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8* 池子与河流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8* 池子与河流教案,共6页。
8* 池子与河流教学目标1.认识“滔、涯”等8个生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重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策略认写字词本课要求会认的字,可以在初读课文后进行集中识记,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识记的,有什么好办法。本课大部分要求会认的字是形声字,可以提示学生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展开学习。阅读理解本课以人物对话为主,朗读中应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采取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在读中把握池子与河流不同的性格特征,理解诗意。积累运用本课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判断:“池子与河流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理由是什么?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池子或河流这样的人吗?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引导学生将阅读中的感悟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不同形态的池子与河流的图片。2.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学生准备: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清澈的池子、流淌的河流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视频画面,互相交流:你们喜欢池子还是河流,为什么?2.教师小结:从交流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喜欢河流,也有部分同学喜欢池子。当然,池子和河流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寓言诗,看看诗中的池子和河流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板书课题)操作指导 教学时让学生直接观看池子与河流的动态画面,注意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板块二 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活动1 初读课文,了解诗歌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一说这首诗歌有几个小节。2.思考:这首诗歌与以往学的有什么不同?3.教师点拨:本文是俄国作家克雷洛夫写的一首寓言诗。寓言诗以池子与河流的对话展开叙事,诗歌共10个小节。活动2 学习生字,巧记认读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课件出示 滔 涯 妇 碌 遵 循 尊 验提示:注意区分“尊”和“遵”。2.学生交流自己不懂的词语。预设:蜿蜒、任凭、淤塞、衰退、行吟诗人。教师根据学生质疑和预设出示词语,引导学生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蜿蜒:(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结合插图)任凭:无论;不管。淤塞:(水道)被沉积的泥沙堵塞。推究:推求探究(原因、道理等)。行吟诗人:指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一种诗人,擅长写抒情诗和叙事诗。活动3 把握内容,了解角色1.梳理课文内容。提问引导: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预设: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8小节):池子与河流的对话。第二部分(第9、10小节):池子与河流各自最终的命运。2.弄清角色。启发思考:课文第1~8小节是池子与河流的对话,这几个小节大多没有说话人的提示语,请仔细看,分清楚,哪些是池子说的话,哪些是河流说的话。第1~6小节:池子说的话。第7、8小节:河流说的话。点拨:诗歌第1~6小节写池子说的话,第1~5小节只有“这是怎么回事”后面有后引号,其余的话只有前引号没有后引号,直到第6小节才出现后引号。这是因为一个人连续说了几段话,且小节与小节之间没有提示语,可以在小节前标引号,小节后不标引号。讲完所有话,最后一个小节末尾再标后引号。第7、8小节同理。3.认识角色。(1)出示池子的话。课件出示 “这是怎么回事?”池子对她的邻居河流说道,“我什么时候看见你,…………任凭人世间忙忙碌碌,我只在睡梦中推究哲理。”提问:池子满意她自己的生活吗?她说话时应该是怎样的语气?(满意;沾沾自喜)池子喜欢河流的生活吗?(池子觉得自己的生活安逸、清闲、平静,而河流的生活太辛苦了。她不喜欢也不屑于河流的生活。)(2)出示河流的话。课件出示 “啊,你在推究哲理?”河流说道,“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河流的看法和池子一样吗?(不一样。河流抛弃了自身的安逸,而且年年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给人们带来利益,所以河流受到人们的尊敬。)河流说话时是怎样的语气?(坚定、有气势)(3)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第1~8小节,读出两个角色不同的语气。(4)同桌展示读,全班交流点评。操作指导 三年级的学生可能有些弄不清课文中“池子”与“河流”的角色,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反复阅读,引导学生认识引号的特殊用法。教师一定要耐心引导,帮助学生弄清角色和它们所说的话及各自的观点。板块三 感悟寓意,拓展延伸活动1 细读诗歌,感悟品味1.比较人物,梳理观点。提问:池子与河流各自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各自胸怀怎样的志向?最后是怎样的结局?2.学生默读课文,摘录关键词,也可以自己归纳、提炼,把表格补充完整。课件出示 人物生活方式志向结局池子 河流 3.仔细辨析,讲清理由。提问:池子与河流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你选择做池子还是河流?为什么?预设1:我更欣赏河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只有积极进取,才能拥有一个灿烂辉煌的人生。预设2:在紧张焦虑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适当学习一下池子的生活态度,将自己的心情放松下来。活动2 讨论交流,明白寓意1.学生讨论交流,感知寓意。2.教师小结:课件出示 诗歌讽刺了池子的懒惰与满足,赞美了河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诗歌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人不可以虚度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为自己短暂的生命增光添彩。活动3 展开想象,续编故事1.导思:池子的安逸带来了干涸,河流的进取受到了世人的尊敬,如果时光能倒流,池子重返干涸前,她会做什么呢?2.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续编这个故事。3.学生续编故事,课后写在作文本上。操作指导 指导学生在理解内容,体会人物内心追求的基础上,感悟寓意,获得正确的认知。在学文后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故事,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一切。要引导学生将阅读中的感悟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本课时,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通过诵读、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人物的特点,发现人物本质追求上的不同。分角色朗读则进一步走进人物内心,更好地展现对人物的理解。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感悟人物品质,明白寓意,也在交流中养成主动交流的习惯,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由于本篇课文是略读课文,因此,在教学字词方面侧重于利用学生活动卡,让学生在预习时主动认识、记忆生字,课堂以小老师领读,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对生字的学习为主,提高学习效率。学生课堂活动卡 课 题池子与河流 用 时3~5分钟活动内容画出能体现“河流”为什么受到人们喜欢、尊敬的句子。我找到的句子我想象到的画面我的感受 ★活动建议1.自由朗读诗歌,画出能体现“河流”为什么受到人们喜欢、尊敬的句子,选择最喜欢的一句填写表格。2.仔细读一读自己画出的句子,展开想象,那会是怎样的画面?试着画一画。3.读一读句子,看一看画的图,你有什么感受?简单记录在表格中。4.大胆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也要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自己的表格。学生课前预学案 课 题池子与河流时间建议10~15分钟预学内容熟读课文1.全诗共有( )个小节。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预习字词1.将本课的生字与读音连线,再正确地读一读。yàn xún zūn lù fù yá tāo 滔 涯 妇 碌 遵 循 验2.选择能组成词语的生字,打“√”。天(崖 涯) (尊 遵)循 波浪(滔 涛)天3.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滚滚滔滔 生涯 固然 蜿蜒 安闲 推究 遵循 安逸 衰退(1)考试成绩( )重要,但是诚实更重要。(2)奶奶教育我,做人要勤劳,不能贪图( )。内容感知课文描写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对话。__________整天忙忙碌碌,__________却过着清闲的生活。最后,__________枯干了,__________至今长流不断。资料搜集 搜集其他关于勤劳的寓言故事。阅读质疑1.例:池子为什么会枯干?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三年级下册8* 池子与河流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导入,初读课文,自主学习,寻找观点,讨论观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8* 池子与河流教学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第二单元8* 池子与河流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字词学习,基础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