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6.1.4 数乘向量教案设计
展开《乘法向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向量具有丰富的实际背景和几何背景,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但是引进向量,而不研究它的运算,则向量只是起到一个路标的作用;向量只有引进运算后才显得威力无穷。本章从第二节开始学习向量的加法、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本节接着学习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向量数乘运算以及加法、减法统称为向量的三大线性运算,向量数乘运算其实是加法运算的推广及简化。教学时从加法入手,引入数乘运算,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实数与向量的乘积仍然是一个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特别是方向与已知向量是共线向量,进而引出共线向量定理。这样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就可以用点A和某个向量表示了。共线向量定理是本章节的重要的内容,应用相当广泛,且容易出错,尤其是定理的前提条件向量是非零向量。共线向量的应用主要用于证明点共线或线平行等,且与后学的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已经学习了一学期多的高中课程内容后,在思想和思维模式上已经适应了高中的课程和高中的教学方式。学生能适应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动手操作能力强,勇于创新,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教师创设情境合理,精心设计问题串,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学生能很快地构建起新的数学知识,教师只要作必要的归纳,就会帮助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同时为了更熟练地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需加强学生的课堂练习。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例,掌握向量数乘运算,理解其几何意义,理解向量共线定理;
(2)熟练运用定义、运算律进行有关计算,能够运用定理解决向量共线、三点共线、直线平行等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等价条件,能够运用两向量共线条件判断两向量是否平行,进而判定点共线或直线平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体会类比迁移的思想方法,渗透研究新问题的思想
和方法(从特殊到一般、分类讨论、转化化归、观察、猜想、归纳、类比总结等);培养创新能力和积极进取精神;通过具体问题,体会数学在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1)理解并掌握向量数乘的定义及几何意义;
(2)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实数与向量积的运算律;
(3)掌握向量共线定理,会判定或证明两向量共线。
2.难点:对向量共线的等价条件的理解以及运用。
五、教学方法:
探究释疑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
六、教学基本流程:
七、教学情境设计: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复习回顾 | 复习回顾:向量的加法、向量的减法 | 教师提问 | 学生回答 | 复习回顾,引发新知 | |
探究 1:向量数乘的定义及其几何意义 | 作图:已知非零向量,作出++和()+()+() | 想一想:它们的大小和方向有什么变化? | 学生作图,观察并思考 | 认识和理解向量数乘的几何意义必须从几何直观入手,即通过让学生自己作图,以及独立观察、思考,让学生对向量的伸缩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进而为下一步对向量数乘定义及其几何意义的理性认识作好铺垫. | |
得出新知 | 向量数乘的定义: 一般地,实数与向量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它的长度与方向规定如下: (1); (2)当时,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同; 当时,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反; 当时,. | 问题1:请大家根据上述问题并作一下类比,看看怎样定义实数与向量的积? | 学生思考并单作答
| 通过引出向量数乘的定义,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 |
向量数乘的几何意义 | 几何意义就是把向量沿着的方向或反方向伸长或缩短原来的 倍.
| 问题2:你能说明它的几何意义吗? | 学生思考交流并作答
| 从从直观入手,从具体开始,逐步抽象。通过师生互动,得到向量数乘的几何意义是把向量沿的方向或反方向伸长或缩短原来的倍. | |
|
| 练一练:课本P90 第2题、3题
| 抽学生回答,并指出其几何意义 | 从心理学认为:概念一旦形成,必须及时巩固.通过简单口答题来巩固学生对向量数乘的理解及应用,同时渗透几何问题向量化的一种思考方式. | |
探究2:运算律 | 作图:(1) 根据定义,求作向量和 (为非零向量),并进行比较。 (2) 已知向量、,求作向量和,并进行比较。
|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问题3:你能说明它的大小关系吗? | 学生作图并总结规律 | 通过具体的计算初步感知向量数乘的运算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的数学思想. | |
得出新知 | 数乘向量的运算律: (1)(结合律); (2)(第一分配律); (3)(第二分配律).
| 问题4:数的运算和运算律是紧密相连的,运算律可以有效地简化运算。类比数的乘法的运算律,你能说出数乘向量的运算律吗?
| 小组交流探讨 | 数学中引进一个新的量自然要看看它的运算及其运算律的问题。向量运算可以与学生熟悉的数的运算进行类比,从中得到启发。而数的运算和运算律是紧密相连的,运算律可以有效的简化运算。类比数的乘法的运算律引出数乘向量的运算律。 | |
|
| 问题5:你能解释上述运算律的几何意义吗? | 小组交流探讨 |
| |
向量的线性运算 | 题型1:向量的线性运算 例1 计算: (1); (2); (3). | 提问、及时评价 | 独立完成,单独回答 | 从心理学认为:概念一旦形成,必须及时巩固,通过例1加深学生对数乘向量运算律的理解。 | |
|
| 练一练 课本P90 第5题 | 学生单独作答 | 及时练习,及时巩固,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 |
| 向量的加、减、数乘运算统称为向量的线性运算。对于任意向量,,及任意实数,,,恒有.
