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课件)-2024-2025学年9上化学同步精品课堂课件(鲁教版2024) 课件 16 次下载
-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练习)-2024-2025学年9上化学同步精品课堂课件(鲁教版2024) 课件 9 次下载
-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9上化学同步精品课堂课件(鲁教版2024) 课件 9 次下载
- 第三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第1课时溶解的过程)课件-2024-2025学年9上化学同步精品课堂课件(鲁教版2024) 课件 14 次下载
- 第三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第2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课件-2024-2025学年9上化学同步精品课堂课件(鲁教版2024) 课件 13 次下载
化学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优秀ppt课件
展开水的三态变化改变的是水分子的间隔和水分子的排列方式。而“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这一事实始终未变,因为水没有变为其他的物质。如果往水中通直流电,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
1.如图所示,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有何变化?
电极上产生气泡,电源正极相连玻璃管内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2.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现象。
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查阅资料: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
3.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现象。
查阅资料: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二者的体积比为2:1;(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3)水分子发生改变,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
注意:①反应物、生成物写的是宏观物质的名称②当反应物和生成物不只一种时,中间用“+”连接
读法: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表达式:AB → A + B
微观本质(水的分解为例):
氢气可以被点燃,这是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1)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示氢气不纯净;(2)发出轻微的噗声,表示氢气是纯净的。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壁凝结有水珠。用手触摸烧杯,手感到发烫,说明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水,并放出热量。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表达式:A + B → AB
微观本质(氢气燃烧为例):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它是一个释放能量的反应,所以人们把氢气作为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新型燃料。
①易燃、易爆②难以液化③储存和运输不安全、不方便④制备氢气消耗电能大,成本高
通过电解水和氢气燃烧两个实验表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改变了,而原子没有变化。
5.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熔点和沸点等)。不同的微观粒子构成不同的物质,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性质描述中常带有“能”、“易”、“可以”等字眼。
【典例1】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B.该实验能证明水中含有氢、氧元素C.生成氧气、氢气的体积比约为2:1D.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典例2】小青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了氢气燃烧的实验,并绘制了该反映的微观示意图。请你和她讨论下列问题:图中①的微观实质是 ,图中②的微观实质是 。
氢分子分裂为氢原子、氧分子分裂为氧原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为水分子
【典例3】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上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3)结合上图,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___________可分,___________不可分。
【典例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以下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氯——制冷剂——化学性质稳定B.氧气——火箭发射——可燃性C.氩气——霓虹灯——通电能发出带有颜色的光D.氢气——气体燃料——密度小
1.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采用的是经压缩的氢气燃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氢气作燃料更加环保B.氢气被压缩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C.压缩后的氢气燃料中的分子不再运动D.氢气燃烧经历分子的分裂和原子的重组
2.电解水的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2中得到氢气 B.实验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C.实验能证明水的元素组成D.产生的O2与H2的质量比为1:2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C.电解水正负极得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D.有效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可减少水的污染
4.由电解水的有关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②生成的氧气与氢气质量比约为 1:2 ③水中有氢气和氧气 ④负极产生的气体能被点燃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氢气点燃前必须验纯。收集一试管氢气,将其移近酒精灯火焰点燃,判断其较纯净的现象是( )A.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B.听到轻微的“噗”声C.未听到任何声音 D.试管炸裂6.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可直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B.有氢气和氧气产生,且质量比为1:8C.在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两个玻璃管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D.每个水分子均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7.如图是电解水和氢气燃烧两个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氢气前不检验纯度,一定会发生爆炸B.a、b两管收集到气体质量比为1:2C.b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8.水可以做制氢气的原料,图一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 (1)请书写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二中,点燃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论:该实验能证明水由 ______________组成。
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集气瓶内壁出现水珠
9.如图是实验室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是 。(2)通过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 两种元素组成的。
10. (1)黄河水经沉降、吸附、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得到自来水,自来水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常用 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3)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连接正负两极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 ,检验a管中产生的气体方法是 。(4)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使用氢气作为燃料,体现了绿色奥运理念。氢气作为绿色燃料的优点是 。(5)如图是两种变化的微观图示:①②两种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填“①”或“②”),从微观角度看,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a的活塞上方,打开活塞,若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
无污染,热值高,来源广
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探索水世界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探索水世界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第二单元第二节第1课时课件PPTpptx、第二单元第二节第1课时教案含练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评课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知识点一水的分解,图2-2-1,管内的气体被点燃,带火星的木条复燃,H2O,互动探究,探究点一水的分解,情景展示,图2-2-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鲁教版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网络,水分子的变化,水的分解,电解水实验分解反应,氢气燃烧实验化合反应,水的合成,知识回顾,知识点1水的分解,两种或两种以上,氢原子和氧原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