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第7课 树石画法教案及反思
展开1教学目标
1 了解树的基本规律及形态特征,理解“树分四枝”的基本理念。 2 初步掌握树的写意技法,增强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2学情分析
通过山水画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涵养人文素养,感知艺术家将自然物象人格化,借景抒情,是一种精神气质的流露,是中国文人在思考天地万物之哲学中外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学习树木的写意画法,第二课时学习山石的写意画法。教师引导学生从认识自然界的山石、树木形态特征入手,感知如何运用笔墨来表现自然景象。如:用笔勾勒要虚实相生、自然流畅,用墨要有干、湿、浓、淡变化,层次分明。笔墨技法演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个直观认识,加深对山水画作品形式语言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思想情感。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树的写意画法,体会山水画笔墨造型 。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笔墨技法表现树的形态结构。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毛笔等作画工具材料。
学生准备白云笔、生宣、墨汁等作画工具材料。
活动2【导入】树石画法——树的画法
一、导入新课
1、欣赏古代山水画作品,提问学生树在画面中的位置的重要性。
2、板书课题:树石画法——树的画法
活动3【讲授】树的画法
二、欣赏探究
1、在山水画中,树常被人格化,倪瓒作品讲其人与树的关系。
2、了解树木的基本结构与生长规律(1)理解“树分四歧”(2)“鹿角枝”“蟹爪枝”的概念
3、如何画树
(1)了解树的结构及生长规律
a、理解“树分四歧”b、“鹿角枝”“蟹爪枝”的概念
(2)教师从用笔、用墨、勾线、画枝、添叶等步骤进行示范解说
a、将松的主干画在重要部位,并迎风倾斜,展示松的生命力。
b、勾松鳞并加强主枝的前后立体感。
c、在主枝上画出细枝并在主干下方另一侧画出起呼应作用的独枝和细枝。
d、画出浓淡三组松针,松冠上一组如绽开的笑脸。中间一组似起舞的手臂,下面一组俨然是摇摆的衣裙
4、课堂练习
(1)学生临摹松树的画法(陆俨少)
(2)教师巡视指导
活动4【作业】作品展示
四、作品展示
请部分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评价,教师点评。
2020-2021学年第7课 树石画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7课 树石画法教案设计,共4页。
初中美术浙美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树石画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浙美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树石画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7课 树石画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7课 树石画法教学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