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7.4 认识三角形(8)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9338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7.4 认识三角形(8)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93384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7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7.4 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7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7.4 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引入概念,师生合作,温故知新,合作交流,探索新知,,经典例题,巩固新知,运用新知,解决问题,交流体会,分享心得,课后作业,查漏补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数学7.4《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 认识三角形(1)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会按照边长、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2.通过实验、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逐步形成动手实践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三角形的相关概念,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和归纳.教学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概念播放“金字塔”“流动红旗”等含有三角形的图片,请同学们从图片中找出熟悉的几何图形,尝试说出该图形的几何特点,并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实例,通过贴近生活的“自行车”、“移动梯架”等图片叫学生对三角形进一步加深印象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生活中含有三角形的图片,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叫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态探究新知。师:从播放的图片中抽象出的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能否利用准备的木棒摆一个三角形?摆好后请展示。引入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引导学生确定概念中的关键词组:①不在同一直线上②三条线段③首位顺次相接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摆放三角形,使学生更深刻理解三角形的概念.二、师生合作,温故知新(1)师:投影出示一个三角形的图片,怎样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内角呢?怎样表示三角形呢?针对练习:出示含有多个三角形的图形,由学生说出图形中共有几个三角形并用符号表示出来,指出每个三角形的边、角、顶点设计意图:通过小学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三角形的顶点、边、角等相关概念.,但不会用符号表示,引导学生感悟需要用符号表示不同的三角形,体会用符号表示三角形的必要性。(2)师:小学时我们就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对三角形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回想一下,三角形可以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分为哪几类? 把含有多个三角形的图片中三角形抽取出来,分清哪些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并将三角形的序号填入相关的椭圆框内.介绍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设计意图: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引导学生会按角、边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 从准备好的木棒中任意选取三根,问题一、从准备的木棒中从中任取三根看能不能摆成一个三角形?问题二、通过实验你能发现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间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并总结: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数学活动,主动探索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2.小明说我上学走中间这条路最近,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由此可知: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设计意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找到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论依据。3. 思考并猜想:任意两边之差与第三边的关系会怎样?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四、经典例题,巩固新知(1)例:下面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①5cm,8cm,2cm ②3㎝,3㎝,4㎝③5cm,8cm,13cm ④3.5㎝,7.5㎝,4.5㎝友情提醒: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只需比较两较短线段之和与最长线段的大小。(2)思考: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度,第三边长度的范围你能确定吗?学生思考并总结: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3)小颖要制作一个三角形木架,现有两根长度为8cm和5cm的木棒,如果要求第三根木棒的长度是偶数,小颖有几种选法?第三根的长度可以是多少?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已知两边如何求第三边的范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五、运用新知,解决问题被公认为目前“世界第一高人”的土耳其公民苏坦科森身高2.51米,若他的腿长为1.3米,他一步(两脚着地时两脚的间距)能迈3米多?你相信吗?设计意图:通过具有趣味性的问题,叫学生在趣味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交流体会,分享心得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哪些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分享交流,了解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七、课后作业,查漏补缺必做题:课本26页习题7.4第2、4题选做题:若等腰 ABC周长为26,AB=6 , 求它的腰长设计意图:作业的布置意在照顾大多数学生掌握本节重点内容,并可以叫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拔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7.4 认识三角形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第7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7.4 认识三角形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合作交流,反馈巩固,自我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下册7.4 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