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生物必修2PPT课件+练习(课时+单元)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人教版 生物 必修2 第1章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PPT课件+练习 课件 2 次下载
- 人教版 生物 必修2 第1章章末检测 试卷 试卷 1 次下载
- 减数分裂PPT课件免费下载 课件 1 次下载
- 基因在染色体上PPT课件免费下载 课件 0 次下载
- 伴性遗传PPT课件免费下载 课件 1 次下载
人教版 生物 必修2 本章整合2 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生物 必修2 本章整合2 PPT课件,共33页。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本 章 整 合 网络构建·统揽全局章末解疑答惑复习与提高☞P40一、选择题1.A 每个四分体都具有2条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2.B 男性患病概率高于女性的隐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很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3.D 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均为患者,儿子是否患病取决于母亲,A错误;女性患者的致病基因传递给儿子和女儿的概率相等,B错误;表现正常的夫妇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C错误;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且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患者,D正确。4.C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的原因是雄性个体产生的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比例相等。5.B F2白眼果蝇均为雄性,A错误;F1雌雄果蝇均为灰身红眼,B正确,D错误;F2中雄蝇的红眼基因都来自F1的母方,C错误。二、非选择题1.提示:(1)表型正常的夫妇,后代均正常;夫妇一方是患者,子女中有患者。(2)不携带。Ⅱ代的5号和7号表型均正常,不携带致病基因。(3)选择生男孩。2.提示:是父方在减数分裂Ⅱ中,复制的Y染色体没有分开,产生了含有YY的精子。染色体数目检查。3.提示:性别和其他性状类似,也是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影响的,性反转现象可能是某种环境因素使性腺出现反转现象,但遗传物质组成不变,即这只公鸡性染色体组成仍为ZW,其与一只母鸡(ZW)交配,子代雌雄之比是2︰1。4.提示:否。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分配规律,该规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直击高考·真题体验1.(2021·全国卷甲,5)果蝇的翅型、眼色和体色3个性状由3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且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让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M)与另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N)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分别统计子代果蝇不同性状的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已知果蝇N表现为显性性状灰体红眼。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果蝇M为红眼杂合体雌蝇B.果蝇M体色表现为黑檀体C.果蝇N为灰体红眼杂合体D.亲本果蝇均为长翅杂合体A [解析] 设翅型、眼色和体色相关基因为A/a、B/b、W/w,根据N为显性性状灰体红眼:A_XW_和M杂交,子代三对性状表型分别为:长翅︰残翅=3︰1,白眼︰红眼=1︰1,黑檀体︰灰体=1︰1,推知M的基因型为Aabb XwY或AabbXwXw,表现为长翅黑檀体白眼雄蝇或长翅黑檀体白眼雌蝇,N基因型为AaBbXWXw或AaBbXWY,表现为长翅灰体红眼雌蝇,三对基因均为杂合,所以A错误,B、C、D正确。故选A。2.(2021·湖南卷,10)有些人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外貌与正常女性一样,但无生育能力,原因是其X染色体上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a,而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某女性化患者的家系图谱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Ⅱ-1的基因型为XaYB.Ⅱ-2与正常男性婚后所生后代的患病概率为1/4C.I-1的致病基因来自其父亲或母亲D.人群中基因a的频率将会越来越低C [解析] 据分析可知,Ⅱ-1的基因型是XaY,A正确;Ⅱ-2的基因型是XAXa,与正常男性XAY婚配后,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XAXA︰XAXa︰XAY︰XaY=1︰1︰1︰1,则所生后代的患病概率是1/4,B正确;Ⅰ-1是女性携带者,基因型为XAXa,若致病基因来自父亲,则父亲基因型为XaY,由题干可知XaY为不育的女性化患者,因此,其致病基因只可能来自母亲,C错误;XaY(女性化患者)无生育能力,会使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越来越低,A的基因频率逐渐增加,D正确。故选C。3.(2020·全国卷Ⅰ,5)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据此无法判断的是 ( )A.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B.亲代雌蝇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C.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D.