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 5 应对自然灾害测试题(含答案)word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28379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 5 应对自然灾害测试题(含答案)word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28379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5 应对自然灾害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5 应对自然灾害复习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反映全球变暖问题的是,世界环境日为每年几月几日?,以下仅占地球表面的29%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红色,表示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
A.较重
B.严重
C.特别严重
2.以下反映全球变暖问题的是( )。
A.岛屿正遭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B.海洋上大面积的石油泄漏
C.亚马逊热带雨林遭到破坏
D.在蔬菜棚里,温暖的环境让草莓提前成熟了
3.世界最大的平原是( )平原,那里地势低平。
A.东欧
B.亚马孙
C.图兰
D.东北
4.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年纪很小,那是大人们的事
B.我们可以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在自己家里做好垃圾分类
C.我发明了一个节水装置,可以给家里节省不少水
D.我每天乘公交车上下学。
5.世界环境日为每年几月几日?( )。
A.5月6日
B.3月21日
C.12月1日
D.6月5日
6.以下仅占地球表面的29%的是( )。
A.陆地
B.海洋
C.高山
D.盆地
二.填空题(共6题,共24分)
1.自古以来,人来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环境( )。
2.( )、( )、( )等非可再生能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
3.人与自然是( )。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类不断探索创新,运用聪明才智,将自然界赋予我们的( )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大力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
4.( )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 )的规律。
5.在地球上,我们可以欣赏到神秘的( )、壮美的( ),寂寥的沙漠戈壁等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这些景观是不同自然环境的显著标记。
6.如果人类不能尊重自然,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 )。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保护地球是成年人的义务,小学生则不需要保护环境。( )
2.目前,人类已经可以离开地球,到外星球居住。( )
3.全球气候变暖是件好事,冬天我们就不用开空调、穿棉袄了。( )
4.科学有效的方法更有利于防御自然灾害。( )
5.1519-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结束了地平、地方与地圆的争论,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
6.近百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 )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
1.连线题
五.简答题(共6题,共52分)
1.结合实际说说你家乡的生活环境?
2.地震来临时,有哪些躲避的生存空间?
3.简述一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案例。
4.地球上出现了哪些环境问题?
5.据科学家们观测,全球气候在逐渐变暖,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请你说一说,小学生可以通过哪些具体行动来保护地球?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B
4.A
5.D
6.A
二.填空题
1.和谐相处
2.煤;石油;天然气
3.生命共同体;清洁能源;循环经济
4.人与自然;抗拒
5.原始森林;山脉峰峦
6.惩罚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
五.简答题
1.我的家乡在遂宁。它是一座环境优美的城市。
可是,从前我的家乡可没这么美丽,整座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绿化减少,空气质量差,人们的环保意识很差。后来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经过全市人民几年努力,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说观音湖吧!以前,它叫涪江,江面漂着很多垃圾,坐船玩的人吃过的可乐瓶、水果皮随手扔进观音湖里,湖里的小鱼都被臭死了,人们看着这些垃圾,只能掩着鼻子快速走过。
现在,湖里再也没有可乐瓶、水果皮、等垃圾,小鱼自由自在的游着,观音湖美丽极了!
2.在家里,可以躲在坚固的家具下面、卫生间的小开间处等;在学校里,可以躲在课桌下、墙角处等;在室外,可以在空旷地、在路中央,不要躲在高楼、烟囱下。
3.示例: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中国浙江乌镇随处可见依河而建、枕水而居的小桥流水人家。
4.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等。
5.人类生产活动所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
6.(1)节约用水、用电。
(2)不使用或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3)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植树造林,保护环境。
(5)垃圾分类,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5 应对自然灾害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是新能源的一项是,下列属于“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5 应对自然灾害复习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以下反映全球变暖问题的是,下面那个星球的表面温度最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5 应对自然灾害同步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环境污染的是,以下不能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地球是的星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