)3↓,无法制取硫化铝(Al2S3)固体,错误;④氯化镁溶液在加热过程中,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镁,错误。
9.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N和NaClO相比,NaCN溶液的pH较大,则下列关于同温、同体积、同浓度的HCN和HClO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酸的强弱:HCN>HClO
B.pH:HClO>HCN
C.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HClO>HCN
D.酸根离子浓度:c(CN-)
10.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氨水与氯化铵的pH=7的混合溶液中:c(Cl-)>c(NH eq \\al(\s\up1(+),\s\d1(4)) )
B.pH=2的一元酸和pH=12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c(OH-)=c(H+)
C.0.1 ml·L-1的硫酸铵溶液中:c(NH eq \\al(\s\up1(+),\s\d1(4)) )>c(SO eq \\al(\s\up1(2-),\s\d1(4)) )>c(H+)
D.0.1 ml·L-1的硫化钠溶液中:c(OH-)=c(H+)+c(HS-)+c(H2S)
解析:选C pH=7时,c(H+)=c(OH-),根据电荷守恒,则c(NH eq \\al(\s\up1(+),\s\d1(4)) )=c(Cl-),A项错误;B项,若酸为强酸则正确,若酸为弱酸则溶液显酸性,c(H+)>c(OH-),错误;盐的水解程度比较小,主要还是盐的电离,故c(NH eq \\al(\s\up1(+),\s\d1(4)) )>c(SO eq \\al(\s\up1(2-),\s\d1(4)) )>c(H+),C项正确;根据质子守恒得,c(OH-)=c(H+)+c(HS-)+2c(H2S),D项错误。
11.(1)常温下,把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在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室温下,将等体积的盐酸溶液和氨水混合后,溶液中c(NH eq \\al(\s\up1(+),\s\d1(4)) )=c(Cl-),则此时溶液的pH________(填“>”“<”或“=”)7。
解析:(1)混合后溶质为CH3COOH和CH3COONa,溶液中存在:CH3COO-+H2OCH3COOH+OH-,CH3COOHCH3COO-+ H+,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c(H+)>c(OH-),c(Na+)<c(CH3COO-),即c(CH3COO-)>c(Na+)>c(H+)>c(OH-)。
(2)当盐酸和氨水混合后,无论二者用量多少,溶液中存在离子种类相同,都有电荷守恒式:c(NH eq \\al(\s\up1(+),\s\d1(4)) )+c(H+)=c(Cl-)+c(OH-);当c(NH eq \\al(\s\up1(+),\s\d1(4)) )=c(Cl-)时,则c(H+)=c(OH-),溶液呈中性,pH=7。
答案:(1)c(CH3COO-)>c(Na+)>c(H+)>c(OH-)
(2)=
1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2Al3++3CO eq \\al(\s\up1(2-),\s\d1(3)) +3H2O===2Al(OH)3↓+3CO2↑
B.将CH3COONa溶液从20 ℃升温至30 ℃,溶液中CH3COO-的水解程度减小
C.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 ml·L-1,若a>7时,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14-a
D.已知25 ℃时NH4CN溶液显碱性,则25 ℃时的电离常数Kb(NH3·H2O)>Ka(HCN)
解析:选D 泡沫灭火器中盛装的反应物是NaHCO3溶液和Al2(SO4)3溶液,利用两者的双水解反应生成CO2,其灭火原理为Al3++3HCO eq \\al(\s\up1(-),\s\d1(3)) ===Al(OH)3↓+3CO2↑,A错误;CH3COONa溶液中的水解反应吸热,升高温度促进水解,水解程度增大, B错误;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 ml·L-1,若a>7时,说明水的电离被抑制,酸或碱都能抑制水的电离,所以溶液的pH可以是a,也可以是14-a,C错误;25 ℃ 时NH4CN溶液显碱性,说明CN-的水解程度大于NH eq \\al(\s\up1(+),\s\d1(4)) 的水解程度,HCN的电离程度小于NH3·H2O的电离程度,则25 ℃时的电离常数Kb(NH3·H2O)>Ka(HCN),D正确。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水呈弱碱性的原因是其中含有较多的Ca2+、Mg2+等离子
B.纯碱可去油污与盐类水解无关
C.100 mL 0.1 ml·L-1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大于0.01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D.蒸干、灼烧AlCl3溶液可得到AlCl3固体
解析:选C 天然水呈弱碱性,是因为天然水中含有CO eq \\al(\s\up1(2-),\s\d1(3)) 或HCO eq \\al(\s\up1(-),\s\d1(3)) ,CO eq \\al(\s\up1(2-),\s\d1(3)) 、HCO eq \\al(\s\up1(-),\s\d1(3)) 水解使水呈弱碱性,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O eq \\al(\s\up1(2-),\s\d1(3)) +H2OHCO eq \\al(\s\up1(-),\s\d1(3)) +OH-、HCO eq \\al(\s\up1(-),\s\d1(3)) +H2OH2CO3+OH-,A项错误;Na2CO3溶液中CO eq \\al(\s\up1(2-),\s\d1(3)) 水解使溶液显碱性,纯碱可去油污与盐类水解有关,B项错误;CO eq \\al(\s\up1(2-),\s\d1(3)) 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O eq \\al(\s\up1(2-),\s\d1(3)) +H2OHCO eq \\al(\s\up1(-),\s\d1(3)) +OH-,水解后阴离子变多,C项正确;AlCl3溶液中的Al3+水解生成Al(OH)3,蒸干、灼烧AlCl3溶液最后得到Al2O3固体,D项错误。
14.某酸性溶液中只有Na+、CH3COO-、H+、OH-四种离子。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可能由pH=3的CH3COOH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B.该溶液由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混合而成
C.加入适量NaOH,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CH3COO-)>c(Na+)>c(OH-)>c(H+)
