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后作业题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后作业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该过程,应用新流程后该厂附近最适合布局,小小餐盒的“重”与“大”是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课堂学业达标
2018年6月9日到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青岛峰会上,各方一致同意要为构建命运共同体加强各方面合作,并取得了重要成果。据此完成1~2题。
1.可持续发展观认为( )
A.经济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
B.禁止开采非可再生资源
C.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应相互协调
D.控制人口规模,维持在当前的水平
2.构建命运共同体加强各方面合作,这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阶段性原则 D.持续性原则
解析 第1题,可持续发展是由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子系统共同组成的一个复合系统,其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互协调。第2题,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发展的总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全球必须采取共同的行动,建立起良好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
答案 1.C 2.A
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提出:“数罟(细而密的鱼网)不入洿(池塘)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据此回答3~4题。
3.“数罟不入洿池”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和平性原则
4.“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下列做法符合该思想的是( )
A.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B.农业生产,不违农时
C.封山育林,定期开禁
D.节约用水,禁止洗车
解析 第3题,“数罟不入洿池”即捞鱼时只捞大的不捞小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第4题,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会使人口不断增加,使环境、资源的压力增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不违农时,是强调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不属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禁止洗车在现实生活中是行不通的;封山育林,定期开禁,有利于保护生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C正确。
答案 3.B 4.C
下图为甜菜制糖废水的末端处理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该过程(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种效益的和谐统一
C.提高了糖的产量和质量
D.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提高
6.应用新流程后该厂附近最适合布局( )
A.罐头厂 B.啤酒厂
C.造纸厂 D.养猪场
解析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废弃物可以再利用,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但没有达到零排放,且产生糖与动物饲料,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第6题,图中的产品之一动物饲料没有被利用,因而可在该厂附近建设养猪场。
答案 5.B 6.D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一次性餐具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有人说:“小小餐盒既轻又重,既小又大,既简单又复杂”。据此完成7~8题。
7.一次性餐具生产后以就近销售为主,主要原因是( )
A.产品运量大 B.产品价值低
C.市场需求大 D.产品运输不便
8.小小餐盒的“重”与“大”是指( )
A.产品重量大 B.原料消耗大
C.环保责任大 D.大气污染大
解析 第7题,一次性餐具既轻又小,产品的运量小,A错误;产品的运量小可使其生产地远离市场地,D错误;市场需求大不是其生产接近市场的主要原因,C错误;一次性餐具的市场价格低,长途运输会增加运输成本,利润降低,故选B。第8题,一次性餐具既轻又小,产品重量小,消耗原料少,A、B错误;使用一次性餐具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D错误;一次性餐具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故环保责任重大,故选C。
答案 7.B 8.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精品课后作业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③代码的含义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巩固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题,4题,6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堂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低热值煤发电技术的应用解决了,王家岭循环经济园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