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美术七年级下册7.树石画法 教学设计 (3)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8/125235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美版美术七年级下册7.树石画法 教学设计 (3)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8/125235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第7课 树石画法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7课 树石画法教学设计,共4页。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树石的画法的教学, 增加学生对中国画山水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中国画山水树木画法的技法与欣赏水平,为下一步学习山水画打下基础。本节课主要学习树的画法。技能目标:1、通过树石画法学习,学会运用中国画树的穿枝插叶特有的表现手法“枝分四歧”,绘画树的结构2、通过树石画法学习,学会运用浓淡、干湿等墨色变化的技法表现树。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中国画山水画,使学生认识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和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让学生为祖国的传统艺术感到骄傲和自豪,并教育学生要十分珍爱和继承、发扬光大。2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我们学校地处城镇,大部分学生为农村与外来人口,本年级有8个教学班,学生美术知识掌握得较牢固,上学期美术考核合格率达到95%。同学们已经通过板报设计,图表设计,国画花鸟,齐白石作品,毕加索作品的学习与欣赏;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动手能力,进一步对水性颜料、毛笔和宣纸等材料做各种尝试,进行简单的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同学们普遍提高了对美的感受能力,形成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本班的学生从入学到现在,已经有半学年多了,他们对美术这一学科了解的相对较多,有的学生对美术有着相当的兴趣,动手的能力一般。但据了解这个班的学生学习态度一般,所以要用自身过硬的基本功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对美术活动一定的兴趣,从而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这样才能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3重点难点 重点:树的结构和中国画画树的特有的表现手法。难点:树的穿枝插叶。学时重点 树的结构和中国画画树的特有的表现手法。学时难点 树的穿枝插叶。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课前,在教室准备好课堂中所的教具与写意山水画一至两幅备用.(欣赏山水作品—— 树的结构——怎样画树——课堂练习——练习讲评与总结画树步骤要点——课堂延伸)1导学先PPT导入山水画欣赏挂在墙上的山水画,由此引入新课,树的画法(板书)并介绍树木是山水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云,画山水画必先学习画树。中国画作为祖国的传统艺术,我们要十分珍爱并发扬光大。2自然中树木的结构自然中的树生长会随着四季变化有如人,会给人有不同的精神面貌。树木的种类繁多,形状也千差万别,但每株树都是由枝、干、根、叶构成, 古人有“树分四歧”之说,(向同学询问“树分四歧”什么意思呢?)意思是指画树要四面方向出枝,才能表现出一棵树的立体感(实物展示)。它们的生长规律是:主干粗,枝干细,枝干越分越细。3树枝的结构与绘画表现通过观察两幅树枝图片寻找不同之处,认识树枝的绘画表现。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提炼,把各种树木的种类和各种树枝的生长规律和形态概括为两种基本形态。即:“鹿角法”和“蟹爪法”。①鹿角法:枝条上挺如鹿角状,两枝交接处的内角多为锐角,也有成钝角的,但不宜取直角,因直角太呆板。②蟹爪法:枝条下屈,如蟹爪。(槐,柳等树,大体属于这一类.)4画树的步骤画树的顺序是先立干,后分枝,最后点叶。再则,画树枝要注意取舍,概括,以达到简化,同时在画面的树干时,多用浓墨或重浓墨,画后面的枝干时,多用淡重墨来表现,使其具有远近关系和层次,以一棵树为例,边画边讲解。(1)画主干:由上起笔向下用中锋画主干,运笔要加强顿挫转折,用墨宜稍淡,画成之后,也可以在树干添加树节,在用重墨在背阴处略加破醒,树的精神就出来了。(2)画枝干:画枝干,一要注意穿插关系,树枝交叉的最小单位是三根枝条,这三条枝构成的状态以不等边三角形最美有如书法中书写“女”字的三笔长短交叉变化。落笔时,从主枝上生出小枝,小枝上又生出小枝,层层生发开去自可收到"齐而不齐,乱而不乱"的效果.二要掌握疏密关系,有收有放,才有风致。 用墨要前枝浓,后枝淡(或前枝亮,后枝暗),适当地把空间距离拉开。5树叶的画法树叶的表现法虽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点叶和夹叶。点叶.:(1)胡椒点:为密集的圆形小点.最好用微秃的毛笔画,落笔时笔锋直擢纸面,有节奏地点下去,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2)梅花点与鼠足点:由五点聚成一个小单位,其形状如梅花和鼠足,然后由许多小单位交错排列而成;梅花点下笔重,收笔轻;鼠足点下笔轻,收笔重。(3)松叶点:松叶又叫松针,由八,九笔或更多的笔画组成上仰的扇形,一般由中间一笔画起,先左后右,每个小单位参差交叠构成一大片树叶。(4)介字点与个字点:叶形下垂,每个小单位形如“介”字或“个”字.要注意参差交叠与浓淡变化。夹叶:双勾法,就是用勾线的方法画树叶。其组织排列规律也与点染法相似。根据树叶的形状特征,可采用象征形的。如:一笔画圆形,两笔画三角形,菱形等。也可采用写实形的,如实的勾勒描绘树叶的形状,如梧桐叶,棕叶等。点叶从树端点起,注意疏密,浓淡及树冠的造型;夹叶采用双勾法,可以使丛林有变化,防止画面的单调和沉闷感。 (介绍树叶画法时,除同学们看上外,教师还可采用边讲解攒三聚五画法与攒三聚五扩张画法,边示范的办法,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画完后。活动2【练习】课堂动动手 6课堂动动手临摹一棵树或多棵树(课堂练习作业要求)要求线条流畅,墨色有浓淡变化,以体现前后关系。活动3【活动】学生联系作品课堂讲评 7学生联系作品课堂讲评(1)学生自己课堂练习作业讲评(2)教师对学生课堂练习作品讲评活动4【讲授】远树的画法表现 8远树的画法表现近树画好还可在后面添加丛树和远树.活动5【作业】课后拓展练习 9课后拓展练习-画一棵松树下课…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7课 树石画法教案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浙美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树石画法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山石画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美术第7课 树石画法教案及反思,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