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学案
展开www.ks5u.com第2课时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
1.联想思维的含义: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离开了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思维中的联想只能是臆想。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
2.联想思维的特点:
(1)联想思维具有跨越的联结性。
①联想思维的“联”就是把对性质相同、相似甚至不同的事物的认识联结起来,建立新的关联,产生新的观念。
②从形式上看,联想思维既可以将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也可以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其联结方式具有非连续的跨越性。
(2)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①思维在联想时之所以会发生跨越性的联结,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荒唐”地联系起来,是思维发挥了非逻辑制约的畅想功能。
②联想思维的“畅想”,包含着构想、想象甚至是幻想。
3.联想思维因人而异:
(1)人人都有联想思维,但其水平和能力并不相同。
(2)重要依据:思维在联想时的“联结”速度和“畅想”得到的结果的数量,是衡量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
(3)重要途径:自觉地进行联想思维训练,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地运用联想思维,是提高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观点辨析】
有人认为联想思维只能将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你如何评价这一观点?
提示:观点错误。联想思维既可以将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也可以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1.迁移:
(1)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联想思维中的迁移,是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2)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
(3)迁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
2.想象:
(1)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
①含义: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②想象以通过感知形成的表象为基本材料,但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对表象进行积极的再加工、再组合,所产生的主观形象不一定直接反映现实对象。
【情境在线】
小张经常想象未来的自己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想象是对事物表象的再现吗?
提示:不是。事物的表象是想象的基本材料,没有对事物表象的认识便不可能展开想象;但想象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是对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2)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展开想象的方式也会不同。
①把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按照有意想象的要求去思考,是一种形象化的想象。
②作用:这种想象可以填补经验知识的空白,帮助人们找出不同对象之间可能具有的关联,还可以给抽象的认识对象建立起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
(3)通过提出“假如”式的问题,将与事实相反的情况作为事物发展的一种条件, 仿照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
意义:这种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虚拟世界”,丰富人们的认识内容和精神世界。
(4)想象可以帮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
(5)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迁移和想象是思维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
议题一 联想思维的含义
议题诱思:“美人鱼”的形象,由少女的形象和鱼的形象重组加工而成;“狮身人面像”,由狮子身体的形状与人脸的形象重组和加工而成;“龙”的形象有九似,即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
探究:(1)人类创造出来的事物都有联想的参与,请举例说明。
(2)请简要说说什么是联想思维。
【归纳解释】
1.全面把握联想思维的含义:
哲学依据 | 联系的普遍性 | |
含义 | 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 | |
依据 | 事物之间相似、接近或对比的关系 | |
主要途径 | 时间、空间和性质 | |
外在联结 | 时间、空间途径的联结 | |
内在联结 | 性质途径的联结 | |
联想不同于简单的回忆,而是带有思维加工的成分 | ||
2.联想思维的特点:
联想思 维具有 跨越的 联结性 | ①联想思维的“联”就是把对性质相同、相似甚至不同的事物的认识联结起来,建立新的关联,产生新的观念。 ②从形式上看,联想思维既可以将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也可以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其联结方式具有非连续的跨越性 |
联想思 维具有 非逻辑 制约的 畅想性 | ①思维在联想时之所以会发生跨越性的联结,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荒唐”地联系起来,是思维发挥了非逻辑制约的畅想功能。 ②联想思维的“畅想”,包含着构想、想象甚至是幻想 |
自觉地进行联想思维训练,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地运用联想思维,是提高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
【知识拓展】联想的情形
(1)指时间上或空间上的接近都可能引起不同事物之间的联想。比如,当你遇到初中老师时,就可能联想到他过去讲课的情景。
(2)由外形、性质、意义上的相似引起的联想。如由照片联想到本人等。
(3)由事物间完全对立或存在某种差异而引起的联想。其突出的特征就是背逆性、挑战性、批判性。
(4)由于两个事物存在因果关系而引起的联想。这种联想往往是双向的,既可以由起因想到结果,也可以由结果想到起因。
下列关于联想思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联想思维反映了事物内部矛盾的统一性
②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
③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
④联想思维就是各种各样的回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思维·建模】
【解析】选B。②③是关于联想思维的正确表述。联想思维并没有反映事物内部矛盾的统一性,排除①。联想不同于简单的回忆,而是带有思维加工的成分,④错误。
议题二 联想思维的方法
议题诱思: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遭到德军的包围,经常受到敌军的轰炸。在这紧要关头,苏军一位将军一次视察战地,看见有几只蝴蝶飞在花丛中时隐时现,令人眼花缭乱。这位将军随即产生联想,并请来昆虫学家,让他们设计出一套蝴蝶式防空迷彩伪装方案。昆虫学家参照蝴蝶翅膀花纹的色彩和构图,结合防护、变形和仿照三种伪装方法,将活动的军事目标涂抹成与地形相似的巨大多色斑点,并且在遮障上印染了与背景相似的彩色图案。就这样,苏军数百个军事目标披上了神奇的“隐身衣”,大大降低了重要目标的损伤率,有效防止了德军飞机的轰炸。
探究:(1)该将军运用了什么样的思维方式?
