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2 手指第一课时教案
展开一、学情分析
《手指》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具体介绍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道理:团结就是力量。课文浅显易懂,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第一课时教师要着重注意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行文思路,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作用。
2.认读“拇、弦”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等15个生字,积累词语。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阅读课文,自主识字。结合课文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长处、短处及作用。
【教学难点】
自主阅读,了解五根手指的特点,初步感受风趣的语言。
四、教学过程
(一)视频激趣
1.欣赏手指舞,畅所欲言:聊一聊我们的手指。
2.揭示课题:
(1)点明作者、体裁。
(2)介绍命题方法:以身体器官命名,主题明确。
(3)思考:作者为什么写手指?写了手指的哪些方面?想告诉我们什么?
3.走近作者:丰子恺。
4.欣赏丰子恺先生的漫画。
(二)初知文意
1.检查预习。
(1)本文作者是 ,以 而著名。
(2)课文一共 个自然段,划分为 部分。
(3)作者写了“手指”的
(4)有疑问的地方做批注,并提出来交流。
2.理清课文结构,在文中找出相应的部分。
(1)第1自然段:指出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第2-5自然段:具体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性格和作用。
(3)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3.内容提示:课文通过具体事例写了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特点。
默读课文,批注五根手指各自的特点和作用。
(三)字词掌握
1.认读生字。
弦:xián 琴弦 揿:qìn 揿电铃 窈窕:yǎ tiǎ
易错提示:“弦”不要读成xuán “揿”不要读成“xiān”。
2.多音字认读。
薄:(1)bó :用于合成词或成语,指“轻微、少”“不庄重”“看不起”“靠近”。(薄礼 薄酒)
(2)bò: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有四棱,叶子对生,可入药。(薄荷)
(3)bá:扁平物体上下两个平面的距离较小,跟“厚”相对;(味道)淡。(薄片 薄饼)
3.生字展示。
(1)同部首生字:拇、搔、拧、扣。
(2)半包围结构:痒、庸。
(3)上下结构:仓、享。
(4)左右结构:秽、轧、螺、纽、貌、缈、憎。
4.词语展示。
拇指 接触 纽扣 相貌 团结 渺小 享乐 附庸 养尊处优
5.重点生字指导.
(1)搔:左右结构,部首是:扌。注意右上部分的“叉”不封口,与“蚤”“骚”形近字辨析。
(2)螺:左右结构,部首是:虫。注意与“累”“摞”“骡”形近字辨析。
(3)貌:左右结构,部首是:豸。与“豹”“豺”形近字辨析。
(4)庸:半包围结构,部首是:广。字义是:平凡,不高明的;用。与“拥”“慵”辨析。
(四)初读课文
1.梳理文章脉络。
(1)总: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分: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
(3)总:人群的全体如同手指的全体一样,团结力量大。
思考:五根手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圈画出各自的长处和短处,找出相关语句填写在表格上。
3.圈画出五根手指各自的作用。
大拇指:扶琴身,抵住水流, 按住伤口,顶住重东西,翻书页,揿电铃等。
食指:推动笔杆,遇到危险时试探冒险,接触秽物、毒物,打电话,扳机枪,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
中指:在取物时最先碰到物,出力时在旁略为扶衬。
无名指和小指:无名指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带戒指;小指用处渺小,掏耳朵,抹鼻涕。无名指和小指还用来演奏丝竹管弦,作兰花状。
(五)课堂小结
一、我的收获。
1.本文的体裁是 ,作者是 。
2.我学习了生字新词
3.课文的主要内容是
4.我知道了五根手指的特点和作用。
(六)随堂小测
1.词语积累与运用。
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 )电话、( )机枪必须请他,( )算盘、( )螺丝、( )纽扣等,虽然有大拇指的相助,终是他主干的。
(七)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新词。摘抄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2.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手指名称
短处
长处
大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小指
小学语文手指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手指教案设计,共10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识字释词,品读文字,读写迁移,总结提升,感悟道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