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22 手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22 手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学情分析
《手指》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课文浅显易懂,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运用多种表达方法来描写的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点的句段,联系阐明的道理,体会作者的意图。
二、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风趣,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2.写法导读,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自主阅读,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表达特点,感受蕴含的情感。写法迁移运用。
【教学难点】
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四、教学过程
(一)字词回顾
1.复习词语。
拇指 接触 纽扣 相貌 团结 渺小 享乐 附庸 养尊处优
2.回顾内容:现代著名的画家、作家_______先生,以_______为题,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和性格。他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强弱、美丑之分了。
3.用表格的形式填写五根手指不同的长处、短处和作用。
(二)品析赏读
1.阅读第一自然段,了解文意。
开门见山,总领全文,为下文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姿态、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做铺垫。
2.阅读关于“大拇指”的文段,小组交流:谈谈你的阅读体会。
(1)“大拇指在五指中……少一个关节。”强调:身体、头、构造,运用拟人手法。
(2)“讨巧的事……感谢的是其他四指。”中的“招呼人”“上前点头”“站在一旁”等词句运用拟人手法。
(3)“但在五指中……叫他揿门铃。”运用排比修辞手法,语言风趣,赞美了大拇指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3.默读第3自然段,圈画出能体现食指性格特点的词语。
将食指直直落泪的强硬的线条、工作比大拇指复杂与其他三指窈窕、大拇指工作吃力进行对比。学生交流: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说说食指工作比大拇指复杂体现在哪些方面?赞美了食指怎样的性格特点?
4.阅读与中指相关的句段,思考:
(1)中指的地位是如何体现的?
(2)“他永远不受外力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
思考:中指有这样的姿态,是因为什么?从中指取物的表现,可以看出他的什么特点?
5.与中指相关的句段,思考:
(1)无名指和小指的作用分别是什么?举例说明。
(2)作者通过哪些描写来体现他们的特点?
(3)赏析佳句:“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思考:这句是什么句?请将它改为陈述句。
本段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但是能力薄弱的特点,语言充满了情趣。
5.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思考:作者阐明了什么道理?
(2)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那些人?
大拇指:默默无闻地为大家服务的人。
食指:技能和本领突出而又勇敢的人。
6.说说读后感悟,归纳中心思想。
本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通过具体的事例写了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特点,阐明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深刻道理。
(三)写法探究,迁移运用
小练笔:选择一种修辞手法,练习描写。
(四)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
(1)本文的语言风格: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2)修辞手法:拟人、比喻、排比等。
(3)我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一道理。
(4)我积累的好词好句
随堂小测
1.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六)板书设计
(七)布置作业
1.阅读丰子恺先生的著作。
2.拓仿照课文,练习写作。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手指教案设计,共10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识字释词,品读文字,读写迁移,总结提升,感悟道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