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2节 声音的特性课时训练
展开一、单选题
1.(2018·天津)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答案】A
【解析】“引吭高歌”中的“高”说明声音的响度大,“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故选A。
2.(2018·咸宁)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音调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
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音调要低一些
C.“天宫二号”在太空可通过超声波与地面联系
D.声控锁是通过音色识别不同的声音
【答案】D
3.(2018·武汉)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
C.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
D.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
【答案】C
4.(2018·深圳)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108 m/s
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答案】A
【解析】A、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朗读时是声带振动产生声音,故A正确;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故B错误;C.观众主要依据音色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故C错误;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振幅很大,响度大,故D错误;故选A。
5.(2018·连云港)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乐音都是乐器发出的
B.声音的响度越大,音调就越高
C.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D.响度是由声源振动频率决定的
【答案】C
【解析】A、收音机可以发出乐音,但不是乐器,故A错误;B、发声体的响度越大,振幅越大,但是音调不受振幅的影响,只与振动的频率有关,故B错误;C、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响度是由声源振动的振幅决定的,故D错误。故选C。
6.(2018·海南)端午节期间,我省多地举行了赛龙舟活动,比赛中队员们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用力向前划桨,场面非常热闹。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鼓声属于超声波
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调分辨出鼓声和号子声的
【答案】A
【解析】A.声音由振动产生,所以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产生声音,故A正确;B.通常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所以鼓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是最大的,故B错误;C.超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所以鼓声不属于超声波,故C错误;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和号子声的,故D错误;故选A。
7.(2018·广州)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
A.振幅一定更大
B.振幅一定更小
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
D.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
【答案】D
【解析】对于弦乐器来说,弦的松紧影响音调的高低,同样用力的情况下,弦绷紧时振动快,频率快,发声的音调高;反之则弦绷的不紧时振慢,频率低,发声的音调低,故答案为D。
8.(2018·白银、凉州、张掖)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答案】C
9.(2018·攀枝花)在2018年《歌手2》的总决赛中,来自美国的歌手Jessie·J获得了冠军,当她在台上与帮唱嘉宾李玟一起高歌时,她们两人声音最大的不同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答案】C
【解析】ABC、两人同唱一首歌时,她们声音的音调相同,响度也可能相同,但由于不同人的声带结构特点不同,因此她们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错误、C正确;D、在同一环境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D错误。故选C。
10.(2017·宁夏)“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其中“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答案】C
【解析】在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BD错误C正确。
11.(2018·娄底)如图所示,小秦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
A.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B.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答案】A
12.(2018·广东)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
B.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
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
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
【答案】C
【解析】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B.音调一般由发声体的粗细、长短决定,所以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不改变音调,故B错误;C.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所以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故C正确;D.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可以用来区分声源,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能分辨是用哪一种乐器演奏的,故D错误;故选C。
二、填空题
13.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路旁的树向后退,是以__________(填“自己”或“树木”)为参照物;听到汽车的鸣笛声,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__产生的,鸣笛声能传播得很远,是由于它的__________(填“音调高”或“响度大”)。
【答案】自己 振动 响度大
【解析】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以自己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木与自己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所以看到路旁的树木在向后退。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鸣笛声响度大,所以传播的很远。
14.歌手汪峰和周杰伦分别演唱歌曲《外面的世界》,盲人听众之所以能区分演唱者,主要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两名歌手发出的声音都是由声带的__________产生的。
【答案】音色 振动
【解析】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歌手汪峰和周杰伦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盲人听众能根据音色来区分演唱者;两名歌手发出的声音都是由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
15.人或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处于其听觉频率范围__________(填“之内”或“之外”),且听觉范围要广得多,频率分布的这种特点便于同类交流并与环境互动。同时播放宋祖英和降央卓玛演唱的歌曲《映山红》,人们仍能分辨出他们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声音的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16.关于声现象,请完善下面的内容:
(1)“闻其声,知其人”是利用声音的________来辨别来人的;
(2)“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____高;
(3)“歇斯底里”的喊叫,让人难以忍受,最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____高;
(4)“山谷回应”,指的是人们听到了__________。
【答案】(1)音色 (2)响度 (3)音调 (4)回声
【解析】(1)“闻其声,知其人”是利用声音的音色来辨别来人的;
(2)“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的响度高;
(3)“歇斯底里”的喊叫,让人难以忍受,最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4)“山谷回应”,指的是人们听到了回声。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弹回来就形成了回声。
17.电子琴能模仿手风琴的声音,它主要是模仿手风琴的________。演奏时按下不同的琴键,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音色 音调
【解析】不同发声体的材料与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电子琴能模仿手风琴的声音,它主要是模仿手风琴的音色;演奏时,不断地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使弦振动的频率不同,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18.“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说的是不会吹竿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竽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吹奏乐器,由竹管刮制排插而成,如图所示。吹奏时,竹管内_______振动发声,声音在空气中以_________的形式传入人耳;相同条件下,吹奏长管所出声音的音调较_________(选填“高”或者“低”)。
【答案】空气柱 波 低
19.南美洲有一种鸟能抓住木棍打击树干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可谓是鸟界的“打击乐高手”。这有节奏的声音是由树干的___________产生的,并通过___________传播出去。人能区分鸟叫声和敲击声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
【答案】振动 空气 音色
【解析】鸟能抓住木棍打击树干发出有节奏的声音,这个声音是由于树干振动产生的;且声音是通过空气向外传播的;人们能辨别出鸟叫声和敲击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
20.如图所示是唐伯虎所画的《吹箫图》。表演者用嘴对着吹孔吹气,箫内空气柱由于发生________而产生乐音。用手指按住不同的孔吹箫,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变了声音的__________。
【答案】振动 音调
【解析】吹箫发出的声音,是由箫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属于乐音。用手指按住不同的孔吹箫,改变了里面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空气柱振动的频率,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三、实验题
21.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用丝线吊着一个乒乓球接触敲响了的音叉时所发生的现象。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大力度敲打音叉,会看到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2)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使现象更易于观察 (3)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变大 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
22.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表中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小华又借来一个能够测量声源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选用编号为A、B、C 的琴弦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____。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最好填上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①________②________。
(4)该探究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答案】(1)一 (2)A D F (3)80 1.02 (4)控制变量法
23.探究声音的特征:
(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_____________,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决定的。
(2)如图B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__________(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____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了,观察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 频率(或快慢) (2)钢尺 响度 低 钢尺的振动频率低于20 Hz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课后复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课时 声音的特性,音色,定义,频率,频率相关知识、波形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专题训练 2.2 声音的特性(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专题训练 2.2 声音的特性(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专题训练22声音的特性原卷版docx、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专题训练22声音的特性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超声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