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
“测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实践性比较强,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任务。让学生感受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与1吨的质量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二)单元教学目标
1.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2. 知道长度、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三)单元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长度、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教学难点:[来源:学*科*网]
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四)课时安排
6课时
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米,了解了有关测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今后学习测量,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从例题到练习的学习都联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供了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增强了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方法】
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米与厘米。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部分的内容。(多媒体课件2)
请你填出括号里面的数。
1米=( )厘米 100厘米=( )米
2米=( )厘米 1米20厘米=( )厘米
二、情境导入
1.出示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3)
师:请同学们估一估数学课本的长、宽、厚是多少厘米?
学生同桌间估一估后,让学生再测一测它的实际长度。教师巡视指导。
指2~3名学生回答测量结果,同时教师课件出示测量结果。
教师总结:同学们经过测量得到长26 厘米;宽18 厘米多,不到19 厘米;厚不到1 厘米。那么它的宽18厘米多,多多少?厚不到1 厘米,那是多少呢?18 厘米多,不到19厘米,不是一个准确的长度,是否能用米、厘米那样的长度单位表示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2. 揭示:计量更小的长度时,需要用到“毫米”作单位。
3. 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师:我们刚刚测量了数学书封面的长、宽、厚,在测量时我们发现得到宽和厚的数据不是整厘米数,而相差的这些数据不能用我们学过的厘米、米来表示,怎么办呢?就需要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这样毫米就产生了,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用毫米作单位。毫米用字母mm表示。(多媒体课件4)
(1)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新的长度单位。
师: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思考、交流)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再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向全班汇报、交流。
揭示: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多媒体课件5)。
(2)厘米和毫米的关系。
师:观察直尺,看一看厘米和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分组讨论)
生:1厘米=10毫米。
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教师准备1角硬币、身份证请学生量一量厚度,加深对“1毫米”的体验。)(多媒体课件6)
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作单位。(学生举例,教师提供一些资料)
学生重新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并反馈。
(3)教师总结。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用毫米作单位。
四、巩固拓展
1.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多媒体课件7)
曲别针长15( );
铅笔盒长22( );
教室长为5( )。
2.按要求画线段。(出示幻灯片8)
(1)画一条长5厘米8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3厘米5毫米的线段。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表想法)(多媒体课件9)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用毫米作单位。
知道了厘米与毫米的关系:1厘米=10毫米。
六、作业设计
完成主题课堂作业对应内容。(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10)
【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要求量得比较精确物体时用毫米作单位。
1厘米=10毫米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加深学生对测量以及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在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时,给学生留下了清晰、深刻的印象,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不足之处:本节课还是没能做到开放式教学,教师的经验有些不足,希望还要努力地改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理解,设计理念,学情简介,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策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千米的认识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自学新知识,合作探究,巩固练习,深化理解,课堂小结,明确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