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学案3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0765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学案3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0765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学案3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0765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及答案
展开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学习目标 | 核心素养目标 |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 3.结合实例,说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 综合思维:结合资料,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地理实践力:结合图文材料,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 人地协调观:运用资料,说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
本节要点 | 1.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2.消除贫困、发展绿色经济、提倡可持续消费已成为人类的共识,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践行。 |
自主梳理·探新知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 后代人 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2.内涵: 生态 持续发展、 经济 持续发展、 社会 持续发展。
3.遵循的原则: 公平性 原则、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 原则。
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消除贫困
(1)贫困与发展:贫困是许多发展中国家 环境恶化 的根本原因。 环境恶化 又会阻碍这些国家的发展。
(2)消除贫困:从 公平性 原则看,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需要 国际社会 的共同努力。
2.发展绿色经济
(1)褐色经济:人们将基于煤炭、石油等 化石能源 的经济称为“褐色经济”。
(2)绿色经济:追求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社会包容三方面的平衡,强调节能减排、 资源高效利用 和社会公平。
(3)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状况:在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 循环 经济,推进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
3.提倡可持续消费
(1)可持续消费:旨在通过每个人负责任的行为,建立简约适度、 绿色低碳 的生活方式,反对 奢侈浪费 和不合理消费。
(2)个人行动:转变消费习惯,崇尚 绿色消费 ,成为可持续消费的践行者。
合作探究·释疑难
知识点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问题探究 ■
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为保护长江生态,我国农业农村部发布通告称,从2019年2月1日起,停止发放刀鲚即长江刀鱼专项捕捞许可证,这意味着长江刀鱼进入全面禁捕时代,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仍有长江刀鱼在售。下面是漫画“小鱼的哀求”。
(1)判断分析我国为什么要禁止捕捞长江刀鱼?
(2)分析市场上目前仍有刀鱼在售,说明了捕捞者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3)判断漫画中孩子的疑问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提示:(1)长江刀鱼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
(2)持续性原则。
(3)公平性原则。
┃┃归纳拓展 ■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内涵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三个原则,其具体的内容、要求与案例如下表所示。
原则 | 内容 | 要求 |
公平性原则 | 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人类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
持续性原则 | 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 | 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
共同性原则 |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同时,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这就要求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 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
┃┃典例剖析 ■
例题1 某网站微博认证用户在该网站发起“光盘”行动(见下图),该行动是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据此回答(1)~(2)题。
(1)“光盘”行动在节约粮食的同时,减少了浪费,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其具体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B )
A.生态持续发展 B.经济持续发展
C.社会持续发展 D.生活持续发展
(2)若我们每个人都响应号召,加入“光盘”行动中,我们实际上是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 A )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解析] 第(1)题,只要我们时刻注意自己生活中的行为,就时刻践行着可持续发展,“光盘”行动实际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之一,属于经济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第(2)题,每个人都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行列里,都对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
┃┃对点训练 ■
1.可持续城市是指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具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和更好环境的城市。如图为我国某可持续城市的发展指数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努力采取措施降低单位工业产值烟尘排放量,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C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有序性原则
(2)图示可持续城市发展指数中,能体现出的做法是( D )
A.提高能源利用率 B.降低碳排放量
C.提高城市绿化率 D.减少污染物排放
[解析] 第(1)题,缓解全球气候变化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该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第(2)题,图示体现了生活废弃物的合理处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没有体现出城市绿化率、能源利用率、碳排放量的变化。
知识点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问题探究 ■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蚂蚁森林是支付宝客户端为首期“碳账户”设计的一款公益行动:用户通过步行、地铁出行、在线缴纳水电煤气费、网上缴交通罚单、网络挂号、网络购票等行为,就会减少相应的碳排放量,可以用来在支付宝里养一棵虚拟的树。这棵树长大后,公益组织、环保企业等蚂蚁生态伙伴们,可以“买走”用户的“树”,而在现实某个地域种下一棵实体的树。而如今,支付宝的用户已经超过了10亿,蚂蚁森林的用户也已经超过了5亿,经过这5亿人以及支付宝共同的努力,5 000多万棵不同种类的树已经在国内的各大沙漠区种植成功。
(1)从“区域认知”的角度分析蚂蚁森林公益行动在现实中的植树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2)利用“地理实践力”探讨蚂蚁森林用户有怎样的消费行为才能实现种树的愿望?
(3)落脚于“人地协调观”,探讨我们的工业应如何组织生产才能实现低碳减排的目标?
