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课时训练
展开课时分层作业(二)
(建议用时:45分钟)
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目前正繁星满天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中丙点再次位于图中所示的晨昏线时的时间间隔为( )
A.24小时 B.23小时56分4秒
C.1个恒星日 D.365日
1.D 2.A [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丙地正值日出,甲地为上午,乙地正值中午,只有丁地处于黑夜,此刻正繁星满天。第2题,图中丙点位于地球上,地球既有自转也有公转,晨昏线上以太阳的升落为参考,故图中丙点再次位于图中所示的晨昏线时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太阳日,为24小时。]
读下图,完成3~4题。
3.图中弧线NOS是( )
A.地轴 B.晨线
C.6点 D.昏线
4.A点的地方时是( )
A.2点 B.6点
C.14点 D.16点
3.D 4.C [第3题,读图可知,弧线NOS为昼夜的分界线,且自西向东经过该线,由白天过渡到黑夜,为昏线。第4题,此时弧线NOS与经线重合,地方时为18点,图中每相邻两条经线经度相差30°,地方时相差2小时,A在弧线NOS以西,因此A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4时。]
读下面的“日照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
B.C在昼半球
C.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AB是昏线
6.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 )
A.120°E B.100°W
C.20°W D.60°E
5.A 6.D [第5题,读图可知,AB为地球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应为晨线,D、E两点位于晨线上,正值日出,下一刻将进入白昼。第6题,读图可知,两条经线之间经度差为30°,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经度为150°E,该条经线地方时为6:00;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的经度为60°E,该条经线的地方时为0:00。]
北京时间2020年1月25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抢红包活动,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该工程师抢红包时,当地时间是( )
A.1月24日12时 B.1月24日20时
C.1月25日4时 D.1月25日12时
8.春晚的零点钟声敲响时,属于2月5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 )
A.1/12 B.1/6
C.1/3 D.2/3
7.A 8.B [第7题,长城站位于西四区,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北京时间比西四区早12个小时,所以该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2020年1月24日12时。第8题,春晚的零点钟声敲响时,120°E往东到180°属于1月25日,故属于1月25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60/360=1/6。]
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 )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0.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
A B C D
9.C 10.A [第9题,读图可知,左图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岸②侵蚀,左岸①沉积,最终与小岛连接的堤岸是①;右图位于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左岸③侵蚀,右岸④沉积,最终与小岛连接的堤岸是④。第10题,根据上题判断可知,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岸②侵蚀,坡度较陡;左岸①沉积,坡度较缓。]
11.读地球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C为________(填“晨线”或“昏线”),太阳直射________(填经度)。
(2)此时,H点的时间为________,北京时间为________。
(3)由D到C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先向________偏,后向________偏。
(4)此时全球与B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的范围是________。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AC由黑夜过渡到白天,表示的是晨线;太阳直射的经线位于昼半球的正中央(即D点所在的经线),图中每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间隔为30°。第(2)题,B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因此H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4点;H的经度为30°E,因此,此时北京时间为10点。第(3)题,从D到赤道之间位于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在图中也可说向西)偏转,从赤道到C点之间位于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在图中也可说向东)偏转。第(4)题,地球上“新的一天”范围为0点所在经线以东,180°经线以西的地区。
[答案] (1)晨线 150°E (2)4:00 10:00 (3)右(西) 左(东) (4)30°W向东180°
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平直河段横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易错题)若仅考虑地转偏向力,该河流的流向是( )
A.自北向南 B.自南向北
C.自东向西 D.自西向东
13.下列关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河东岸地势平坦,适宜聚落分布
B.该河西岸泥沙易沉积,适宜建挖沙场
C.该河东岸河床坡度陡,不需要修筑防洪堤坝
D.该河西岸河床坡度缓,适合修建港口、码头
12.B 13.B [第12题,不能判断左岸右岸是答错的主要原因,左侧和右侧是人面向河流流向的方向来定的。由题干可知,该平直河道为北半球平直河道,河水对两岸的不对称外力作用差异主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因北半球河水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河流右岸流速快以侵蚀为主,河床坡度大,左岸流速慢,以堆积为主,河床坡度小,水位较浅。结合图中河床分析,河流东岸为河流右岸,所以河流自南向北流。第13题,该河东岸受流水侵蚀严重,河岸易崩塌,河岸后退,不适宜聚落分布,A错误;该河西岸泥沙易沉积,泥沙沉积量大,河水较浅,适宜建挖沙场,B正确;该河东岸河床坡度陡,受流水侵蚀严重,河岸易崩塌,河岸后退,需要修筑防洪堤坝,C错误;该河西岸河床坡度缓,水位浅,不适合船舶航行,不适合修建港口、码头,D错误。]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14~15题。
14.(易错题)此时A点的区时是( )
A.7月8日12时 B.7月7日24时
C.7月8日6时 D.7月8日16时
15.此时北京时间是( )
A.7月8日15时 B.7月8日14时
C.7月8日20时 D.7月7日14时
14.C 15.B [第14题,不能从图中判断出0点经线和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是错答的主要原因。读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根据图中经度和自转方向,可以判断A点所在经线是0度,与其相对经线是180度。两个日期分界,一个是180度经线,另一条是时刻为0点的经线。结合等分关系,一份是3个小时,所以A点区时是7月8日6时。第15题,结合前面分析,A点是7月8日6时,即0度经线是7月8日6时。北京时间是东经120度的时间,可以计算出是7月8日14时。]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0年6月23日上午9时43分许,是我国第55颗北斗卫星,即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的时刻。位于大凉山腹地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了世人瞩目的焦点。在此前20多年,也是在这里,我国先后发射了50多颗北斗卫星。
材料二 北导第55颗卫星发射当天的光照图。
(1)根据材料一,判断材料二图的自转方向为__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2)判断图中晨昏线中,为________线,为________线。
(3)北导第55颗卫星发射升空时,全球范围内的不同日期分布是( )
A.23日范围大于24日 B.23日范围小于24日
C.22日范围大于23日 D.22日范围小于23日
(4)北导第55颗卫星发射升空时的格林尼治时间是____________,美国西部太平洋时间是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根据圆心为北极点判断自转方向。第(2)题,结合逆时针自转,可判断AB弧为昏线、BC弧为晨线。第(3)题,北导第55颗卫星发射升空时180°经线地方时为13时43分,新的一天23日略微大于旧的一天22日。第(4)题,格林尼治时间为0时区的区时,美国西太平洋时间为西八区的区时。已知东八区的区时,计算零时区和西八区的区时。
[答案] (1)逆时针
(2)昏 晨 (3)D
(4)23日1时43分 22日17时43分
高中地理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课堂检测,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图中65°的地方时是,图中时刻,北京时间是,该段河流位于,P点所属时区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中图版 (2019)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中图版 (2019)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测试题,共7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综合训练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