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9.5 复习统计》表格式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9.5 复习统计》表格式教案,共3页。
9.5 复习统计学习内容教科书第102页13题,练习二十六第13、14题。育人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感受它们在统计活动的作用,能够识读统计表与统计图中的信息。2.通过复习,在统计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感受平均数在统计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统计意识。学习重难点进一步认识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感受平均数在统计中的意义。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五育融合育人点提示直示课题回顾所学1.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复习关于统计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2.这学期,你在统计这块又有哪些新的收获?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梳理小结:这学期,我们新认识了复式统计表,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学习了平均数。(板书:复式统计表,复式条形统计图,平均数)自由发言。 运用所学解决问题 1.总复习第13题。下面让我们去看看一个超市两种饮料的销售情况。(1)回顾统计表的特点。 课件出示13题统计表,观察统计表,交流获得的信息。仔细观察,从统计表中你发现哪些信息?预设1:我发现2月份两种饮料的销售量一样,都是120箱。预设2:我发现1月份甲种饮料销量要好一些。预设3:我发现3、4月份甲种饮料销量都比乙种饮料要好。预设4:我发现整体情况1-4月份,甲种饮料销量都要好一些。小结:刚才大家从这个复式统计表中得到了很多信息,这种统计表有什么好处?(它能让我们很好地对比两种饮料的销量情况)(2)复习平均数如果想要知道这个超市两种饮料1-4月的整体销量情况,该怎么办呢?预设:(1)学生会说到把总数算出来;(2)求出两种饮料平均每月的销售量;针对2种情况,提问:你们觉得哪种方式更好一些?根据学生回答,请学生算一算两种饮料平均每月的销售量。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两种饮料的月平均销售量。从这两个数据你得到什么信息?对于求出的平均数有什么作用?全班交流讨论后,强调:平均数能较好的看出两种饮料的销售情况。(3)复习统计图 如果还想更直观的看出两种饮料的销售情况,你还什么办法?(画统计图) 学生翻书完成条形统计图,全班评价,重点追问学生138箱的直条画在什么位置。 结合统计图,提问:从统计图你获得哪些信息? 多名学生回答后,小结:复式统计图可以看出两种饮料销售量最多的与最少的月份,还可以直观对两种饮料的销售进行比较。 回顾统计表的特点。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全班讨论交流。 学生翻书完成条形统计图。 健康育人:对学生进行学生少喝饮料,对身体无利,多喝水教育。 学科认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总结的能力,通过复习,在统计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感受平均数在统计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统计意识。综合练习 1.练习二十六第13题。(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3)抽一生作业展示评价,师生提出疑问,追问空白处如何填写。 2008年的花卉苗圃收入是怎么算的?2010的花卉苗圃收入怎样得到呢?最后的合计你怎么得到的呢?(4)结合作业,提问:从统计表和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对素心村这几年的发展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从素心村外出务工收入在减少,而花卉苗圃收入在增加上观察。(5)你从统计图中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练习二十六第1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评价。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完成。 学生自由回答。劳动育人:花卉苗圃收入、素心村外出务工等,体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对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复习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学生谈收获与不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教案9.5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 总复习,共8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条形统计图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做一做,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运用,学生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条形统计图表格教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