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C [解析] 根据截翅为“无中生有”可知,截翅为隐性性状,长翅为显性性状,A不符合题意;根据杂交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可知,亲本雌蝇一定为杂合子,B不符合题意;无论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后代中均会出现长翅︰截翅=3︰1的分离比,C符合题意;根据后代中长翅︰截翅=3︰1可知,控制翅形的基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故可推测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C。4.在第一极体中,染色体形状、大小、DNA分子数目,与同种生物的下列哪种细胞基本相同 ( )A.初级卵母细胞 B.含X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C.含Y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 D.卵细胞[解析] 初级卵母细胞中DNA数目是第一极体的2倍;第一极体与含X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中DNA数目、染色体大小、染色体形状等基本相同,且两种细胞染色体行为变化相同;含有Y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Y染色体,第一极体不含有Y染色体,但DNA数目、染色体数目等基本相同,染色体形状个别不同;卵细胞与第一极体染色体形状、大小等基本相同,但卵细胞DNA数目是第一极体的一半。B 5.(2021·全国卷乙,32)果蝇的灰体对黄体是显性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用A/a表示)控制;长翅对残翅是显性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用B/b表示)控制。回答下列问题:(1)请用灰体纯合子雌果蝇和黄体雄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以获得黄体雌果蝇。(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过程。)(2)若用黄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XAYBB)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F2,则F2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黄体长翅︰黄体残翅=_____________,F2中灰体长翅雌蝇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3︰1︰3︰1 3/16 [答案] (1)[解析] (1)亲本灰体纯合子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黄体雄果蝇基因型为XaY,二者杂交,子一代基因型和表型为XAXa(灰体雌果蝇)、XAY(灰体雄果蝇),想要获得黄体雌果蝇XaXa,则需要再让子一代与亲代中的黄体雄果蝇杂交,相应遗传图解如图:子二代中黄体雌果蝇即为目标果蝇,选择即可。(2)已知长翅对残翅是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用黄体残翅雌果蝇(XaXabb)与灰体长翅雄果蝇(XAYBB) 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 的基因型为XAXaBb、XaYBb,F1相互交配得F2,分析每对基因的遗传,可知F2中长翅:残翅=(1BB+2Bb)︰(1bb)=3︰1,灰体:黄体=(1XAXa+1XAY)︰(1XaXa+1XaY)=1︰1,故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黄体长翅:黄体残翅=(1/2×3/4)︰(1/2×1/4)︰(1/2×3/4)︰(1/2×1/4)=3︰1︰3︰1,F2中灰体长翅雌蝇(XAXaB-)出现的概率为1/4×3/4=3/16。6.(2019·全国卷Ⅰ,32)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2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___________。3/16 紫眼基因 (2)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蝇中焦刚毛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1表型是___________,F2表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____________,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2表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0 1/2 红眼灰体 红眼灰体︰红眼黑檀体︰白眼灰体︰白眼黑檀体=9︰3︰3︰1 红眼/白眼 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 [解析] (1)依题意可知,同学甲所用果蝇的基因型为dpdpruru(翅外展粗糙眼)和DpDpRuRu(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两者杂交产生F1,F1的基因型为DpdpRuru,F1相互交配得到F2,F2中翅外展正常眼(dpdpRuRu或dpdpRuru)个体出现的概率为1/4×3/4=3/16。图中所列基因中,紫眼基因与翅外展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不能进行自由组合。(2)依题意可知,同学乙所用果蝇的基因型为XsnwY(焦刚毛白眼雄果蝇)和XSnWXSnW(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果蝇),两者杂交(正交),子代雄蝇的基因型全是XSnWY,无焦刚毛个体。若进行反交(XsnwXsnw和XSnWY),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是1/2。