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下语文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95460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教学设计
展开《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注:①此诗是绍熙三年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之作。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②赚:骗。
诗的前半部为议论,后半部为描摹,二者构成先果后因的内在联系,均渗透着诗人浓郁的思想感情,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正是通过这种深邃的意境,寄寓着深刻的哲理:人生在世岂无难,人生就是不断的与“难”作斗争,没有“难”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
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放”、“拦”等词语的运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寄寓着深刻的哲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诗歌,并当堂背诵。
2、领悟诗句含义,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对诗歌所蕴含的哲理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
由学生在小学学习过的杨万里的诗歌《小池》,导入《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教师可引导学生背诵。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走进作者(PPT演示)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自名书室为“诚斋”,世称“诚斋先生”,南宋诗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四大家”。杨万里在诗歌创作上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被称为 “诚斋体”。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诚斋集》等著作传世。其词风格清新、活泼自然,与诗相近。今存《诚斋集》有诗文133卷,有《杨文节诗集》、《杨文节易传》、《杨文节文集》等著作传世。
3、创作背景(PPT演示及讲解)
这首诗作于南宋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的时候。诗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更被外放做官。作者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作此诗时,杨万里65岁,经历了人生的坎坎坷坷,因此能得出深刻的感悟。
4、与诗人相遇,读诗——初步感知
(1)校准字音,把握节奏,教师范读。
※正音:赚(zhuàn) 拦(lán)
(2)学生自读。
(3)小组齐读(比赛)→加分环节
(4)全班齐读。
※诵读要求:a、停顿节奏,有无读破。b、感情是否把握准确。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5、和诗人同行,译诗——整体感知
(1)学生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重点词语并理解诗意,两人一组交流释义。
※注释:【1】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2】莫言:不要说。
【3】赚得:骗得。
【4】错喜欢:白白的喜欢。
【5】拦:阻拦,阻挡。
(2)学生自读,疏通诗意。
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游山的人白白的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万重山的圈子里以后,一座山让你经过另一座山马上将你阻拦。
明确:诗的前半部为议论,后半部为描摹,二者构成先果后因的内在联系,均渗透着诗人浓郁的思想感情,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正是通过这种深邃的意境,寄寓着深刻的哲理。
6、品诗人笔法,赏诗——感悟内涵
(1)读诗句,品味语言(先让学生小组讨论,而后教师予以指导)。
明确:这首诗的首句看似平常,却极富深意。“莫言”二字既是自诫也是诫人,表达了对那种认定下岭容易的普遍心理的否定。“下岭便无难”正是从艰难攀登的上山过程,以及对所历艰难的种种感受中得到心理上的对比结果。“赚的行人空欢喜”中一个“赚”字富于幽默风趣的意味。人生在世岂无难,人生就是不但的与“难”作斗争,没有“难”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放”、“拦”等词语的运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2)这首诗中蕴含着什么哲理?
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探究讨论:学生谈谈学习本课的感受(学生分小组讨论)(明确:胜不骄,败不馁)
7、课堂小结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为哲理诗,然后就能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作业安排:根据自己对本诗主旨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段读后感。
9、板书设计: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哲理诗)
议论:“下岭”有难,莫“错喜欢”(明写→登山感受)
描写:不可松懈 ,不断进取。(实谈→人生哲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作者简介,课堂检测,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媒介,课时安排,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