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感受信息课时训练
展开19.1 感受信息
基础训练
考点一、信息的记录和存储
1.下列是记录信息的载体,其中能够记录信息最多的载体是( )
A. 一张A4纸 B. 一个10GB的硬盘 C. 一张DVD光盘 D. 一卷竹简
【答案】B
【解析】信息的载体即信息传播中携带信息的媒介,是信息赖以附载的物质基础,即用于记录、传输、积累和保存信息的实体.在各选项中的载体中,10GB的硬盘相对纸、DVD光盘、竹简而言,记录信息最多.
故选B.
2.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
A. 乌云密布,标志着大雨可能降临 B. 电话钤响,标志有电话
C. 听到喇叭的响声,行人会让路 D. 人被打了一下感觉到痛
【答案】D
【解析】A、乌云密布,是大雨可能降临的暗示,属于消息,不符合题意;B、电话钤响,是有电话的消息,不符合题意;C、听到喇叭的响声,是让行人让路的消息,不符合题意;D、人被打了一下感觉到痛,这是人体的自然反应,不是消息,符合题意;故选D.
3.讨论交流:记录信息的方式有哪些?
【答案】解:从古到今记录的信息的方式有:大脑,文字,光记录,磁记录,图案,互联媒体,光电信号,颜色,图腾(特殊符号)等等.
4.数字通信是一种即现代又古老的通信方式,现代电话已经全部采用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若用“0”和“1”代表“开”和“关”这两个动作,组成一个数字信号,可以表达一句话。例如:“我相信你能行”的数字信号为“0.01、1、10.00”。
开关动作 | 开 | 关 | 开.关 | 开.开 | 关.开 |
表示数字 | 0 | 1 | 0、1 | 0、0 | 1、0 |
中文意义 | 我 | 你 | 相信 | 行 | 能 |
请参照此代码和上述例子,用另一组信号表达你想说的一句话: 。
其数字信号为 。
【答案】你相信我能行;“1、01、0、10、00”
【解析】根据各数字的含义可知,另一组信号表达的一句话:“你相信我能行”的数字信号为“1、01、0、10、00”。
考点二、信息的传播
5.下列传递信息的方式中,速度最快的是 ( )
A.利用古代的驿站的形式传递信息 B.利用发电报的形式传递信息
C.利用打电话的形式传递信息 D.飞鸽传书
【答案】选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信息传递的了解。古代的驿站、飞鸽传书的形式信息传递很慢。发电报的形式传递信息,与电话相比慢一些。故选C。
6.小明家的计算机通过光纤接入互联网,光纤的作用是 ( )
A.输电 B.通信 C.导热 D.照明
【答案】选B。
【解析】本题考查光纤通信的特点。光纤是光纤通信的载体,因此光纤的主要作用是通信。
7.下列不属于传播信息工具的是( )
A. 竹简 B. 烽火台 C. 磁盘 D. 空气
【答案】D
【解析】A、竹简是古代用来记录文字的载体,可以用来传递信息.不合题意.B、烽火台是古时候遇到战事或紧急事件时,在城墙台上点燃的烟火,作为信号来报警的.不合题意.C、磁盘是利用磁信号记录信息的,不合题意.
D、空气是声音、电磁波等传递信息的介质,不是工具,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三、电话
8.电话是现代社会家庭中不可缺少的联络工具.电话主要有 ________、 ________和按键组成.在信息传递中, ________把声音转变成了变化的电流,这个电流就沿着 ________把信息传到了远方.
【答案】话筒;听筒;话筒;导线
【解析】【解答】
最简单的电话是由话筒和听筒组成的,话筒将声音变成变化电流,电流则把信息通过导线传到远方.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电流又变成了声音.
9.电话是人们的主要通信工具,请根据你学习知道的或通过其它方式了解知道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将你知道的电话按使用方法进行分类
(2)按你所回答的电话种类说说它们的优缺点
(3)你喜欢哪个种类的电话?原因是什么?
【答案】(1)电话按使用方法分类,粗略可以分为固定座机和移动电话;(2)固定座机的优点是信号稳定,缺点是电话机不能移动;移动电话位置不固定,可以移动,缺点是使用区域受到基地台辐射范围的限制;(3)我喜欢移动电话,因为它使用时更方便.
【解析】根据对常见电话种类、优缺点的了解及个人喜好作答.
10.以下关于电话交换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程控交换机是利用电脑按照输入的程序“见机行事”的
B.一台程控交换机只能同时转接两部长途电话
C.打电话“占线”说明对方的话机一定在通话中
D.电话上的“来电显示”是由用户手机设定的,不需要程控交换机去完成
【答案】A.