(3)依题意可知,同学丙所用果蝇的基因型为eeXwY(白眼黑檀体雄果蝇)和EEXWXW(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两者杂交产生F1,F1的基因型为EeXWXw和EeXWY,两对基因能够自由组合,故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1的表型是红眼灰体雌果蝇、红眼灰体雄果蝇。F2的表型及其分离比是(3灰体︰1黑檀体)(3红眼︰1白眼),即红眼灰体︰红眼黑檀体︰白眼灰体︰白眼黑檀体=9︰3︰3︰1。验证伴性遗传时相应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故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红眼(XWXW)和白眼(XwY),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2的表型及其分离比是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2︰1︰1。7.(2018·课标Ⅱ·32)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豁眼雌禽产蛋能力强。已知这种家禽的性别决定方式与鸡相同,豁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回答下列问题:(1)用纯合体正常眼雄禽与豁眼雌禽杂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理论上,F1个体的基因型和表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F2雌禽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为______。ZAZA,ZaW ZAW、ZAZa,雌雄均为正常眼 1/2 (2)为了给饲养场提供产蛋能力强的该种家禽,请确定一个合适的杂交组合,使其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雄禽均为正常眼。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要求标明亲本和子代的表型、基因型。杂交组合:豁眼雄禽(ZaZa)×正常眼雌禽(ZAW)预期结果:子代雌禽为豁眼(ZaW),雄禽为正常眼(ZAZa)(3)假设M/m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m基因纯合时可使部分应表现为豁眼的个体表现为正常眼,而MM和Mm对个体眼的表型无影响。以此推测,在考虑M/m基因的情况下,若两只表型均为正常眼的亲本交配,其子代中出现豁眼雄禽,则亲本雌禽的基因型为________,子代中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ZaWmm ZaZaMm,ZaZamm [解析] (1)纯合体正常眼雄禽的基因型是ZAZA,豁眼雌禽的基因型是ZaW,两者杂交,F1个体的基因型是ZAZa和ZAW,表型都为正常眼。F2雌禽的基因型及比例为ZAW︰ZaW=1︰1,其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是1/2。(2)选亲本为豁眼雄禽(ZaZa)和正常眼雌禽(ZAW)杂交,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是:(3)由题中信息可知,m基因纯合时可使部分应表现为豁眼的个体表现为正常眼。两只表型均为正常眼的亲本交配,其子代中出现了豁眼雄禽,则子代中豁眼雄禽的基因型可能是ZaZaM_、ZaZamm。由题中信息可以判断,正常眼雄性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ZaZamm、ZAZamm、ZAZaMM和ZAZaMm,正常眼雌性亲本的基因型是ZaWmm,则子代中豁眼雄禽的基因型可能是ZaZaMm、ZaZamm。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本 章 整 合 网络构建·统揽全局章末解疑答惑复习与提高☞P40一、选择题1.A 每个四分体都具有2条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2.B 男性患病概率高于女性的隐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很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3.D 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均为患者,儿子是否患病取决于母亲,A错误;女性患者的致病基因传递给儿子和女儿的概率相等,B错误;表现正常的夫妇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C错误;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且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患者,D正确。4.C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的原因是雄性个体产生的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比例相等。5.B F2白眼果蝇均为雄性,A错误;F1雌雄果蝇均为灰身红眼,B正确,D错误;F2中雄蝇的红眼基因都来自F1的母方,C错误。二、非选择题1.提示:(1)表型正常的夫妇,后代均正常;夫妇一方是患者,子女中有患者。(2)不携带。Ⅱ代的5号和7号表型均正常,不携带致病基因。(3)选择生男孩。2.提示:是父方在减数分裂Ⅱ中,复制的Y染色体没有分开,产生了含有YY的精子。染色体数目检查。3.提示:性别和其他性状类似,也是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影响的,性反转现象可能是某种环境因素使性腺出现反转现象,但遗传物质组成不变,即这只公鸡性染色体组成仍为ZW,其与一只母鸡(ZW)交配,子代雌雄之比是2︰1。4.提示:否。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分配规律,该规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直击高考·真题体验1.(2021·全国卷甲,5)果蝇的翅型、眼色和体色3个性状由3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且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让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M)与另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N)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分别统计子代果蝇不同性状的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已知果蝇N表现为显性性状灰体红眼。