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展开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 ( 2分 ) 《山居秋暝》的作者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王维 D. 白居易2. ( 2分 ) 下面下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心旷神怡 旷日持久 B. 成群结队 归根结底
C. 比翼双飞 鳞次栉比比 D. 闲逸 隐逸3. ( 2分 ) 下面四句中每句都有“两个”,其中有一句的“两个”和另外三句的“两个”含义不同( ) A. 王师傅给人修车从不收钱,别人给钱时,他就笑笑说,都是熟识的两个人,算了。 B. 他觉得自己快要支持不住了,眼前的景物渐渐变成了两个 , 身子也摇晃起来。
C. 生活要俭朴,不要有了两个钱就大手大脚地花。 D. 外婆是不赞成我上大学的。她说:“女孩子,识了两个字,不做睁眼瞎就行了。”4. ( 2分 ) 下列各组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 A. 不可计数(shù) 凛冽(lǐn) 扫兴(xìng) B. 不落窠臼(kē) 的确(dí) 嫉妒(jì)
C. 比冀而飞(yì) 着实(zhuó) 砌墙(qiè) D. 成群结队(jié) 榆关(yú) 聒碎(guō)5. ( 2分 ) 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夜幕——雨幕 B. 扫兴——扫盲 C. 生火——生手 D. 比翼而飞——比比皆是6. ( 6分 ) 拼音 (1)选出每组中加点字读音不同的一项。( ) A.果实累累
B.积累
C.累赘
D.累累的骨朵 (2)选出每组中加点字读音不同的一项。( ) A.悄没声儿
B.静悄悄
C.悄无声息
D.悄然 (3)选出每组中加点字读音不同的一项。( ) A.花骨朵儿
B.甲骨文
C.骨气
D.骨干( 二、判断题7. ( 2分 ) 《山居秋暝》的主要艺术特点有景物白描、动静相称、视听结合等。 8. ( 6分 ) 读下面的句子,是比喻句的用“正确”“错误”表示。 (1)我见过不少的榕树,但是像这样大的榕树却还是第一次看到。 (2)一部分树枝吹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3)三只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9. ( 2分 ) “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不是比喻句。( ) 三、填空题10. ( 4分 ) 给下面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主干________(ɡán ɡàn) 兴________(xīng xìnɡ)奋
缝________(fénɡ fènɡ)隙 的________(dí de)确 11. ( 3分 ) 选出下列划线字的不正确的读音
似乎________
A.shì B.sì
主干________
A.gān B.gàn
应接不暇________
A.yìng B.yīng 12. ( 3分 ) 用合适的词语代替下面句子画线的部分。 (1)我注意地看着,眼睛接待应付不过来 , 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________ (2)满天的星星多得无法计算 , 让人总也数不清。________ (3)这美丽的大榕树让我不忍离开。________ 13. ( 6分 ) 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月晕(yūn yùn)________ 头晕(yūn yùn)________ 兔儿不吃窠(kē wō)________边草着(zhe zhuó zháo)________实 着(zhe zhuó zháo)________凉 凛(lǐn bǐng)________冽14. ( 7分 ) 读拼音,写字词。 sūnchóubó pànsìyú mián祖________发________停________河________________ 中________ 树夜不能________15. ( 2分 ) 把下面词语中下划线字读音不同的一项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A.间接 B.间隔 C.松间照 D.黑白相间 ________②A.落叶 B.村落 C.落伍 D.丢三落四 ________四、问答题16. ( 5分 ) 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7. ( 5分 )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句中的两个“鸟的天堂”分别指什么?五、综合题18. ( 3分 ) 阅读文段《鸟的天堂》,然后答题。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______,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______。这美丽的南国的树!(1)按原文填空。 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________ , 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________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2)这棵大榕树的特点是________。 19. ( 5分 ) 背诵《山居秋暝》这首诗,并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0. ( 5分 )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1)上面的句子是 。 A. 静态描写 B. 动态描写(2)“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突出了绿叶的 , 写出了榕树枝叶的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写出了 。 21. ( 7分 ) 补全诗(词)句,并解释加点词语。 (1)________归浣女 , ________。 ________歇 , 王孙________。(2)浣女:________ 歇:________。 王孙:________。六、现代文阅读22. ( 14分 ) 阅读专项训练。 荷塘月色(节选)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_____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_____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_____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③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1)在第①段中各找出一句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句子。 (2)把“浮、笼、泻”填入第②段的空白处,从中可以看出这几句话运用了__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来勾勒出月色下荷塘的美。 (3)第③段中的静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这一段景虽美,但作者却说“我什么也没有”,表现了他________(填序号)的心情。 A.喜悦安宁 B.孤寂失落 C.烦躁不安 D.悲痛欲绝(4)对短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写叶和花的静态,微风过后才写出它们的动态,使景色多样化
B.第①段中荷叶、荷花是动态描写,荷香、荷波是静态描写
C.第①段主要描写了荷塘,第②段主要描写了月色。画面美丽,气氛宁静,格调雅致
D.本文主要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从不同角度对荷叶、荷花进行了形象的描绘七、写作题23. ( 5分 ) 习作。题目:____________即景要求: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写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描写,要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语句通顺,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不少于400字。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 C 2.【答案】 C 3.【答案】 B 4.【答案】 D 5.【答案】 C 6.【答案】 (1)B
(2)B
(3)A 二、判断题7.【答案】 正确 8.【答案】 (1)错误
(2)错误
(3)正确 9.【答案】错误 三、填空题10.【答案】ɡàn;xīng;fènɡ;dí 11.【答案】A;A;B 12.【答案】 (1)应接不暇
(2)不计其数
(3)留恋 13.【答案】 yùn;yūn;kē;zhuó;zháo;lǐn 14.【答案】 孙;愁;泊;畔;寺;榆;眠 15.【答案】 C;D 四、问答题16.【答案】 表达了作者对四季之美以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7.【答案】 第一个“鸟的天堂”指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鸟儿生活的乐园。 五、综合题18.【答案】 (1)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面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2)充满蓬勃生机 19.【答案】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20.【答案】 (1)A
(2)层层叠叠、挨挨挤挤;繁密;榕树生命力的旺盛 21.【答案】 (1)竹喧;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自可留
(2)洗衣物的女子。;尽。;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六、现代文阅读22.【答案】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要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2)泻;浮;笼;动态
(3)杨柳;远山;灯光;蝉声;蛙声;B
(4)B 七、写作题23.【答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