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在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既变也不变,为什么?
(1)接通电源后,两电极上有什么现象?
(2)一段时间后,玻璃管内液面有什么变化?
(3)如何检验两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
操作:往水电解器里注满水,其中加少量NaOH 或 H2SO4溶液(增强水的导电性),连接电池,通入直流电。
3、正极(液面下降少)的玻璃管内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负极(液面下降多)的玻璃管内气体可以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1、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两侧玻璃管内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
两极产生的气体可简单记忆为:
1、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是氧气。
2、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是氢气。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氧气和氢气。
“正氧负氢,氢二一氧”
“正养父亲,亲儿一样”
问题:水通电分解过程中水分子是怎样变化的?
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重新结合成一个氢分子,许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重新结合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在水受热蒸发和水通电分解的过程中,水分子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水受热蒸发:水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改变,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水通电分解:水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二、水的合成---氢气燃烧
注意: 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
2.(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水,同时放出热量。
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你有哪些方法来表示这个化学反应?
文字表达式的书写和读法
读法: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氧气和氢气
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分别写在什么位置?
“+”和“→”表示什么?
你觉得该如何读文字表达式?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叫作分解反应。
特征: 一变多 通式: AB → A + B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作化合反应。
特征:多变一 通式: A + B → AB
氢气 +氧气 水
3、分解反应:(一变多) AB → A + B
4、化合反应:(多变一) A + B → AB
1、下图是某同学自己设计的装置:用大塑料瓶子截去瓶底,留瓶口一段约8cm~10cm,瓶口配一胶塞由里往外塞紧。A、B两极是用镀铬曲别针伸直做成,由塞子露头处连接导线。试回答:
(1)其所用电源为 电,由图可知 A端为 极。 (2)当A端相连接的试管中得到的气体是 ,可用 来检验。 (3)如果与B端气体的体积为8mL, 则与A端气体的体积为 。
2、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保持不变的粒子是 和 ,生成的新粒子是 和 。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 可以再分, 不能再分。
3、能从电解水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①水电解是吸收能量的化学反应;②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③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④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背景图免费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背景图免费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探究点一,氢能源的利用,针对练习,达标检测,长话短说,谈谈你的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鲁教版第二单元 探索水世界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鲁教版第二单元 探索水世界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课文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变化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说课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水的分解,分解反应,问题思考,化学变化的实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