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果蝇M为红眼杂合体雌蝇B.果蝇M体色表现为黑檀体C.果蝇N为灰体红眼杂合体D.亲本果蝇均为长翅杂合体A [解析] 设翅型、眼色和体色相关基因为A/a、B/b、W/w,根据N为显性性状灰体红眼:A_XW_和M杂交,子代三对性状表型分别为:长翅︰残翅=3︰1,白眼︰红眼=1︰1,黑檀体︰灰体=1︰1,推知M的基因型为Aabb XwY或AabbXwXw,表现为长翅黑檀体白眼雄蝇或长翅黑檀体白眼雌蝇,N基因型为AaBbXWXw或AaBbXWY,表现为长翅灰体红眼雌蝇,三对基因均为杂合,所以A错误,B、C、D正确。故选A。2.(2021·湖南卷,10)有些人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外貌与正常女性一样,但无生育能力,原因是其X染色体上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a,而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某女性化患者的家系图谱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Ⅱ-1的基因型为XaYB.Ⅱ-2与正常男性婚后所生后代的患病概率为1/4C.I-1的致病基因来自其父亲或母亲D.人群中基因a的频率将会越来越低C [解析] 据分析可知,Ⅱ-1的基因型是XaY,A正确;Ⅱ-2的基因型是XAXa,与正常男性XAY婚配后,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XAXA︰XAXa︰XAY︰XaY=1︰1︰1︰1,则所生后代的患病概率是1/4,B正确;Ⅰ-1是女性携带者,基因型为XAXa,若致病基因来自父亲,则父亲基因型为XaY,由题干可知XaY为不育的女性化患者,因此,其致病基因只可能来自母亲,C错误;XaY(女性化患者)无生育能力,会使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越来越低,A的基因频率逐渐增加,D正确。故选C。3.(2020·全国卷Ⅰ,5)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据此无法判断的是 ( )A.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B.亲代雌蝇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C.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D.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C [解析] 根据截翅为“无中生有”可知,截翅为隐性性状,长翅为显性性状,A不符合题意;根据杂交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可知,亲本雌蝇一定为杂合子,B不符合题意;无论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后代中均会出现长翅︰截翅=3︰1的分离比,C符合题意;根据后代中长翅︰截翅=3︰1可知,控制翅形的基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故可推测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C。4.在第一极体中,染色体形状、大小、DNA分子数目,与同种生物的下列哪种细胞基本相同 ( )A.初级卵母细胞 B.含X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C.含Y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 D.卵细胞[解析] 初级卵母细胞中DNA数目是第一极体的2倍;第一极体与含X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中DNA数目、染色体大小、染色体形状等基本相同,且两种细胞染色体行为变化相同;含有Y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Y染色体,第一极体不含有Y染色体,但DNA数目、染色体数目等基本相同,染色体形状个别不同;卵细胞与第一极体染色体形状、大小等基本相同,但卵细胞DNA数目是第一极体的一半。B 5.(2021·全国卷乙,32)果蝇的灰体对黄体是显性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用A/a表示)控制;长翅对残翅是显性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用B/b表示)控制。回答下列问题:(1)请用灰体纯合子雌果蝇和黄体雄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以获得黄体雌果蝇。(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过程。)(2)若用黄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XAYBB)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F2,则F2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黄体长翅︰黄体残翅=_____________,F2中灰体长翅雌蝇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3︰1︰3︰1 3/16 [答案] (1)[解析] (1)亲本灰体纯合子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黄体雄果蝇基因型为XaY,二者杂交,子一代基因型和表型为XAXa(灰体雌果蝇)、XAY(灰体雄果蝇),想要获得黄体雌果蝇XaXa,则需要再让子一代与亲代中的黄体雄果蝇杂交,相应遗传图解如图:子二代中黄体雌果蝇即为目标果蝇,选择即可。