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进阶突破 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0878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章进阶突破 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08786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章进阶突破 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08786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第2章 3(精品)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2章达标检测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3章 1(精品)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3章 2(精品)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3章 3(精品)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第2章进阶突破 试卷
展开第2章进阶突破
(题目较难,有志冲击“双一流”高校的学生选做)
(本栏目对应学生用书P195)
一、选择题
1.如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
B.图乙一定为初级卵母细胞
C.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答案】B
【解析】图甲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A错误;图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是不均等分裂,应为次级卵母细胞,不可能为极体,C错误;图丙中的M、m不是同源染色体,应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D错误;图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不是均等分裂的,所以应是初级卵母细胞,B项正确。
2.下面为某动物精原细胞(染色体数为2n,核DNA数目为2a)分裂的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上的基因,①③细胞处于染色体着丝粒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目为4a
B.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目为2a
C.正常情况下,基因A与a、B与b分离发生在细胞①和②中
D.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
【答案】B
【解析】①是有丝分裂的后期,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4n,核DNA数目为4a,A错误;③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目为2a,B项正确;正常情况下基因A与a、B与b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即细胞②中,C错误;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应该是aB、aB、Ab,D错误。
3.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对图甲、乙、丙进行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b段上升的原因均是DNA分子复制的结果
B.处于bc段的细胞中均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C.cd段下降的原因不一定是着丝粒分裂的结果
D.处于de段的细胞中可能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答案】B
【解析】甲、乙和丙图中ab段上升的原因相同,都是因为DNA的复制,A正确;甲图和丙图中,处于bc段的细胞中均含有姐妹染色单体,但乙图中bc段包括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中后期细胞不含姐妹染色单体,B错误;甲图cd段下降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而乙图和丙图中cd段下降的原因是细胞质的分裂,C正确;甲图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其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的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丙图de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也不含有同源染色体,D正确。
4.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
B.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区段Ⅱ上
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
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患病女性的儿子一定是患者
【答案】C
【解析】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A项正确;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这对等位基因应存在于同源区段(Ⅱ片段)上,B项正确;Ⅰ片段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男性患者的女儿一定患病,C错误;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患病女性的儿子一定是患者,D项正确。
5.一个患有牙齿珐琅质褐色病症的男人与正常女人结婚后,其所有男性后代均正常,但是所有女性后代都为患者。男性后代与正常女性结婚,所生子女都正常。若女性后代与正常男性结婚,其下一代的表现可能是( )
A.女孩的患病概率为1/2,男孩正常
B.患病的概率为1/4
C.男孩的患病概率为1/2,女孩正常
D.健康的概率为1/2
【答案】D
【解析】根据题中所描述的家系表现型,推知牙齿珐琅质褐色病症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假设控制该病的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题中女性后代的基因型为XAXa,与正常男性XaY结婚,所生下一代基因型及表现型为XAXa(患病女性,1/4)、XaXa(正常女性,1/4)、XAY(患病男性,1/4)、XaY(正常男性,1/4),故女孩患病的概率为1/2,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2,子代中患病的概率为1/2,正常的概率为1/2。
6.小鼠中有一对控制灰砂色的基因(T)和正常灰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正常灰色但性染色体组成为XO的雌鼠与灰砂色雄鼠交配,预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胚胎的存活至少要有一条X染色体)( )
A.灰砂♀∶正常灰色♂=2∶1
B.灰砂♀∶正常灰色♂=1∶2
C.灰砂♀∶正常灰色♂=1∶1
D.灰砂♀∶正常灰色♂=3∶1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亲本小鼠的基因型分别为XtO和XTY,由于胚胎的存活至少要有一条X染色体,故存活后代的基因型有XTXt、XtY和XTO,表现型及比例为灰砂♀∶正常灰色♂=2∶1。
7.果蝇的腹部有斑与无斑是一对相对性状(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表);红眼基因(B)对白眼基因(b)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现让无斑红眼雌果蝇与某雄果蝇杂交,产生的众多子代中表现型有4种:有斑红眼雌果蝇,无斑白眼雄果蝇,无斑红眼雌果蝇,有斑红眼雄果蝇。则亲本中的雄果蝇基因型为( )
项目 | AA | Aa | aa |
雄性 | 有斑 | 有斑 | 无斑 |
雌性 | 有斑 | 无斑 | 无斑 |
A.AaXBY B.AaXbY
C.AAXBY D.aaXbY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无斑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aXBX-。子代出现有斑红眼雌果蝇(基因型为AAXBX-)和无斑白眼雄果蝇(基因型为aaXbY),则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Y,又因为子代雌果蝇全为红眼,则雄性亲本基因型为AaXBY。
8.狗的直毛与卷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如果卷毛雌狗与直毛雄狗交配,其子代中有1/4直毛雌狗、1/4直毛雄狗、1/4卷毛雌狗、1/4卷毛雄狗。据此分析,下列哪种判断是不可能的( )
A.卷毛性状是由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
B.卷毛性状是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