D.加入适量氨水,c(CH3COO-)一定大于c(Na+)、c(NH eq \\al(\s\up1(+),\s\d1(4)) )之和
解析:选A CH3COOH为弱酸,pH=3的CH3COOH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CH3COONa、CH3COOH的混合液,溶液呈酸性,且溶液中只有Na+、CH3COO-、H+、OH-四种离子,故A项正确;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混合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由于生成的CH3COONa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故B项错误;c(CH3COO-)>c(Na+)>c(OH-)>c(H+)违背了电荷守恒,故C项错误;加入适量氨水,溶液可能呈中性,当溶液呈中性时:c(CH3COO-)=c(Na+)+c(NH eq \\al(\s\up1(+),\s\d1(4)) ),故D项错误。
15.将标准状况下的2.24 L CO2通入150 mL 1 ml·L-1 NaOH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CO eq \\al(\s\up1(-),\s\d1(3)) )略大于c(CO eq \\al(\s\up1(2-),\s\d1(3)) )
B.c(HCO eq \\al(\s\up1(-),\s\d1(3)) )等于c(CO eq \\al(\s\up1(2-),\s\d1(3)) )
C.c(Na+)等于c(CO eq \\al(\s\up1(2-),\s\d1(3)) )与c(HCO eq \\al(\s\up1(-),\s\d1(3)) )之和
D.c(HCO eq \\al(\s\up1(-),\s\d1(3)) )略小于c(CO eq \\al(\s\up1(2-),\s\d1(3)) )
解析:选A 0.1 ml CO2与0.15 ml NaOH反应生成Na2CO3和NaHCO3各0.05 ml,由于CO eq \\al(\s\up1(2-),\s\d1(3)) 的水解能力比HCO eq \\al(\s\up1(-),\s\d1(3)) 强,且CO eq \\al(\s\up1(2-),\s\d1(3)) 水解生成HCO eq \\al(\s\up1(-),\s\d1(3)) ,因此溶液中c(HCO eq \\al(\s\up1(-),\s\d1(3)) )略大于c(CO eq \\al(\s\up1(2-),\s\d1(3)) )。由物料守恒知2c(Na+)=3[c(CO eq \\al(\s\up1(2-),\s\d1(3)) )+c(HCO eq \\al(\s\up1(-),\s\d1(3)) )+c(H2CO3)]。
16.25 ℃时,在25 mL 0.1 ml·L-1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l·L-1的CH3COOH溶液,溶液的pH与CH3COOH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曲线上A、B间的任意一点:c(Na+)>c(CH3COO-)>c(OH-)>c(H+)
B.B点:c(Na+)=c(CH3COO-),c(OH-)=c(H+)
C.C点:c(CH3COO-)>c(H+)>c(Na+)>c(OH-)
D.D点:c(CH3COO-)+c(CH3COOH)=c(Na+)
解析:选B 由图可知,A、B间溶液的pH>7,溶液呈碱性,当加入的CH3COOH溶液较少时,则有c(Na+)>c(OH-)>c(CH3COO-)>c(H+),A错误。B点溶液的pH=7,溶液呈中性,则有c(OH-)=c(H+);据电荷守恒可得c(OH-)+c(CH3COO-)=c(H+)+c(Na+),则有c(Na+)=c(CH3COO-),B正确。C点溶液的pH<7,溶液呈酸性,则有c(H+)>c(OH-);结合电荷守恒推知c(CH3COO-)>c(Na+),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H3COO-)>c(Na+)>c(H+)>c(OH-),C错误。D点V[CH3COOH(aq)]=25 mL,此时溶液为等浓度的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液,据物料守恒可得c(CH3COO-)+c(CH3COOH)=2c(Na+),D错误。
17.(1)AgNO3的水溶液呈________(填“酸”“中”或“碱”)性,原因是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在配制AgNO3溶液时,常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将其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其水解。
(2)明矾可用于净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将Fe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________。
(3)纯碱可代替洗涤剂洗涤餐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解析:(1)AgN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Ag++H2OAgOH+H+,所以溶液呈酸性,为抑制AgNO3的水解,配制时通常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
(2)由反应Al3++3H2OAl(OH)3(胶体)+3H+和Al(OH)3胶体能沉降水中的悬浮杂质可知,明矾能用于净水;FeCl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eCl3+3H2OFe(OH)3+3HCl,加热时HCl挥发,蒸干时得到Fe(OH)3,再灼烧得到Fe2O3。
(3)纯碱是Na2CO3,在其水溶液中CO eq \\al(\s\up1(2-),\s\d1(3)) 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故能用于除去油污。
答案:(1)酸 Ag++H2OAgOH+H+ 抑制
(2)Al3++3H2OAl(OH)3(胶体)+3H+ Fe2O3
(3)CO eq \\al(\s\up1(2-),\s\d1(3)) +H2OHCO eq \\al(\s\up1(-),\s\d1(3)) +OH-
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一课一练,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专题3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专题3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课后测评,共6页。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专题3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专题3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完成下列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