(2)已知长翅对残翅是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用黄体残翅雌果蝇(XaXabb)与灰体长翅雄果蝇(XAYBB) 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 的基因型为XAXaBb、XaYBb,F1相互交配得F2,分析每对基因的遗传,可知F2中长翅:残翅=(1BB+2Bb)︰(1bb)=3︰1,灰体:黄体=(1XAXa+1XAY)︰(1XaXa+1XaY)=1︰1,故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黄体长翅:黄体残翅=(1/2×3/4)︰(1/2×1/4)︰(1/2×3/4)︰(1/2×1/4)=3︰1︰3︰1,F2中灰体长翅雌蝇(XAXaB-)出现的概率为1/4×3/4=3/16。6.(2019·全国卷Ⅰ,32)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2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___________。3/16 紫眼基因 (2)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蝇中焦刚毛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1表型是___________,F2表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____________,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2表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0 1/2 红眼灰体 红眼灰体︰红眼黑檀体︰白眼灰体︰白眼黑檀体=9︰3︰3︰1 红眼/白眼 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 [解析] (1)依题意可知,同学甲所用果蝇的基因型为dpdpruru(翅外展粗糙眼)和DpDpRuRu(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两者杂交产生F1,F1的基因型为DpdpRuru,F1相互交配得到F2,F2中翅外展正常眼(dpdpRuRu或dpdpRuru)个体出现的概率为1/4×3/4=3/16。图中所列基因中,紫眼基因与翅外展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不能进行自由组合。(2)依题意可知,同学乙所用果蝇的基因型为XsnwY(焦刚毛白眼雄果蝇)和XSnWXSnW(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果蝇),两者杂交(正交),子代雄蝇的基因型全是XSnWY,无焦刚毛个体。若进行反交(XsnwXsnw和XSnWY),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是1/2。(3)依题意可知,同学丙所用果蝇的基因型为eeXwY(白眼黑檀体雄果蝇)和EEXWXW(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两者杂交产生F1,F1的基因型为EeXWXw和EeXWY,两对基因能够自由组合,故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1的表型是红眼灰体雌果蝇、红眼灰体雄果蝇。F2的表型及其分离比是(3灰体︰1黑檀体)(3红眼︰1白眼),即红眼灰体︰红眼黑檀体︰白眼灰体︰白眼黑檀体=9︰3︰3︰1。验证伴性遗传时相应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故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红眼(XWXW)和白眼(XwY),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2的表型及其分离比是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2︰1︰1。7.(2018·课标Ⅱ·32)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豁眼雌禽产蛋能力强。已知这种家禽的性别决定方式与鸡相同,豁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回答下列问题:(1)用纯合体正常眼雄禽与豁眼雌禽杂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理论上,F1个体的基因型和表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F2雌禽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为______。ZAZA,ZaW ZAW、ZAZa,雌雄均为正常眼 1/2 (2)为了给饲养场提供产蛋能力强的该种家禽,请确定一个合适的杂交组合,使其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雄禽均为正常眼。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要求标明亲本和子代的表型、基因型。杂交组合:豁眼雄禽(ZaZa)×正常眼雌禽(ZAW)预期结果:子代雌禽为豁眼(ZaW),雄禽为正常眼(ZAZa)(3)假设M/m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m基因纯合时可使部分应表现为豁眼的个体表现为正常眼,而MM和Mm对个体眼的表型无影响。以此推测,在考虑M/m基因的情况下,若两只表型均为正常眼的亲本交配,其子代中出现豁眼雄禽,则亲本雌禽的基因型为________,子代中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ZaWmm ZaZaMm,ZaZamm [解析] (1)纯合体正常眼雄禽的基因型是ZAZA,豁眼雌禽的基因型是ZaW,两者杂交,F1个体的基因型是ZAZa和ZAW,表型都为正常眼。F2雌禽的基因型及比例为ZAW︰ZaW=1︰1,其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是1/2。(2)选亲本为豁眼雄禽(ZaZa)和正常眼雌禽(ZAW)杂交,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是:(3)由题中信息可知,m基因纯合时可使部分应表现为豁眼的个体表现为正常眼。两只表型均为正常眼的亲本交配,其子代中出现了豁眼雄禽,则子代中豁眼雄禽的基因型可能是ZaZaM_、ZaZamm。由题中信息可以判断,正常眼雄性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ZaZamm、ZAZamm、ZAZaMM和ZAZaMm,正常眼雌性亲本的基因型是ZaWmm,则子代中豁眼雄禽的基因型可能是ZaZaMm、ZaZamm。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