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竹石授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竹石授课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近作者,方法导学,朗读指导,明诗意,讨论交流,主题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竹 石》作者:郑 燮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 其中画竹成就最为突出。 主要作品:《新竹》《山中雪后》《墨竹图题诗》等。
初读古诗,结合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 再读古诗,想象画面,感悟诗情。读诗时,要抓住“咬定”体会竹子的倔强和坚韧,从“千磨万击还坚劲”感悟诗人不怕打击,不畏风浪的气节。最后,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
朗读古诗,思考:1.这首古诗讲述了什么内容?2.从古诗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咬定”这两个动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很生动形象,写出了竹子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实写竹子扎根,暗喻人立场坚定
诗意: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千磨万击”指恶劣环境对竹子和诗人的迫害;“东西南北”写恶势力无处不在,准确地概括了那个黑暗时代的特征。
诗意:经受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执着的精神,是赞美竹石的咏物诗,也是一首题画诗。
这首诗是怎样托物言志的?
《竹石》借竹子扎根破岩,不怕狂风吹袭,表现了作者坚定顽强的精神。
○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马诗》表达了诗人想要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志向 ;《石灰吟》表达了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洁品格于人间的志向 ;《竹石》表达了诗人历经磨难艰险却依然坚守高操守的志向。三首诗都用了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即将个人之“志”寄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竹石》借竹子立根破岩、经历磨难的坚忍、刚直、不屈的形象特点,表现了作者的刚烈、不屈不挠和高风亮节。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四单元10 古诗三首竹石教学ppt课件,共14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竹石备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郑板桥的字,郑板桥的字画,四君子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松竹梅,古人对竹子的赞誉,托物言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竹石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花中四君子,扬州八怪,托物言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