(2)这种思维方式是怎样防止德军飞机的轰炸的?
【归纳解释】
联想思维的方法:
1.迁移:
(1)方式:“联结”方式。
(2)作用:
①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只有将过去的经验和认识运用到新情况和新问题之中,才能开辟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可能道路。
②迁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迁移对提高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想象:
(1)方式:“畅想”方式。
(2)作用:
①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展开想象的方式也会不同。
a.形象化的想象。这种想象可以填补经验知识的空白,帮助人们找出不同对象之间可能具有的关联,还可以给抽象的认识对象建立起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
b.“假如”式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虚拟世界”,丰富人们的认识内容和精神世界。
②想象可以帮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创新思维的根本动力来自社会实践的需要,想象在这里可以起到明确目标的重要作用。
3.迁移和想象的联系:
(1)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迁移和想象是思维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
(2)人的大脑有联想的功能,思维中有联想的机制。
(3)我们要在自发联想的基础上,自觉地加以训练,有助于提高联想思维的质量,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是因为 ( )
A.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
B.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
C.创新思维的根本动力来自社会实践的需要
D.想象是对表象的再现
【思维·建模】
【解析】选A。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体现了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A正确。题干未体现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排除B。材料未体现C,排除。D说法错误,想象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对表象进行积极的再加工、再组合,所产生的主观形象不一定直接反映现实对象。
【课堂回眸】
课堂训练·素养达标
1.想象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是在意识的控制下,按照一定的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想象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对想象的作用分析正确的是 ( )
A.人们获得知识的价值不大
B.合理想象会促使人们的认识不断发展
C.想象是一种神奇的思维能力
D.人们只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就能推动事物的进步
【解析】选B。A、C两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太绝对。故选B项。
【补偿训练】
人可以通过别人的描述,想象出自己从没见过的海洋或大陆、月亮或火星上的形象,也可以在头脑中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表象,如妖魔鬼怪。材料表明 ( )
A.只要大胆想象就能成功
B.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C.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思维创新的目标
D.想象与创新是我们工作成败的关键
【解析】选B。题目考查充分发挥人的想象,B符合题意。A、D两项错误;C项是想象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2.数学学习中掌握的审题技能,可能会促进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审题技能的提高;语文学习中掌握的词汇知识将促进阅读技能的提高,而阅读技能的提高又有助于获得更多的词汇知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①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
②想象可以帮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
③迁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
④创新思维的根本动力来自社会实践的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材料体现的是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①③符合题意。②体现的是想象的作用,材料未体现。④材料未体现。
某日本商人崇拜中国的中医文化。他到中国考察后,回日本经销中药。可开店后,生意一直特别冷清,因为日本人普遍信奉西医,对中医中药很是抵触。有一天,在朋友请他品茶过程中,他突发奇想:把中药融入茶道,按日本人的习惯,将店里的氛围彻底改变,店铺格调高雅,散发着浓郁的现代都市生活气息。这一经营方式立即吸引了大量年轻顾客,大家悠闲地品味着既能强身健体又合口味的中药饮料。由此,中药茶成为日本商界一大热点。据此回答3、4题。
3.日本商人的创意体现了联想思维的 ( )
①思路具有定势性 ②跨越的联结性
③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④结果具有普适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日本商人的创意体现了联想思维的特点,联想思维具有跨越的联结性,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②③正确。①④说法都是错误的,排除。
4.该日本商人调整经营方式取得成功,是如何体现联想思维方法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材料该日本商人调整经营方式取得成功的案例分析联想思维的方法即可。
答案:①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该日本商人在生意冷清的焦虑中,与朋友品茶时悟出将中药融入茶道的经营方式说明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②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该日本商人突发奇想,将中药融入茶道,是按照有意想象的要求去思考,最终他的经营方式转变了日本人对中药的态度,让人们悠闲地品味着既能强身健体又合口味的中药饮料,从而取得了成功。
高中人教统编版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a href="/zz/tb_c4015862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学案</a>,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解读,预习自测,核心知识点,知识拓展,体系构建,习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a href="/zz/tb_c4015854_t4/?tag_id=42" target="_blank">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学案</a>,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解读,预习自测,核心知识,体系构建,习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点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点导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超前思维的含义,超前思维的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