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学ppt课件
展开人从外界获得的信息有80%来自于眼。 1、视觉器官:眼
巩膜:白色不透明,支 持保护作用
虹膜:游离部分,有色素;中央有瞳孔,调节入眼光线
睫状体:控制晶状体的曲度
脉络膜:含黑色素,血管;营养作用
晶状体:折射光线,曲度可调节
玻璃体:胶冻状,能透光
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成像(倒像)→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原因:
睫状体舒缩,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使远近不同的物象都能清晰地成像在视网膜上,所以我们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原因: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真性近视),或晶状体的曲度因过度调节而过大(假性近视),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就会在视网膜前方成像
矫正: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可配戴能散光的凹透镜矫正
原因: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成像在视网膜后方
矫正:可配戴具有聚光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
所谓“老花”是指上了年纪的人,逐渐产生近距离阅读或工作困难的情况。这是人体机能老化的一种现象。绝大多数的人在40~45岁左右眼睛会悄悄出现“老花”,首先感到看细小字迹模糊不清,必须要将书本、报纸拿远才能看清上面的字迹。老花医学上又称老花眼,多见于40岁以上,晶状体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收缩能力降低而致调节减退,近点远移,故发生近距离视物困难,这种现象称为老视。
嗅觉(1)、用鼻吸气就可能感受到气味的存在,这就是嗅觉(2)、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的顶壁,叫嗅黏膜,它能接触到经过鼻腔顶壁的回旋式气流,短促而频繁的吸气才容易在这里引起气流的回旋。 嗅觉辨别能力因人而异,而且还具有适应性
感受器的适应: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动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的现象
(1)、当能够溶解在唾液中的某些物质接触舌面时,会感觉到某些味道,这就是味觉(2)、味觉的感受器叫味蕾,主要分布于舌的背面,特别是舌尖和侧缘(3)、味蕾分辨的味觉主要有四种: 酸、甜、苦、咸。味觉的敏感性在舌面各部分是有差别的,舌尖对甜、咸最敏感,对苦、酸也敏感;舌的外侧对酸最敏感;舌根对苦最敏感
触觉 (1)、身体的手指、口唇、舌尖、鼻尖等处与外界物体接触时,都会不同程度地感觉到物体的存在,甚至可能对物体的形状、硬度、光滑程度等作出一定的判断,这就是触觉 (2)、人体的唇、鼻尖、舌尖等处的触觉非常敏感,肢体的腹侧面比相对应的背侧面刺激要敏感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学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学习目标,新知学习,外耳道,位听神经,半规管,听小骨,咽鼓管,观察耳的结构,收集声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完美版课件ppt,文件包含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完整版pptx、近视眼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学演示课件ppt,文件包含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ppt、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学案doc、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doc、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练习doc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