C.卷毛性状是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
D.卷毛性状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
【答案】D
【解析】若卷毛基因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杂交后代中应出现雌狗全部为直毛,雄狗全部为卷毛的现象,D错误。
9.对图甲中1~4号个体进行基因检测,将含有该遗传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各自用电泳法分离。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患病基因显示为另一不同的条带,结果如图乙。下列有关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图乙中的编号c对应系谱图中的4号个体
B.条带2的DNA片段含有该遗传病致病基因
C.8号个体的基因型与3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D.9号个体与该遗传病携带者结婚,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8
【答案】D
【解析】由图甲可知,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基因用A、a表示,则1、2号的基因型都是Aa,4号的基因型是aa,3号的基因型为A_,图乙中的c代表的是患者(aa);条带2的DNA片段含有该遗传病致病基因(a);由图乙可知,3号的基因型只能为Aa,8号个体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2/3,故8号个体的基因型与3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9号个体的基因型为1/3AA、2/3Aa,其与该遗传病携带者(Aa)结婚,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2/3×1/4=1/6。
10.(2020·辽宁大连模拟)如图所示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图中Ⅱ2的父亲不一定有正常基因
B.此图可以表示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的家系
C.Ⅱ2与正常男性结婚,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3或1/4
D.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正常的概率是1/4或1/8
【答案】D
【解析】若该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则Ⅱ2的父亲的基因型为XAY,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则Ⅱ2的父亲基因型为Aa,A正确;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符合图示,B正确;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推断亲本的基因型为Aa,因此Ⅱ2的基因型应该为1/3AA、2/3Aa,与正常男子aa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2/3×1/2=1/3,若该病为伴X显性遗传,推断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XAXa、XAY,因此Ⅱ2的基因型应该为1/2XAXA、1/2XAXa,与正常的男子XaY婚配,生育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2×1/2=1/4,C正确;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推断亲本的基因型为Aa,再生一个男孩,正常的概率为1/4,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推断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XAXa、XAY,生一个男孩,正常的概率为1/2,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 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其形态、大小却不完全相同。如图为果蝇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的比较图解,其中A与C为同源区段。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在A区段上有一基因“E”,则在C区段同一位点可以找到基因________;此区段一对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
(2)已知在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H、h,分别控制的性状是腿部有斑纹和腿部无斑纹。现有纯种果蝇若干。请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H、h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位置是A区段还是B区段。实验步骤:
①选用纯种果蝇作亲本,雌性亲本表现型为____________,雄性亲本表现型为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并统计记录结果。
结果分析:
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则此对基因位于A区段;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则此对基因位于B区段。
【答案】(1)E或e 基因分离
(2)①腿部无斑纹 腿部有斑纹 ②用所选亲本雌雄果蝇杂交 ③腿部有斑纹 腿部无斑纹
【解析】(1)因为A、C为同源区段,若A区段上有一基因E,在C区段同一位点一定有E的相同基因E或等位基因e;同源区段上的一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2)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H、h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位置是A区段还是B区段,可选用隐性雌果蝇与显性雄果蝇杂交,所选雌果蝇表现型为腿部无斑纹,所选雄果蝇表现型为腿部有斑纹。若此对基因位于A区段,亲本中腿部无斑纹雌果蝇基因型为XhXh,腿部有斑纹雄果蝇基因型为XHYH,杂交子代雄果蝇的表现型为腿部有斑纹;若此对基因位于B区段,亲本中腿部无斑纹雌果蝇基因型为XhXh,腿部有斑纹雄果蝇基因型为XHY,杂交子代雄果蝇的表现型为腿部无斑纹。
12.神经性耳聋、腓骨肌萎缩症是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B、b和D、d基因控制。下面为某家族相关的遗传系谱图,其中已死亡个体无法知道其性状,经检测Ⅳ7不携带致病基因。据图分析回答:
(1)神经性耳聋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第Ⅳ代出现多个神经性耳聋患者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V1与V2分别带有神经性耳聋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3)腓骨肌萎缩症属于______性性状,为了确定腓骨肌萎缩症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科研人员对Ⅲ1~Ⅲ5号个体含相关基因的DNA片段扩增后用某种限制酶处理,并进行电泳分析,得到如下结果。据电泳结果,可以做出的判断是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分析,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__。若V1与V2婚配,他们后代中男孩不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Ⅲ1、Ⅲ2均带有神经性耳聋基因或同一种隐性致病基因,后代隐性致病基因纯合的概率大
(2)1 1/2
(3)显 腓骨肌萎缩症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4)BbXdY 7/16
【解析】(1)由Ⅲ1、Ⅲ2不患神经性耳聋,Ⅳ2患神经性耳聋,可知神经性耳聋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Ⅲ1、Ⅲ2都是神经性耳聋基因的携带者,他们的后代出现隐性纯合子即患病的概率高达1/4。(2)由Ⅳ2患神经性耳聋可知,Ⅴ1一定是神经性耳聋基因的携带者;再由Ⅲ6患神经性耳聋,可知Ⅳ6为神经性耳聋的携带者,题干中已指出Ⅳ7不携带致病基因,故Ⅴ2携带神经性耳聋基因的概率是1/2。(3)根据腓骨肌萎缩症代代相传的特点可知其是显性性状,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腓骨肌萎缩症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用限制酶切割含相关基因的DNA片段后电泳,如果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Ⅲ4的电泳结果应该和Ⅲ2、Ⅲ5相同,这与题图不符,所以致病基因一定位于X染色体上。(4)综合上述分析,Ⅲ1的基因型为BbXdY。Ⅴ1的基因型为BbXdY,Ⅴ2的基因型为1/2BBXDXd或1/2BbXDXd,Ⅴ1和Ⅴ2婚配后所生男孩不患病的概率为1/2×1/2+1/2×3/4×1/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