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教案及反思
展开己亥杂诗(其五)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诗歌,总结学习诗歌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以时代背景导入,并回顾以前所学过的《己亥杂诗》。
二、知诗人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特,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
三、解诗题
己亥,是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法来标记的年月,即1839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共315首,统名为《己亥杂诗》,是一部用诗写成的回忆录。
四、读诗文,明诗意
满怀离愁而对夕阳西下,鸣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
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 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
五、入诗境,悟诗情
“浩荡”本指水势浩大,在这里比喻“愁”。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人以李煜亡国被囚之愁自诩,可见愁无穷无尽。诗人离京时间在傍晚,用晚景衬托离愁。如:马致远散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整句把忧伤失落表现得淋漓尽致。马鞭向东一挥,离京远去,前面就是天涯海角,难回京城,悲壮洒脱。
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即使生命终止,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滋养新花生长。积极向上。作者移情于物,以落红自比,自己虽辞官,但仍会心系国家,不忘报国。豁达乐观。
对国家民族的那份执著的忠忱;不甘于沉沦,为国家民族贡献力量;牺牲自己,培养后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七、背诵诗歌
八、诗句积累
【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板书设计】
学习古诗的学习方法:1、知诗人,解诗题。2、读诗文,明诗意。3、入诗境,悟诗情。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有关资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教学设计,共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媒介,课时安排,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