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学案设计
展开第1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学习目标 | 核心素养 |
1.认识同周期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主要化合价、原子半径等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掌握同周期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 1.通过对“同周期元素性质”的学习,培养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 2.通过对“元素周期律内容和实质”的学习,建构微观原子结构特点决定宏观性质的探究思路和模式。 |
新课情境呈现
核外电子是处在一定的轨道上绕核运行的,正如太阳系的行星绕太阳运行一样;核外运行的电子分层排布,按能量高低而距核远近不同。这个模型被称为“玻尔原子模型”。现代物质结构理论在新的实验基础上保留了“玻尔原子模型”合理的部分,并赋予其新的内容。你想知道核外电子是如何排布的吗?请让我们一起走进教材学习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课前素能奠基
知识回顾
1.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名称是__钠__、__镁__、
__铝__、__硅__、__磷__、__硫__、__氯__。
2.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等于该周期元素原子的
__电子层数__,主族元素族序数等于原子的__最外层电子数__。同一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__减弱__,非金属性逐渐
__增强__。
3.镁、铝、硫、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新知预习
一、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结合图1、图2、图3完成下表:
原子 序数 | 电子 层数 | 最外层 电子数 | 原子半径的 变化(稀有气 体元素除外) | 最高或最 低化合价 的变化 |
1~2 | 1 | 1~2 |
| +1→0 |
3~10 | __2__ | __1~8__ | 由__大__到__小__ | __+1__→__+5__ __-4__→__-1__→__0__ |
11~18 | __3__ | __1~8__ | 由__大__到__小__ | __+1__→__+7__ __-4__→__-1__→__0__ |
结论 |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__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都呈周期性变化__ |
二、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1.钠、镁与水的反应
| 钠 | 镁 |
实验 操作 | ||
实验 现象 | __钠熔成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有“嘶嘶”的响声,反应后溶液加酚酞变红__ | __加热前,镁条表面附着了少量无色气泡,加热至沸腾后,有较多的无色气泡冒出,滴加酚酞溶液变为粉红色__ |
反应 原理 | __2Na+2H2O===2NaOH+H2↑__ | Mg+2H2OMg(OH)2↓+H2↑ |
结论 | 钠、镁均能与水反应,钠比镁活泼,金属性:Na>Mg。 |
2.两性氢氧化物
(1)概念: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且均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
(2)氢氧化铝的两性
①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现象:__产生白色沉淀__,反应方程式:__AlCl3+3NH3·H2O===3NH4Cl+Al(OH)3↓__。
②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现象:__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溶解__,反应方程式:__AlCl3+3NaOH===3NaCl+Al(OH)3↓__、__NaOH+Al(OH)3===NaAlO2+2H2O__。
③向Al(OH)3沉淀中加入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Al(OH)3+3H+===Al3++3H2O__。
3.钠、镁、铝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 NaOH | Mg(OH)2 | Al(OH)3 |
分类 | 强碱 | 中强碱(属于弱碱) | 两性氢氧化物 |
碱性强弱 | NaOH>Mg(OH)2>Al(OH)3 | ||
结论 | 金属性:Na>Mg>Al |
4.Si、P、S、Cl的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 Si | P | S | Cl | |
判断依据 | 与氢气 反应 | 高温 | 磷蒸气 与氢气 能反应 | 加热 | 光照 或点燃 |
由难到易的顺序为__Si<P<S<Cl__ | |||||
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 的水化物 的酸性 | H2SiO3: 弱酸 | H3PO4: 中强酸 | H2SO4: 强酸 | HClO4: 强酸 | |
酸性:__HClO4>H2SO4>H3PO4>H2SiO3__ | |||||
结论 | __Si、P、S、Cl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__ |
5.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三、元素周期律
1.内容: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2.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的__核外电子排布__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应用体验
1.下列各组元素中,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原子序数递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也递增的是( D )
A.C、N、O、F B.Na、Be、B、C
C.P、S、Cl、Ar D.Na、Mg、Al、Si
解析:F无正化合价,A项错误;Na原子序数最大,B项错误;Ar为惰性气体,最高价一般为0,C项错误;Na、Mg、Al、Si位于同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高正化合价递增,D项正确。
2.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C )
A.相对原子质量递增,量变引起质变
B.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C.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解析:结构决定性质,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导致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选C。
3.原子序数从11依次增加到17,下列递变关系中错误的是( A )
A.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B.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C.最高正化合价数值逐渐增大
D.从Si到Cl,最低负化合价从-4到-1
