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学演示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陋室铭》,《陋室铭》题解,题解关于“铭”,读准节奏,翻译全文,理解探究,表现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千百年后那位势利眼的狗官已化为尘土,而这篇铭文则成为“天下第一铭”名垂千古。
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有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刘禹锡(772~843),字梦得,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官至监察御史。他和柳宗元辅佐王叔文执政,采取了一些革新措施,最终招致失败,受到达官权贵的排挤、打击,但始终不屈。晚年回洛阳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作品有《刘宾客集》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要求: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 读得顺畅, 读出感情。
德馨(xīn) 苔(tái)痕 案牍(dú) 鸿儒(hónɡ rú) 西蜀(shǔ) 何陋(lòu)调素琴(tiá)
德馨( ) 苔( )痕 案牍( ) 鸿儒( ) 西蜀( ) 何陋( )调素琴(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大学问家,博学的人。鸿,大。儒,读书人
平民,文指庸俗没有学问的人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来这里与我)讲谈、说说笑笑的都是学识渊博的人,与我来往的没有学问浅薄的人。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
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在这里)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素朴)的古琴,(还可以)翻阅用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让(我的)耳朵受到干扰,也没有官府的公文让(我的)身体劳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1.文章开头写“山”“水”,与写“陋室”有什么关系?
用“山” “水”的成名或灵异来引出“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德 馨”。
2.写“仙”“龙”实际是指的是什么?
品德高尚的人(他自己)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类比论证作用分析法。类比论证是通过对甲事物(客体)的某种属性的论证,来类比推导出乙事物(主体)的同类的属性,使得论证鲜明形象,增强说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其答题格式为:“通过甲道理和乙道理进行类比,使得对乙道理的论证鲜明形象,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文章开头几句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惟”字加强语气。
4.文中从那几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的?
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
(1)赏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上、入”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 这样,我们就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而感觉一种生机盎然、春意正浓的幽雅的环境,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2)陋室主人交往的是哪些人?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两句写交往之人在于衬托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
(3)朋友走后,陋室主人可以做些什么?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作者说“可以调素琴”,又说“无丝竹之乱耳”?这两者有没有矛盾?
调素琴应是指作者平日弹琴自娱,再加上阅读金经,过着恬静而高雅的生活;而“无丝竹之乱耳”指的是交际场上的歌乐。
居室环境:清幽雅致(室中景)交往之人:博学儒雅(室中人)日常生活:高雅脱俗(室中事)
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
5.作者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的用意是什么?
类比,作者用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在说明自己的陋室不陋;又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6.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作者引孔子的话,为什么只用后半句?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引经据典,更具雄辩力量,再次表明自己“陋室因其主人品德高尚而不陋”的观点态度,流露着作者以君子自居之意,既巧妙回应了“惟吾德馨”一句,又显得含蓄无穷、发人深思,是画龙点睛之笔。
1.在《陋室铭》一文中,作者谈到了自己的交往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你对刘禹锡的这种交友方式有什么看法呢?
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
这篇铭文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提示: (1)仿照本文格式(注意押韵); (2)可写学习篇(语文铭,英语铭等)、工作篇、处事篇、交友篇、业余生活篇(上网铭、篮球铭等)……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课文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警戒自己,称述功德,刘禹锡,读准字音,读出节奏,高洁傲岸安贫乐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陋室铭课文内容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刘禹锡故居,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探究细节,分析手法品味情感,陋室铭,收获园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陋室铭图片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重点词语,翻译下列划横线的词语,陋室铭,了解文体铭,对比与类比,本文写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