|
|
| 本节作为向量线性运算的最后一节,有必要综合认识向量线性运算。 | |
探究3:向量共线定理 | 对于向量、,如果有一个实数,使,那么由向量数乘的定义知与共线,且向量是向量模的倍,而的正负由向量、的方向所决定. 反过来,已知向量与共线,,且向量的长度是向量的长度的倍,即,那么当与同方向时,有;当与反方向时,有. 从上述两方面可知 (板书)共线向量定理:向量、共线,当且仅当有唯一一个实数,使得.
| 问题6:引入数乘向量后,你能发现数乘向量与原向量的位置关系吗?
思考: (1)为什么要是非零向量? (2)可以是零向量吗? (3)怎样理解向量平行?与两直线平行有什么异同?
| 合作交流,独立作答
| 师生共同活动引出向量共线的定理;引导学生理解向量共线只需看这两个向量的方向相同或是相反,在向量的前提下,向量、共线,当且仅当有一个实数,使得;且实数的唯一性是由向量和的模和方向同时决定. 通过学生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合作的集体意识;通过学生独立作答,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
|
| 练一练 课本P90第4题
| 学生单独作答 | 从心理学认为:概念一旦形成,必须及时巩固 | |
向量共线定理的应用
| 题型2 向量共线定理的应用 例2:已知非零向量,不共线. (1)欲使和2共线,试确定实数的值;(2)如果求证:A、B、D三点共线.
变式:已知 求证:
| 引导学生思考 | 学生思考作答 | 共线向量定理的应用一:判断两向量是否共线
共线向量定理的应用二:判断三点共线
共线向量定理的应用三:判断直线平行
| |
当堂检测 | 1. 点在线段AB上,且=,则=______,=________. 2.求与非零向量同方向的单位向量. 3. 设非零向量,不共线.和共线,求实数的值. 4.已知三点共线,为直线外任意一点,若 求的值.
| 引导学生思考 | 学生思考作答 | 综合运用向量的加、减、数乘等向量的线性运算. 使学生明确:有了向量的线性运算,平面中的点、线段(直线)就可以得到向量表示,这是利用向量解决几何问题的重要步骤.
| |
课堂小结
| 一、1. 的定义及运算律; 2. 向量共线定理, 向量与共线. 二、 定理的应用: 1. 证明向量共线; 2.证明三点共线;A、B、C三点共线; 3.证明两直线平行:
三、你体会到了那些数学思想.
| 引导学生体会本节学习中用到的思想方法:特殊到一般,归纳,猜想,类比,分类讨论,等价转化. |
| 1.知识性内容的总结,可以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转化为学生的素质. 2.运用数学方法,创新素质的小结能让学生更系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理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 3.由学生口头表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 |
课后作业
|
1.必做题《金版》P53-54的1-10; 2.选做题《金版》P54的B组1-3
|
| 学生独立完成 | 分层布置作业,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课后的思考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发现三点共线的另一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 |
八、板书设计:
2.2.3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1. 向量数乘的定义; 练习1:
2.数乘向量的几何意义; 题型2:向量共线定理的应用
3.数乘向量的运算律; 例2:.
4.向量共线定理; 变式
题型1:向量的线性运算
例1:
九教学反思:
1.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是继向量的加法、减法之后的基本运算,为了正确的认识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首先复习了向量的加法、减法,然后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位移例子,引入主题。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入新课,不但展示了教学的主要内容,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2.实数与向量的三个运算律,为了降低难度课本上没有证明,可以结合图形给学生直观解释,程度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指导给出证明,证明的关键是向量的两要素:方向和大小。
3.由于学生已理解平行向量,因此可以让学生观察平行向量间的关系,可以提示从方向和大小两个方面来考虑。然后指出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实质上是由实数与向量的积得到的。给学生说明定理的作用,通常用来判断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或两直线平行,要指出与平面中直线间的平行的区别。
4.本节课总共设置三个探究题,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释疑,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本节课的教学理念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设计本节课之后,我想让学生在知识上:掌握向量数乘的定义、运算律及其几何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并能解决:向量共线、三点共线、直线平行等问题。在能力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的能力,合作释疑过程中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对例题的分析,使学生掌握解题的思想和方法;对变式训练的操作,使学生巩固知识点的掌握;通过当堂检测,判断学生的收获;通过课后拓展提高,开阔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希望通过本节课,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1.4 数乘向量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1.4 数乘向量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1.4 数乘向量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1.4 数乘向量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六章 平面向量初步6.1 平面向量及其线性运算6.1.4 数乘向量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六章 平面向量初步6.1 平面向量及其线性运算6.1.4 数乘向量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