解析:根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可知,从11号到17号元素都为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从1→7逐渐增多,最高正价依次升高,Na、Mg、Al没有负价,从Si到Cl最低负价从-4到-1,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4.(2021·丽水高一检测)在“世界硒都”——恩施硒资源相对丰富和集中,属于高硒区,该地盛产富硒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硒元素,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已知硒元素与氧元素同族,与钙元素同周期。下列关于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A.原子序数为24
B.最高价氧化物是SeO3,是酸性氧化物
C.原子半径比钙小
D.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H2Se,稳定性比HCl差
解析:由题中信息知Se在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第ⅥA族,原子序数是34,故选A。
要点归纳
课堂素能探究
知识点 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问题探究:
1.根据P、S、Cl在周期表中位置进行比较
(1)H3PO4、H2SO4、HClO4酸性强弱。
(2)P3-、S2-、Cl-还原性强弱。
2.试根据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比较SiH4、PH3、H2S和HCl的稳定性。
探究提示:1.(1)非金属性:Cl>S>P,酸性:HClO4>H2SO4>H3PO4。
(2)非金属性:Cl>S>P,还原性:P3->S2->Cl-。
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非金属性:Si<P<S<Cl,所以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SiH4<PH3<H2S<HCl。
知识归纳总结:
内容 | 同周期 (从左到右) | 同主族 (从上到下) | |
原子 结构 | 电子层数 | 相同 | 依次增加 |
最外层 电子数 | 依次增加 | 相同 | |
原子半径 | 逐渐减小 | 逐渐增大 | |
主要化合价 | 从+1→+7, 从-4→-1 | 相似 (最高正 价相同) | |
元素的 性质 | 得电子 能力 | 逐渐增强 | 逐渐减弱 |
失电子 能力 | 逐渐减弱 | 逐渐增强 | |
金属性 | 逐渐减弱 | 逐渐增强 | |
非金属性 | 逐渐增强 | 逐渐减弱 | |
单质 | 氧化性 | 逐渐增强 | 逐渐减弱 |
还原性 | 逐渐减弱 | 逐渐增强 | |
离 子 | 阳离子氧化性 | 逐渐增强 | 逐渐减弱 |
阴离子还原性 | 逐渐减弱 | 逐渐增强 | |
氢化物 | 稳 定 性 | 逐渐增强 | 逐渐减弱 |
还 原 性 | 逐渐减弱 | 逐渐增强 | |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 酸 性 | 逐渐增强 | 逐渐减弱 |
碱 性 | 逐渐减弱 | 逐渐增强 |
点拨:(1)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O、F除外)。
(2)只有非金属才有负价,且|最低负价数值|+|最高正价数值|=8。
(3)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可以通过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较,而不是氢化物溶液的酸性。例如已知酸性HCl>H2S,但是不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的强。
典例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过去,门捷列夫曾用元素周期律预言未知元素并得到了证实。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Na、Mg、Al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单核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增强
B.P、S、Cl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C.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以第ⅦA族的为最大
D.Na、Mg、Al的氢氧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
解析: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只有C不正确。
〔素养应用〕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原子半径:d>c>b>a
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
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
解析:由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则a的原子序数应为2或8,原子序数为2时为He,故a原子序数为8,则a为O;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则c只能为Al;由于d与a同族,d为S;则b为Na或Mg。由于b、c、d在第3周期,则原子半径为b>c>d,d与a同主族,则原子半径d>a,故A项错误;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金属性b>c,a、d为非金属,金属性较弱,故B正确;c为Al,其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不是强碱,故C项错误;d与a属于第ⅥA族,分别为S和O,同一主族的元素非金属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因此a单质的氧化性比d单质的氧化性强,故D错误。
知识点 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问题探究:
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比较碳元素和氟元素、氧元素和硫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
2.如何比较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的半径大小?以O2-、F-、Na+、Mg2+、Al3+为例说明。
探究提示:1.C和F是同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原子半径C大于F;O和S为同主族元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原子半径S大于O。
2.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外电子数必定相等,其微粒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故离子半径:O2->F->Na+>Mg2+>Al3+。
知识归纳总结:
粒子半径大小比较的“四同”
典例2 微观粒子尽管微乎其微,小到肉眼无法观察到,但与宇宙天体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中之一是都存在半径问题。
(1)微粒半径与电子层数、核电荷数、电子数有什么关系?
(2)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哪族元素?
(3)同一周期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比较,哪个的半径更大?
