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优秀课时训练
展开下图为我国生态问题主要分布省区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不同地区及其主要生态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
A.A地区—盐碱化 B.B地区—荒漠化
C.C地区—石漠化 D.D地区—水土流失
2.与C地区生态问题的形成无关的是( )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的现象。在我国多发生在石灰岩地貌区,如云贵高原等地区。读图,完成3~4题。
3.形成石质荒漠化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A.过度开垦 B.开山取石 C.陡坡开荒 D.开山铺路
4.石漠化发展的后果是( )
A.土地资源的丧失 B.地下水资源更加丰富
C.农业类型转变 D.耕作方式转变
读我国某地区城镇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影响该地区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矿产 D.交通
6.造成沙漠中古城消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气候变化,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B.气温升高,高山冰川融水减少
C.河流中上游地区过度引水,引起下游断流 D.地下水开采殆尽
读西北地区部分地图,完成7~9题。
7.结合图可以看出( )
A.该区年降水量自东向西依次递增 B.该区1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
C.图中甲地为草原景观 D.图中乙地为森林景观
8.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为( )
A.生物多样性锐减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石漠化
9.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可能为( )
A.过度放牧 B.过度农垦 C.资源开发 D.水资源破坏严重
鱼鳞坑是在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型或月牙型土坑,坑内蓄水。读图,完成10~11题。
10.鱼鳞坑的功能不包括( )
A.拦截坡面径流 B.促进林木生长 C.保持水土作用增强 D.减小风力
11.下列适合建鱼鳞坑的地区是(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玛纳斯河以东及乌伦古河以南,面积有大约4.88万km2,海拔300~600m,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下图示意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绿洲分布状况。
(1)简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
(2)分析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地区沙漠扩大的人为原因。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D 2.A
【解析】第1题,A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石漠化严重,故A错,B地区为黄土高原,其主要生态问题为水土流失,故B错,C地区处于我国西北,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其主要生态问题为荒漠化,故C错,D地区为长江流域,其主要生态问题为水土流失,故D正确。第2题,我国西北地区在北纬40˚附近,不属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的纬度范围;故选A。
3.C 4.A
【解析】第3题,形成石质荒漠化的地区多丘陵山地,人多地少,陡坡开荒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表层土壤严重流失,石灰岩大面积裸露,加剧石漠化的形成。故选C。第4题,石漠化导致表层土壤严重流失,石灰岩大面积裸露,使土地的自然生产能力逐渐丧失,进而造成土地资源的丧失,A正确;石漠化使地表水资源流失加剧,下渗减少,地下水资源减少,B错误;农业从以种植业为主向以畜牧业为主转变,耕作方式由水田向旱地转变,不是石漠化发展产生的后果,C、D错误。故选A。
5.B 6.C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南部、昆仑山的北侧,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地形的阻挡,来自海洋上的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水源成为该地区生存和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该地区无论是古城还是现代城镇,都是沿河流分布,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于昆仑山的高山冰雪融水,为城镇生产生活提供水源,因此水源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B正确。地形、矿产资源、交通对该地区城镇分布有影响,但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A、C、D错误。故选B。第6题,该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地形的阻挡,来自海洋上的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降水量的变化影响不大,A错误。气温升高,高山冰雪融水加速融化,短期内流入河流的水量会有所增加,B错误。消亡的古城位于季节性河流的末端,且已被沙漠覆盖,所以古城消亡主要是河流断流,荒漠化加剧引起的,而河流断流主要是中上游城市过度引水造成的,与地下水开采关系不大,所以C正确,D错误。故选C。
7.C 8.B 9.B
【解析】第7题,读图可以看出,该区年降水量地区差异明显,整体上大致自东向西递减,A错误。图中显示,该区1月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整体上大致由南向北递减,B错误。读图可知,图中甲地的年降水量约200~300mm,应形成草原为主的植被,C正确。读图可知,图中乙地年降水量约300~400mm,应形成以草原为主的植被,一般温带地区年降水量大400mm以上才可能形成森林植被,D错误。故选C。第8题,读图可知,图中甲地的年降水量约200~300mm,位于干旱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区,甲地西侧为荒漠景观,多沙漠,甲地冬春季节多西北强风,容易被沙漠侵吞,导致土地荒漠化,因此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为土地荒漠化,B符合题意。当地年降水量少,没有森林分布,以荒漠草原为主,A不符合题意。甲地降水少,地表径流少,地形坦荡,因此不易造成水土流失,C不符合题意。甲地降水少,地表径流少,河湖湿地小,因此湿地萎缩不是当地主要的生态问题,D不符合题意。故选B。第9题,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判断,乙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东侧,为我国的农牧过渡带,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都是当地土地荒漠化的成因,但过度农垦对当地生态环境破坏力度最大,因此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为过度农垦,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10.D 11.B
【解析】第10题,据图可知,鱼鳞坑是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建鱼鳞坑是坡面水土保持的一项工程治理措施,坑内可以植树种草。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最终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提高植被存活率,促进林木生长;在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方面作用较小。第11题,鱼鳞坑主要是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应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立。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二、综合题
12.(1)古尔班通古特深居内陆,高大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疏;光照强,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大,岩石风化强烈;大风天气多,风力作用强,风沙大,所以易形成沙漠。
(2)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
人教版 (2019)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a href="/dl/tb_c400380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同步练习题</a>,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同步练习题,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态脆弱区的概念,塞罕坝造林选择树种时,主要考虑,利用草方格治沙,,与古绿洲相比,现代绿洲分布向,形成戈壁的外力作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时作业,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