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2 燕子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2 燕子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解“燕”导入,感知全文,赏读“春”景,引向读“燕”,重点读“燕”,品味写法,迁移创编,“春”“燕”成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词语。体会比喻、拟人在课文中的作用。
让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 通过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解“燕”导入,感知全文
1.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燕子》。(板书课题)
2.讲解“燕”字:“燕”是一个象形字。它由四个部件组成:廿、口、北、火。“廿”指小燕从出壳到会飞要经历约20 天。“口”古时候指城市平面形状,就是指燕子有筑巢在城市民居的习性。“火”指春暖花开时节,也指南方。整个“燕”字记载了它的习性:每年春暖花开,燕子从南方起飞,一路向北,回归故乡。这个字的构成,有意思吧?
3.小动物在我们眼里是那样可爱有趣,在本单元里,我们也结识了很多小生灵,一起来看看文字中可爱的它们又是什么样的。
4.出示语句,朗读感知:
①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朗读诗句,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②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指名朗读,这是我们之前就认识的翠鸟。
③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指名朗读, 你又看到了怎样的画?
5.想象画面,反复诵读第一自然段,感受语言美。
①现在你看到的已经不再是郑振铎笔下的燕子,而是飞到你眼前的燕子。
②当你经历一整个冬天的严寒,第一次看到了燕子,你将是怎样的兴奋。
③当你在百无聊赖之际,听到了燕子的第一次啼叫,像是在和你打招呼,你抬头一看,惊喜地发现是一只燕子。
二、赏读“春”景,引向读“燕”
1. 小动物那可爱的外形就让我们无比喜爱,那如何才能把自己的这份喜爱用语言表达出来呢?赏读几句描写小动物外形的句子。
2. 想一想,这些句子有什么相同之处?
要点:这些句子都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对小动物最特别,最惹人喜爱的部位进行了细致描写,让动物形象栩栩如生。
3. 你又发现有哪些不同之处吗?
要点:不同的小动物,写出了不一样的方面,有的着重颜色,有的描写形状,有的互相结合。
4. 描写小动物需要观察它的特别之处,再用上准确生动的语言便能够描写得活灵活现。
三、重点读“燕”,品味写法
1.对比动态,品读语言形式美。
①课文中描写燕子动态的语句
②你感受到了什么?作家是怎么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燕子的伶俐可爱的呢?
要点:几个灵活的动作加上美丽的风景,构成了美妙的画面。
2. 对比原文,品读语言形式美。
①出示《燕子》原文中描写燕子静态和动态的句子。
②你发现了什么不同?再读一读,体会不同语言表达的感觉。你喜欢哪一种?
指导生成:原文的句子读起来更有节奏,感觉更加轻快。
3. 出示诗句,想象一下你看到的画面,和《燕子》的描写对比,你发现有没有相同之处?
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②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要点:在描写小动物的时候都描写了一些景物,这样画面更加美妙。
4.燕子的外形美,飞行姿态、休息场面也美!作者是怎样把燕子美的特点写出来的呢?默读第1、3、4自然段,可以动笔标注出来。
5.交流:
◆品味“外形之美”
(1)(出示:第1 自然段)作者是怎么写出燕子的外形之美的?
(2)根据学生的自主发现,相机
引导:
①用词简洁、准确、优美、形象。用了哪些形容词?(相机圈画:“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活泼机灵”)
②如果把这些词去掉,再读读,什么感觉?(对比读,谈感受)
③请注意,这些词组,都用“( )的( )”这样的结构。再读读,又给你怎样的感觉?
④结构相似,字数差不多,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清新明快,如诗如歌,把这种美感读出来!(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⑤这个“小”字,让你觉得燕子怎样?我们还可以说“小( )”?一个“小”字,表达了对燕子的什么感情?把燕子的可爱、作者的喜爱读出来。
(3) 作者为什么只写燕子的羽毛、翅膀和尾巴,而不写它的爪子、头、腹部和嘴呢?
(4) 作者抓住了最能体现燕子特点的部位写,并没有面面俱到。写事物,就要抓住特点。你能用这种“抓住特点”的方法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吗?可以仿照运用“一,一,加上”这样的长句形式。
(5)学生模仿说话,互动指导、评价。
◆品味“飞行之美”
(1)(出示:第3 自然段)作者又是怎样写出燕子的飞行之美的?
(2)根据学生的自主发现,相机引导:
①找出描写燕子飞行时动作的词语,细细品味好在哪儿?(引导学生抓住“斜”、“掠过”、“横掠”、“唧”感受燕子飞行的姿态之美,速度之快;抓住“沾”,通过置换词语“碰”、“撞”,感受燕子的飞行之轻,体会作者的用词之妙。在品味过程中指导朗读。)
②为什么不用“小圆圈”,而用“小圆晕”呢?
③“晕”是指日光或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可美了!在作者眼里,燕子“沾”水荡起的一圈一圈波浪就像日晕、月晕。在作者笔下,不但燕子美,就连“小圆晕”也是美的!读句子,领略其中的美。
(3)让学生扮演小燕子,边读边用手势做燕子飞行的动作,模仿燕子的叫声,感受燕子飞行时轻、快以及翻飞时快乐兴奋的心情。(指名读、齐读)
◆品味“休息之美”
(1)第4 自然段中,哪些词、句写出了燕子的休息之美?
(2)根据学生的自主发现,相机引导:
①我们平时都说“几根线”,这里怎么说是“几痕细线”?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②“几痕”,使原本普通的电线多了几分朦胧美,使春天的景色多了几分诗意!一个“痕”字,竟有如此大的意蕴,妙不可言!(指导朗读)
③(出示:五线谱)这里有一段五线谱,对照插图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④这个比喻贴切、生动。作者的想象力丰富!春天,真美!蓝天,是背景;电线,是五线谱;燕子,是跳跃的音符,随时演奏着一支生机勃勃的春之歌。(指名读、齐读)
(3)快速浏览第3、4 自然段,把两段结合起来,想想,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4)飞行的美,是动态的美;停息的美,是静态的美。动静结合的写法,使文章既飞扬灵动,又耐人寻味,给人无尽的美感和不尽的遐想……两段放在一起,该怎么读呢?
(配乐齐读,读出语调、语速的变化。)
四、迁移创编,“春”“燕”成趣
1. 仔细观察图片,选择其中一幅,抓住小动物的独特之处,选择适当的美丽景物穿插其间,再用优美的词句进行描写。
2. 学生练写。交流评价。
要点:关注是否有用上学到的表达方法,画面是否描写清楚,语言是否生动优美。
课堂小结:我们身边的大自然到处都有优美的景物,我们既要学会发现身边的美,也要学会在文字中品读这份美,更要善于用学习到的文字来表达这种美。
3. 拓展阅读:冯骥才《万物生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