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必背知识点-2022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鲁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6171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考前必背知识点-2022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鲁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6171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考前必背知识点-2022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鲁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展开考 前 必 背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①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科学。其特征是从微观层面上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表征物质、在不同层面上创造物质。
②研究物质性质,常常运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③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观察物质的外部特征→预测物质的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和结论。
④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通过它可以把物质的宏观量(如质量、体积)与所含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必须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⑤国际计量大会规定,1 mol包含6.022 140 76×1023个基本单元(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或它们的组合)。6.022 140 76×1023 mol-1这一常数被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符号为NA。
⑥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微粒数(N)之间存在的关系是n=N/NA。
⑦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作摩尔质量(M),常用单位为g·mol-1或kg·mol-1;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摩尔质量(M)之间存在的关系:n=。
⑧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叫作气体摩尔体积(Vm),常用单位为L·mol-1或m3·mol-1;标准状况(0 ℃、101 kPa)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1;物质的量(n)、气体的体积(V)和气体摩尔体积(Vm)之间的关系:n=。
⑨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⑩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叫作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cB),常用单位为 mol·L-1或 mol·m-3;溶质B的物质的量(nB)、溶液的体积(V)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B)之间存在的关系是cB=。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释)、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等。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①元素的存在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游离态,即以单质形式存在,如N2、O2、H2等;另一种是化合态,即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H2O、HCl、NaHCO3等。
②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有一定的转化关系;利用物质间的反应,可以基于物质类别预测陌生物质的性质,还可以制备物质、鉴别物质、提纯物质。
③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的侧面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现象或丁达尔效应;丁达尔现象是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的散射而形成的;它在实验室里可用于鉴别胶体和溶液。
④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熔融时能导电)都是电解质。
⑤电解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电离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如H2SO4 2H++S、NaOH Na++OH-、NaCl Na++Cl-。
⑥电解质溶于水发生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能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盐。
⑦在溶液中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称为离子反应,电解质溶液之间发生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溶液中的某种或某些离子的浓度发生改变时,离子反应才能发生。
⑧离子反应可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单质、气体、氧化物、难溶难电离的物质均用化学式表示;固体之间的反应或固体与特定溶液的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写、拆、删、查。
⑨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某些元素的一个原子或离子失去电子,则该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而且失去电子的数目与化合价升高的数值相等;某些元素的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到电子,则该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而且得到电子的数目与化合价降低的数值相等。
⑩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某种(或某些)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称为氧化剂;所含某种(或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称为还原剂。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①铁元素在自然界中有的以游离态存在,如陨铁,更多的则以+2价和+3价的化合态存在,如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磁铁矿(主要成分为Fe3O4)。在地壳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5%,仅次于氧、硅和铝,处于第四位。
②铁单质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氧气、氯气、硫等非金属单质反应,还可以与酸、盐等反应。
③铁的氧化物有黑色的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红棕色的氧化铁等,它们都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④铁的氢氧化物有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两者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氢氧化亚铁性质不稳定,常温下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
⑤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2价、0价、+4价、+6价,硫单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故硫单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⑥二氧化硫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SO2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⑦酸雨的防治:从消除污染源着手,改变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氢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从实际情况出发,对酸性物质的排放加以控制,利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对含硫燃料预先进行脱硫,对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回收处理;健全法律法规,严格规定污染物的排放标准,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等。
⑧氨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且能快速溶解,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700体积氨气。氨气能与水、酸、氧气等发生化学反应。
⑨由铵根离子(N)与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铵盐;氨气与酸反应可以生成铵盐;铵盐与碱共热能产生氨气,因此,铵态氮肥不宜和碱性物质混合使用;铵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⑩铵根离子的检验:取少量待测物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待测物中含有铵根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