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四年级下册15 生物与非生物表格教案及反思
展开课题
生物与非生物
单元
5
学科
科学
年级
4
学习
目标
1.理解并能描述出植物、动物的主要特点。
2.能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发现生物的共同特点。
3. 初步认识生物和非生物的密切关系。
4. 丰富对自然事物的认知,发展对未知自然事物的探究兴趣。
重点
能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发现生物的共同特点。
难点
区分生物和非生物,分析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自然界中的各种物体千奇百怪,多姿多彩,但最终都可以将它们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它们根本区别就是是否有生命。
温馨的教室里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交流
聚焦问题,创设情境
讲授新课
一、生物的特点
1、我们种过番茄、黄瓜,养过昆虫,你知道植物和动物有什么特点吗?
明确:
植物的特点:◆能够长大◆会繁殖◆不能运动
动物的特点:◆能够长大◆会繁殖 ◆能运动
◆需要食物
2、如果一个椭圆总结植物的特点,另一个椭圆总结动物的特点,那么两者交叠的部分代表什么?
明确:
两者交叠的部分代表动植物的共同特点。
3、有生命的物体又称为生物。生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明确:
会繁殖、会成长、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几乎都需要阳光、空气、水、 适宜的温度……
二、辨别生物与非生物
1、阅读教材中的石笋和青苔材料,回答“它们是生物吗?”提示:根据生物特点仔细判断。
明确:
石笋不是生物。石笋会“长高”,但不是靠自身吸收营养长高;会长出小石笋,但不是大石笋生出来的,也不是种子长成的;对环境变化作出的“反应”,是石笋反射不同颜色的光形成的,并不是它自身发生了变化。
青苔是生物。青苔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营养,会生长、繁殖,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具备生物的特征。
2、怎样才能知道它们是不是生物?(展示图片)
【温馨提示】
①查阅资料
②列举三种事物特点
③判断这些特点是否符合生物共同特点
④小组交流
⑤完成报告
明确:
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的植物,形状有枝状、叶状、壳状,需要阳光、空气、水、营养才能生长,会繁殖,具备生物的特征。
松萝生于深山的老树枝干或高山岩石上,呈悬垂条丝状,适合阴暗潮湿的环境,需要阳光、空气、水、营养才能生长,会繁殖,具备生物的特征。
水绵分布于池塘、沟渠、河流等地方,需要阳光、空气、水、营养才能生长,会繁殖,具备生物的特征。
3、调查报告单
三、生物与非生物关系
自然界中,生物和非生物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必然联系?
①识别图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用红笔生物名称,用蓝笔写出非生物名称。
②用黑笔将有关系的生物和非生物连线。
明确:
四、小结
生物能生长,能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水和营养。动物、植物和人都是生物。
非生物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营养。阳光与空气都是非生物。
五、课堂练习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恐龙化石 B.美人鱼
C.病毒 D.雪花
2. 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是( )
A.有没有生命 B.细胞生长
C.能呼吸 D.能繁殖后代
3.看下面自然风光图,写出图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的名称
明确:
生物:羊、飞鸟、树、草
非生物:阳光、空气、土壤
六、拓展提高:非生物都是自然的吗?
毛绒玩具是人造的,石子是天然的。
七、作业布置:寻找校园中的生物与非生物
校园的小花园很漂亮,里面有生物和非生物。找出其中的生物与非生物,比一比,看谁找到的多。
交流
回答
交流
阅读,判断
讨论交流
看图交流
归纳
独立完成
讨论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利用维恩图对植物和动物的特点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抽取出生物的共同特点并 形成生物的基本概念。
认识几种不熟知的自然事物,了解它们的形态和特点,利用生物的共同特点判断它们是否是生物,同时,丰富对自然事物的认知,激发对未知自然事物的探究兴趣。
观察大自然的某个画面,识别画面中的生物和非生物,思考它们之间是否有关系,尝试用连线的方式进行表达,进而发现生物和周围的非生物之间的关系密切而复杂,建立 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科学观念,为下一课进一步探究动物与其庇护所之间的关系做铺垫。
完成达标测评
拓宽知识面
巩固课堂知识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利用维恩图对植物和动物的特点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抽取出生物的共同特点并形成生物的基本概念。认识几种不熟知的自然事物,了解它们的形态和特点,利用生物的共同特点判断它们是否是生物,同时,丰富对自然事物的认知,激发对未知自然事物的探究兴趣。观察大自然的某个画面,识别画面中的生物和非生物,思考它们之间是否有关系,尝试用连线的方式进行表达,进而发现生物和周围的非生物之间的关系密切而复杂,建立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科学观念,为下一课进一步探究动物与其庇护所之间的 关系做铺垫。
总结课堂
板书
板书设计
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四年级下册15 生态建筑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四年级下册<a href="/kx/tb_c400968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5 生态建筑教案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二年级上册15 组装小书架表格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二年级上册15 组装小书架表格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评价与创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岛版 (五四制2017)五年级上册15 材料的漂浮能力获奖表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青岛版 (五四制2017)五年级上册15 材料的漂浮能力获奖表格教学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