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浙美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树石画法教学设计
展开浙人美版 七年级下册 第七课
《树石画法》之二 山石画法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山石的基本规律及形态特征,理解山与石的内在关系及山石在山水画中的作用。
2、初步掌握传统山水画山石的画法步骤及基本皴法,体验应用笔墨技法塑造山石结构与自然物象造型之间的关系。
3、培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和大胆落笔、细心收拾的态度能力,增强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二、学情分析
由于大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基本没有接触过国画,虽然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于用笔墨来塑造物象还是不好把控,传统山水画的山石画法步骤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要让学生体会用传统笔墨来表现物象的方法,达到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山石的传统皴法,体会山水画笔墨造型的基本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传统笔墨技法来表现山石的形态。
课前准备:(学生)国画常规用具毛笔、墨汁、生宣纸、水杯、墨盘等。
(教师)国画常规用具,山水画作品,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学时
教学活动
一,【导入】观看作品、感受山水意境、出示课题
1、引导学生欣赏山水画原作,让学生体会到原作带来强烈的视觉效果,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启发学生从所展示的山水画分析,一般山水画表现哪些内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山、石、树、云雾、水、房子等等,
2、简要复习上节课树的画法,展视表扬学生作业,转入说明这节课的内容,揭示课题。
二、【讲授】感受山石特点、体验笔墨皴法表现方法及画法步骤
1、出示九龙璧(华安玉)图片,体会九龙璧奇石艺术特点:造型奇特、光洁度高,进一步说明山与石的关系,石头放大可以看成山,山缩小可以看成是石头,引导学生从家乡的山石中体会美的原则。激起学生更加热爱家乡的情感。
2、出示南北方山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与比较不同的山石形态,分析纹理特征,引导学生理解要表现不同形态的山石要用不同的表现方法。
3、理解皴法的概念以及皴法的主要种类
1)古人用笔墨线条来标示山石的不同纹理的画法称为皴法
2)皴法大体分为三大类:线形皴法、面形皴法、点形皴法
4、分析各种皴法在中国山水画中的运用及其特点
1)列举五代董源《潇湘图》,元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南宋马远《踏歌图》等历代名家之作来说明皴法的表现力
2)教师示范披麻皴和斧劈皴,边画边讲解,强调注意事项。
3)归纳皴法为表现各种石质纹理的主要手段,是中国画特有的绘画技巧和符号的形式语言
4、一般山石步骤有“勾,皴,擦。染,点”
5、教师示范山石画法步骤,学生观察
6、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临摹披麻皴和斧披皴的画法
【练习】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1.练习要求:
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自己的体会临摹山石结构。
2.鼓励学生大胆落笔,细心收拾,应用好不同的皴法来表现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课堂小结】
展示学生作品,表扬优秀的作业,指出不足。
【课堂拓展】
出示本地风景图片,鼓励学生进行写生活动,激起学生更加热爱家乡。
初中美术浙美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树石画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浙美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树石画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7课 树石画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7课 树石画法教学设计,共4页。
美术第7课 树石画法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美术第7课 树石画法教案及反思,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