(4)比较下列各组微粒半径,正确的是________。
①Cl<Cl-<Br- ②F-<Mg2+<Al3+ ③Ca2+<Ca<Ba ④S2-<Se2-<Br-
答案:(1)电子层数越多、核电荷数越小、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2)第ⅦA族元素。
(3)阴离子与同周期的稀有气体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阳离子与上周期的稀有气体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故阴离子比同一周期的阳离子多一个电子层,故半径大于阳离子。
(4)①和③。①阴离子半径大于同元素的原子半径,所以Cl->Cl,电子层数Br->Cl-,所以①正确;②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粒子,核电荷数大的半径小,②不正确;③阳离子半径小于同元素的原子半径,③正确;④中应为Se2->Br->S2-,④不正确。
〔素养应用2〕下列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B )
A.Na+<Mg2+<Al3+<O2-
B.S2->Cl->Na+>Al3+
C.Na<Mg<Al<S
D.Cs+>Rb+>Na+>K+
解析:Na+、Mg2+、Al3+、O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微粒的半径就越小,应是Al3+<Mg2+<Na+<O2-,A项错误;S2-、Cl-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排布,但Cl-的核电荷数较大,所以其半径较小,Na+、Al3+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Na+的核电荷数较小,故其半径较大,而且Cl-比Na+多一个电子层,显然Cl-的半径大于Na+,这四种微粒半径的大小顺序应是S2->Cl->Na+>Al3+,B项正确;C项中Na、Mg、Al、S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者,其半径越小,故其半径大小顺序为Na>Mg>Al>S,C项错误;D项中粒子半径K+>Na+,D项错误。
名师博客呈现
常见10电子和18电子微粒总结
(1)10电子微粒:
阳离子 | Na+、Mg2+、Al3+、H3O+、NH |
阴离子 | F-、O2-、N3-、OH- |
分子 | Ne、HF、H2O、NH3、CH4 |
若A、B、C、D均是10电子微粒,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则该反应一般为NH+OH-NH3↑+H2O
(2)18电子微粒:
阳离子 | K+、Ca2+ |
阴离子 | Cl-、S2-、HS-、O |
分子 | Ar、HCl、H2S、PH3、SiH4、H2O2、F2 |
〔即时训练〕
下列各组中两种微粒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 D )
A.H3O+和OH- B.CO和N2
C.HNO2和NO D.CH和NH
解析:H3O+和OH-电子数均为10,CO和N2电子数均为14,HNO2和NO电子数为24;CH中的电子数为8,NH中电子数为10,二者不相等。
课堂达标验收
1.(2021·宿迁高一检测)下列实验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是( B )
A.钠和铯分别与冷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钠和铯金属性强弱
B.铁投入CuSO4溶液中,能置换出铜,钠投入CuSO4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判断钠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判断碳酸与硅酸的酸性强弱
D.根据Br2和I2分别与H2反应的难易,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
解析:A项,Na与铯均容易与冷水发生反应,反应剧烈程度不同,因此可以判断钠和铯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项,Na投入CuSO4溶液中,与水剧烈反应,不能置换出Cu,反而更加说明钠的金属性大于铁,B项错误;C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的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由于能发生H2O+CO2+Na2SiO3===Na2CO3+H2SiO3↓,所以酸性H2CO3>H2SiO3;D项,根据反应Br2+H22HBr,I2+H22HI,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其非金属性就越强,因此能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
2.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C )
A.原子半径:Z<M
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弱
C.X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大
D.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ⅥA族
解析:根据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及只有M为金属元素可知,M为Al,X为Si,Y为N,Z为O。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原子半径Z<M,A项正确;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NO3,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2SiO3,HNO3酸性更强,B项错误;Si的非金属性比O弱,所以Si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O的小,C项错误;Z是氧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ⅥA族,D项正确。
3.(2021·泰州高一检测)到目前为止人们已发现或合成了118种元素,元素①~⑨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所示(序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1)②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第2周期ⅣA族__。
(2)元素⑤、⑨中,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__Cl>F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⑤与⑨的氢化物稳定性强弱为__HF>HCl__(填化学式)。
(4)能说明④的非金属性比⑧强的化学方程式为__H2S+O2===S+H2O__。
解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元素①~⑨分别是H、C、N、O、F、Na、Mg、S、Cl。
(1)②为碳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2周期ⅣA族。
(2)元素⑤为F、元素⑨为Cl,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因此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l>F。
(3)元素⑤为F、元素⑨为Cl,非金属性F>Cl,故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
(4)元素④为O,元素⑧为S。可利用反应H2S+O2===S+H2O验证。
4.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如氮族元素是位于元素周期表ⅤA族的元素,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N2作防腐气体,液氮还可用作制冷剂,P可用于制造农药等。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阴影部分元素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什么?根据元素周期律,预测H3AsO4与H3PO4酸性强弱的大小关系是什么。
(2)在一定条件下,S与H2反应有一定难度,请判断:在相同条件下Se与H2反应的难度比S与H2反应难度更大还是更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ABC__
A.C、N、O、F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
B.氯气能置换出NaBr溶液中的溴
C.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答案:(1)第2周期第ⅤA族 酸性:H3PO4>H3AsO4
(2)更大
解析:(1)同一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故酸性:H3PO4>H3AsO4。
(2)元素非金属性越强,与氢气化合越容易。
(3)同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其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学案,共17页。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导学案,共10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元素的性质,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