【解析】A、程控交换机是利用电脑按照输入的程序工作的,该选项正确;B、一台程控交换机同时可以转接多部电话,该选项错误;C、打电话“占线”,对方不一定在通话,有可能两部电话之间的电话线不够用了,该选项错误;D、电话上的“来电显示”是由程控交换机的程序控制的,不是用户手机设定的,该选项错误.故A正确。
素养提升
11.下列物体中不具有信息储存能力的是( )
A.人的大脑 B.录音机的磁带 C.电视机的荧光屏 D.计算机的硬盘
【答案】C
【解析】人的大脑是天然的信息存储器;录音机磁带能存储声音信息;计算机硬盘能存储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电视机的荧光屏只能将传送来的图像信息呈现给人们,起传递信息的作用,并无存储能力。故选C。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听筒是将声信息转变成电信号 B. 话筒是将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
C. 听筒内部是利用电磁铁来工作的 D. 话筒是利用电磁铁的原理来工作的
【答案】 C
【解析】话筒将声信号变为电信号,听筒将电信号变为声信号,A,B错;听筒内部是利用电磁铁(磁性强弱随电流的变化而变化)使膜片振动,将电信号还原成声信号,C正确,D错.
13.电话机的听筒发生的主要能量转换是( )
A. 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B. 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C. 内能转化成电能 D. 电能转化成内能
【答案】A
【解析】电话的听筒是将传递信息的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因此是将电能转化为动能(或机械能)。
14.电话机的话筒里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
A. 电能转化成动能 B. 动能转化成电能 C. 内能转化成电能 D. 电能转化成内能
【答案】B
【解析】在打电话时,电话机的话筒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信息的传递,因此是将动能转化为电能。
15.关于电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话是人们传递信息的一种手段 B. 电话靠导线中的电流来传递信息
C. 最简单的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 D. 电话的话筒中都有装炭粒的盒子
【答案】D
【解析】电话的话筒有很多种类,不是所有话筒中都有装碳粒的盒子。
16.老式电话机话筒里的膜片和炭粒相当于一个( )
A. 开关 B. 变阻器 C. 电磁继电器 D. 电磁铁
【答案】B
【解析】当人们对着话筒说话时,话筒中的膜片随着声波的振动而忽松忽紧地挤压炭粒,使电阻忽大忽小地变化,因此电路中就产生了随声音的振动而强弱发生变化的电流,所以话筒里的膜片和炭粒相当于一个变阻器。
17.甲、乙两部电话接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的听筒和甲的话筒,乙的听筒和乙的话筒分别串联在两个电路中
B. 甲的听筒和乙的听筒串联,甲的话筒和乙的话筒串联
C. 甲的听筒和话筒及乙的听筒和话筒串联在一个电路中
D. 甲的听筒和乙的话筒串联在一个电路中,乙的听筒和甲的话筒串联在另一个电路中
【答案】 D
【解析】打电话时甲讲话,乙接听,所以是甲的话筒与乙的听筒串联,甲的听筒与乙的话筒串联,D正确.
18.如果家中停电了,则电话 ( )
A. 仍能打通 B. 不能接到电话,但能打出去 C. 不能打通 D. 能接到电话,但打不出去
【答案】A
【解析】电话不用家庭电路中的电源,所以停电不影响打电话,A正确.
19.信息是事物发出的( )的消息,人类特有的三种信息是( )、( )和( )。
【答案】信息;语言;符号;图象.
【解析】信息是种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而人类拥有一些特有的信息,如:语言、符号和图象.通俗地讲,信息是种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人类所特有的三种信息是指语言、符号和图象.
20.为了完成通话,话筒与听筒之间要连上 ,话筒把声音变成变化的 , 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一端 使听筒的膜片 ,携带信息的 又变成了 .
【答案】一对电话线 电流 电流 电流 振动 变化电流 声音
【解析】掌握电话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电话由听筒和话筒组成,话筒将声信号转变成变化的电流(电信号),电流沿导线到远方;听筒内有电磁铁,变化的电流使电磁铁的磁性忽强忽弱,吸引膜片引起振动,将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话筒与听筒之间要连上一对电话线,话筒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一端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电信号又变成了声信号.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汽化和液化现象,沸腾,蒸发,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感受信息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感受信息课后复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七章 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第二节 电流的磁场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七章 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第二节 电流的磁场巩固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电生磁,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