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第六章第五节《宇宙航行》导学案(人教版选修3-2)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4316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5.宇宙航行学案设计
展开一.要点回放
1.万有引力定律内容是
表达式是
2.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原因是,
万有引力起什么作用; , 。
二. 目标锁定
1.理解第一宇宙速度,怎样推导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2.了解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3了解卫星的发射。
4.掌握卫星的运行规律。
三 学习策略;
通过阅读教材理解第一宇宙速度和推导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了解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了解卫星的发射。讲解卫星的运行规律。
四,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什么是第一宇宙速度?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大?怎样推导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2.什么是第二宇宙速度?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是多大?
3.什么是第三宇宙速度?地球的第三宇宙速度是多大?
课堂互动
1.[试一试]:设地球的质量为M,人造地球卫星的质量为m、运行速度为v、它到地心的距离为r,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 提供,即 ,则v= 。当卫星在地球表面附近运动时,它到地心的距离可以看作地球的半径R=6400Km,则v= km/s。
[想一想]:有没有其它方法推导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
[说一说]:在地面附近发射物体,当物体的速度等于或大于 km/s,它就会克服 的引力,永远离开地球,成为太阳的人造行星,这时的发射速度就叫做第二宇宙速度。
[思考与讨论]:在地面附近发射物体,如果发射速度大于7.9km/s,而小于11.2km/s,它绕地球运行的轨迹是 。如果发射速度大于11.2km/s物体会变成人造行星。
3. 第三宇宙速度:
[说一说]:在地面附近发射物体,当物体的速度等于或大于 km/s,它就会挣脱 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成为人造小恒星,这时的发射速度就叫做第三宇宙速度。
2. [思考与讨论]:人造地球卫星的线速度跟半径是什么关系?卫星的线速度什么时候最大?卫星的周期跟半径是什么关系?卫星的周期什么时候最小?什么是地球同步卫星?地球同步卫星有哪些特点?
五,小结
六.针对练习
1.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速度
B.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大速度
C.它是近地圆形轨道上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速度
D.它是能使卫星进人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
2a
b
c
如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且M a =M b >Mc,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线速度
B.b、c运行周期相同,且大于a的运行周期
C.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向心加速度
D.b、c的向心力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向心力
3.在地球(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上空有许多同步卫星,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质量可能不同 B.它们的速率可能不同C.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可能不同 D.它们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不同
4..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1)推导第一宇宙速度v1的表达式;
(2)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求卫星的运行周期T。
5. 海王星的质量约是地球的16倍,它的半径是地球的4倍,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则海王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多大?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学案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3.万有引力定律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3.万有引力定律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目标锁定,学习过程,实例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问题探究,课堂练习,学后反思,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