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展开
22 寓言四则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较量 ( ) 奈何( ) 中伤( ) 舍然( )躇步( ) 跐蹈( ) 身亡所寄( ) 杞人忧天( )溉汲( ) 星宿( ) zhuì( )落 lǎ( )叭qǐn( )室 爱mù( ) kǎi ( )歌 diāo ( )像jiào坠nàizhònɡshìchúcǐwúqǐɡài jíxiù喇寝慕凯雕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家无井而出溉汲( )( ) (2)及其家穿井( )( )(3)国人道之( )( ) (4)丁氏对曰 ( )(5)得一人之使( ) (6)身亡所寄( )(7)因往晓之( ) (8)天,积气耳( )(9)终日在天中行止( ) (10)奈何忧崩坠乎( )浇灌、灌溉从井里汲水待,等到挖掘、开凿居住在国都中的人讲述应答,回答使唤,指劳力无,没有告知,开导聚积的气体行动,活动为何,为什么(11)只使坠( ) (12)亦不能有所中伤( )(13)地,积块耳( ) (14)充塞四虚( )(15)若躇步跐蹈( ) (16)其人舍然大喜( )纵使,即使伤害聚积的土块四方踩、踏同“释”,解除、消除3.一词多义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常一人居外/居功自傲 B.奈何忧其坏/杞人忧天 C.身亡所寄/亡羊补牢 D.得一人之使/晏子使楚【解析】A.停留/依凭;B.担心;C.无,没有/丢失;D.使唤,指劳力/出使。5.翻译下列句子。(1)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B 家里没有井,需到外面去浇田、打水,经常要有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3)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4)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5)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那个杞国人放下了,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非常高兴。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6.填空。(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均选自___________。伊索,_______(填国名)作家,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成为后世流传的《_______》。(2)《穿井得一人》选自《________》,这部书又称《______》,先秦______(填学术流派)代表著作。______(填朝代)秦相_______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160篇。(3)《杞人忧天》选自《______》,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这部书相传是_____(填朝代)时______(填学术流派)_______(填人名)所著。 《伊索寓言》古希腊伊索寓言吕氏春秋吕览杂家战国末吕不韦列子战国道家列御寇掉进陷阱里的驴 一头驴掉进了一个很深很深的废弃的陷阱里。主人权衡了一下,认为救它上来不划算,便独自走了。每天,还有人往陷阱里面倒垃圾,驴很生气,它想:我真倒霉,掉到了陷阱里,主人不要我了,就连死也不让我死得舒服点,每天还有那么多垃圾扔在我旁边。 可是有一天,它的思维发生了转变,它决定改变它的人生态度(确切点说应该是驴生态度),它每天都把垃圾踩到自己的脚下,而不是被垃圾所掩埋,并从垃圾中找些残羹来维持自己的体能。终于有一天,它重新回到了地面上。 7.简要概括一下第一段中驴生气的原因。8.第二段中加点的“可是”一词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加点的“终于”一词有什么含义? 主人遗弃它,它只能独自面对困境,而且还不断有垃圾扔下来。第二段中的“可是”一词表示转折,承上启下,突出驴的态度和命运的转变。“终于”一词说明驴的态度的转变最终给它的命运带来了重大的转折,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驴的认同和赞扬。9.你从“驴生态度”中感悟到了什么? 示例:现实中有太多的不如意,但我们不应一味抱怨,要改变命运先改变自己的处世态度,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思路一定能帮助我们走向人生的高处。 【甲】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耳。” 【乙】北人①生而不识菱②者,仕于南方。席上啖③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④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北人:北方人。②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有角,叫菱或菱角,可吃。③啖(dàn):吃。④坐:因为。 1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我 非 不 知 并 壳 者 欲 以 去 热 也11.理解文言字词的方法有多种,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1)联系课文。 //(2)查阅字典。去:①离开;②距离;③除去,抛弃;④失去,损失;⑤过去的,去年的;⑥表示动作的去向。“去”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有以上几种常见义项,请根据上下文选出下列两个“去”的正确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A.因攫其金而去____ B.食菱须去壳____ ①③12.翻译下列句子。(1)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2)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那么多人都在那里,你(怎么敢)抢别人的金子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东西当作知道的东西。13.甲文中的齐人和乙文中的北人各是怎样的人?用一个词来形容,并说说你获得了什么生活启示? 甲文中的齐人是利令智昏的人,乙文中的北人是不懂装懂(虚伪、掩盖弱点)的人。从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追求物质财富是人之常情,但因贪利而不顾一切,就显得可恨可笑了,也不要不懂装懂,否则将闹出笑话;学习(或:求知)要有诚实的态度;人不能故意遮掩自己的无知(或:弱点)。【参考译文】【甲】以前有个十分想得到金子的齐国人,清晨穿戴好衣帽到市场上去。到了卖金子的地方,于是抢到那金子就走。差役抓到了他,问他说:“那么多人都在那里,你(怎么敢)抢别人的金子呢?”那人回答说:“我取金子的时候,没有看到人,只看见金子罢了。” 【乙】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东西当作知道的东西。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