提示:(1)土地荒漠化问题。
(2)必须是进行的可持续性消费行为才能实现。
(3)调整结构、发展技术、实行清洁生产。
┃┃归纳拓展 ■
1.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途径 | 具体措施 | ||
发展特 色经济 | 消除贫困 | 教育扶贫、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转移就业、异地搬迁 | |
循环经济 | 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控制污染物排放 | ||
低碳经济 | 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碳排放 | ||
提倡可持续消费 | 减量、重复 使用、回收再生 | 衣 | 尽量避免干洗,减少洗涤频次 |
食 | 尽量选择本地的应季食物 | ||
住 | 关注房屋耗能,使用节能灯 | ||
行 | 日常出行选择骑车、步行、公共交通,尽可能拼车或合乘 |
2.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
项目 | 传统经济 | 循环经济 |
资源利用方式 | 粗放利用 | 资源输入减量化,循环利用 |
资源利用率 | 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 | 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 |
废弃物处理 | 污染物和废弃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 | 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
物质流动 | 物质单向流动 | 物质循环流动 |
结果 |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 | 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
3.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
项目 | 循环经济 | 低碳经济 | |
不 同 点 | 提出背景 | 应对经济高速发展引发的全球资源环境问题 |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
关注重点 | 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 | 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
定位 | 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强调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 | 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 |
共同点 | 发展要求:应贯穿于经济发展的过程 | ||
根本目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
基本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 |
┃┃典例剖析 ■
例题2 (2020·佛山高一期末)“亲土种植”是采取对土壤“亲和、友好”的方式来开展种植作业。2017年底,总部位于山东临沂的某农化企业,在国内率先进行了“亲土种植”的探索与实践,为吉林松原市的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制定了三年的减肥增效解决方案(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 亲土种植”最大的不同点是( A )
A.土壤得到养护 B.无化肥农药使用
C.种植技术先进 D.农作物产量提高
(2)推广“亲土种植”的意义在于( D )
A.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B.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
C.改善企业与农户关系
D.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解析] 第(1)题,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亲土种植”最大的不同在于对土地实行测土配肥,通过改善土壤的健康状况,减少对化肥的过量使用,做到绿色种植,提质增收。第(2)题,结合上题的分析可知,“亲土种植”的方式不仅有助于改善土壤环境,而且能够提升作物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点训练 ■
2.读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回答(1)~(2)题。
⇒⇒⇒
甲
⇒⇒⇒
乙
(1)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甲图表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B.乙图表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C.甲图模式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乙图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2)下列哪种生产方式不符合循环经济模式( C )
A.广西贵港建立我国第一个生态工业示范园
B.杭州研制成功节水生态型“泡沫公厕”
C.不可降解包装材料在我国部分地区使用
D.海尔集团研制成功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甲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乙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第(2)题,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因而不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是C项。
素养培优·提技能
策略指导
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方法
循环经济关联图通常是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的地理事物,表示农业和工业等生产活动中相互联系的结构特征或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常见的主要有生态农业关联图、清洁生产关联图等。现以下图为例,展示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方法:
1.把握主题,梳理过程
该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图中展示了该生产模式的资源投入、生产过程、产品消费及废弃物处理的过程。
2.分析演变,寻找突破
图中①与水源、技术同属于作物种植的区位条件,②是种植业为畜禽养殖提供的饲料,③④分别是农业对沼气和沼渣的利用,⑤表示沼气生产的原料来源于作物种植。因此,此图的突破点是按照箭头顺序厘清循环经济“投入—产出”的过程。
3.增添信息,验证关系
把要添加的信息依次填入该循环经济模式图中,重新按顺序理一遍,按照“资源—产品—再生产”的流程验证物质和能量在循环经济中的合理性。
4.联系理论,表述意义
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因其以资源减量化、再生化为原则,以经济活动生态化为目的,所以对于此类循环经济模式图的意义分析,可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内涵进行:
(1)生态上,节约资源,缓解生态环境问题。
(2)经济上,减少成本,增加产出,提高收入。
(3)社会上,安排就业,提高生活质量。
考题展示
下图为某市新生态城水循环利用模式图,图中化工产业区走的是高端化工产品之路。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水循环利用模式( D )
A.保障了大气、水体的零污染
B.实现了“氢气—甲烷—风电”清洁能源生产
C.再生水直接用作补充景观用水
D.是基于“生产—生态—生活”的一体化设计
(2)图中化工产业区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C )
A.原材料 B.能源
C.科技 D.劳动力
(3)图示生态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B )
A.节能、减排、再利用 B.净化、循环、再利用
C.降耗、节能、可持续 D.净化、降耗、可持续
[解析] 第(1)题,该生态城水循环的设计,兼顾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保障水资源的利用,实现污水“处理—再生—净化”。第(2)题,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化工产业区走的是高端化工产品之路,所以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科学技术。第(3)题,读图分析可知,该生态城市的污水净化之后,经过再生水厂处理,用于景观用水或工业用水,故该生态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净化、循环、再利用。
课堂小结·梳脉络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dl/tb_c4003767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导学案</a>,共6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共15页。
高中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晓学习目标,掌握学习内容,设计导学活动,固化学习成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