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学设计,共4页。
同底数幂的除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经历探究,使学生通过归纳规律猜想出零指数幂的意义,并能在教师引导下说明该意义的合理性。
2.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1)通过同底数幂除法运算法则的导出及运用,让学生体会知识具有普遍联系性和相互转化性;
(2)通过同底数幂除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与态度:
(1)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体会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3)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教材分析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出“同底数幂的除法如何计算”,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并由此归纳出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从而也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提高思维的品质。通过探究得出零指数幂的意义,并能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来说明规定的合理教学过程:复习巩固师:前面我们学过的三种幂的运算是什么了?生1:同底数幂的乘法:am · an=am+n(m、n都是正整数)即:同底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生2:幂的乘方:(am)n=amn(m、n都是正整数)即: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生3:积的乘方:(ab)n=anbn(n是正整数)即:积的乘方,等于积中各个因式分别乘方的积。( 通过(提问)复习引起学生回忆,巩固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同时为本节的学习打下基础.)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知
情境引入:教科书P159问题:(PPT展示班里学生小时候的照片,班里同学认一认,增加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媒体演示)一种数码照片的文件大小是28K,一个存储量为26M(1M=210K)的移动存储器能存储多少张这样的数码照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1):26M=26×210=216K216÷28=?不懂计算,需要学习同底数幂的除法了。教师:很好。(开门见山)这是一个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这让你联想起什么呢?(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然后先组内交流(6人小组),接着再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应用数学转化的思想化陌生为熟悉,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同样强调算理的叙述.)二.自定目标1.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2.会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3.理解零次幂;4.掌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的逆用。三.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课本P102-103页 四.自学交流一运用除法与乘法的逆运算关系填空: 你能得出什么规律?归纳: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同底数幂的除法公式: (a≠0,m,n都是正整数,并且m >n)例1.计算:(注意符号的处理 ) 巩固 1.计算: 例2.计算:(注意运算彻底) 2.计算: 例3.计算:(注意运算顺序 ) 自学交流二根据除法意义填空: 根据同底数幂除法法则填空: 归纳 0次幂的规定: 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0 次幂公式:(a≠0) 5.填空: 五.合作探究6.若 ,求x的取值范围。7.已知 ,求m的值。 8.已知: am=3,an=5 求:(1) am-n的值 (2)六.小结现在谈谈你今天这节课的收获(1)同底数幂相除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a0 = 1(a≠0)即am÷an=am-n(a≠0,m,n都是正整数,且m>n))(老师 强调“不变”、“相减”.)0次幂的规定: 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3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设计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3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