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演示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预习导学,合作探究,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别,会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山坡的陡缓,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不同的山体部位
独立完成导学案预习导学题目
阅读课文P24--26《地形图的判读》完成下列填空。⑴、在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常用 来表示。 ⑵、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的垂直距离,叫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 。⑶、在地图上,把 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用 表示地形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4)把海洋中 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可以看出海洋的 ,从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 。
活动一:自主阅读教材24页第一段---第二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海拔、相对高度?2、甲乙两地的海拔分别是多少米?3、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
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
8844-(-415)
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高线。
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高低起伏的地图
1、等高线是曲线还是直线,是闭合的还是发散的?2、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值有什么不同?
1、图中的等高距是 米 ,2、如果B是在等高线上,那B的海拔是 米以上。
3、如果M和N都在等高线上,M与N的相对高度 米。
300-100=200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的陡缓有什么关系?
结论: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1、闭合的曲线。 2、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相等。 3、等高距相等。 4、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甲乙两条登山路线,哪条路线比较省力?Jhn选了哪条路?为什么?
甲省力。因为甲路线上的等高线稀疏,是缓坡。
(三)、山体不同部
位的等高线形态判读
如何用等高线来判断地形部位?
小组讨论导学案合作探究题目
探究一:利用等高线判断山体部位形态。读P16图1.36填写四种等高线地形图山体部位形态图的判读方法:
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
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
(因其形如马鞍而得名)
山体不同部位: 、 、 、 、 。
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地形
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图
独立完成导学案小测题目
( )1、黄山比泰山垂直距离高出349米,这是指: A、黄山的海拔 B 、黄山对于泰山的相对高度 C、泰山的海拔 D、一般高度 ( )2、表示某一地面高低起伏状况的是 : A、等高线地形图 B、旅游交通图 C、平面示意图 D、政区图( )3、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表示: A、山峰 B、山脊 C、山谷 D、陡崖(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图上的高度通常是指相对高度。 B、在地图上,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C、等高线的数值越大,表示海拔越低。 D、等高线所示封闭曲线表示的是山顶。
读等高线地形图上,完成下列问题:(1)填出各地形部位名称:甲是 。EF 、CD ,G 。甲山顶位于乙山顶的 方向。(2)甲山的海拔是 米,甲乙两山相对高度是 米。(3)沿①线路和沿CD线路爬到甲山顶, 线路更轻松。 理由是 等高线 ,坡度较缓。(4)在图上将数字比例尺改用线段式应记为 ,它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米。甲乙两山顶间的实地距离是 米。(5)CD、EF、①哪条线路可形成河流 。
初一6班将在明年春季赴五指山进行野外考察,要求大家根据下图完成指定任务。
两个山顶相对高度为: ,图中C处为山体 部位。
图中 处适合攀岩,判断依据是: 。
图中 、 处可能发育河流,判断依据: ,其中水流较急的是 处,理由是: 。
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
等高线向高处突出,为山谷
D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2、等高线的绘制及基本特点
3、坡度与等高线的关系: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平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4、学会区分常见的地形:
山峰、山脊、山谷、陡崖等
1、下列四幅等高线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某处等高线呈弯曲状,若曲线向低处方向凸出时,该处的地形部位应是下列的( ) A鞍部 B山脊 C陡崖 D山谷3、峨眉山金顶(3098米)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米)的相对高度是( )。A.3098米B.8844米 C.5746米D.10942米
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根据等高线的原理绘制的,方法是先绘好等高线,然后在不同的等高线上着上不同的颜色,一般是:海拔200米以下用绿色,200-500米用浅绿色, 500-1000米浅黄色,1000米以上用黄褐色,而且高度越大,颜色越深,5000米以上终年积雪,用白色。
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平原黄色代表高原、 丘陵和山地褐色代表高山白色代表雪线以上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评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四节,走进大熊山,知识树,登峰造极,小小建设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说课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学习目标,相对高度1000米,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与等深线,等高线的特征,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设色的原则,地面起伏程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背景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妙笔生花,过关斩将,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等高线稀疏,不同部位的地形形态,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