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联读课件PPT 课件 11 次下载
-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导学单课件PPT 课件 1 次下载
-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荷塘月色》课件PPT 课件 11 次下载
-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我与地坛》课件PPT 课件 3 次下载
-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赤壁赋》课件PPT 课件 3 次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1 故都的秋优质课件ppt
展开中国古代有关秋的名言佳句:
1.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代刘彻《秋风辞》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代杜牧《山行》3.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
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学习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写法。
体会文中流露的悲凉、伤感之音。
在郁达夫的笔下,秋又是怎样的色彩,他写了哪些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故都"是指当时许多人叫的北平(今天的北京),作者之所以用"故都"一词,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和文化底蕴,"秋"字交代了写作时令和描写的内容。
一、本文的文眼句是哪一句?这句话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1.文眼句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2.表达特点①排比手法,文气顺畅;②先用两个单音节词"清""静",又以一个双音节词"悲凉"结尾,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3.作用:概括全文意旨,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下文。
有人通过描写秋声、秋形、秋色来描写秋天,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来描写秋天的?他又是通过什么具体景物来描写的?郁达夫是通过描写秋味来描写秋天的。具体景物有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1.小院秋晨2.秋槐落蕊3.秋蝉嘶鸣4.闲话秋凉5.秋果胜景
“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了无点尘之感,写出了"清";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凸显出"静"的特点;同时落英缤纷,还让人觉得有些落寞,这是在写"悲凉"。
处处蝉鸣声,凸显"静";秋蝉衰弱的残声,凸显其"悲凉"的特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放青的天空、雨后的斜桥影,突出"清";息列索落的雨声,突出"静";凉风、雨后话秋凉的"都市闲人",突出"悲凉"。
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lden Days
果实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写"清";西北风、尘沙灰土的世界,则写"悲凉"。
每一片风景都是内心世界的折射,每一幅秋景图,都弥漫着浓浓的悲凉情绪,结合秋景品读“悲凉”的具体内涵。
郁达夫笔下的秋为什么浸染着浓郁的悲凉呢?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重要经历∶1913年赴日留学。在此期间,他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1年,他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发起成立了创造社;同年,出版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1930年,郁达夫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期间,他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中。1945年8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士"。
散文:《钓台的春昼》《寂寞的春潮》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 桂花》等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等旧体诗:《毁家诗纪》《离乱杂诗》等。
他的散文直抒胸臆,往往以感伤的笔调寄托自己感时忧国的心境,行文跌宕多姿,宛如行云流水。
他的作品倾诉对当时社会的反抗情绪以及反映青春期的苦闷心情,充满大胆的自我暴露手法和浓厚的抒情色彩,成为前期创造社浪漫主义倾向的突出代表
郁达夫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表现自我的真挚情感;
就全文来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又有“悲凉”之情夹杂其中呢?
“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在作者意念上的总投影,中国文人特有的悲秋情绪在作者这里也同样得到传承,秋色里的凄清之感、落寞之意也恰恰契合了作者的心情。
在20世界30年代的旧中国,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读书人同样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作者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尝人生的苦痛和悲哀。
作者在写北国之秋时,对南国之秋的描写用了大量的笔墨,作者偏题了吗?谈谈你的理解
对比的作用: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抑此扬彼。
结构精巧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工整雅致的语言美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秋晨小院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秋日胜果图
观秋色:清听秋色:静品秋色:悲凉
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北国之秋:色彩浓、回味永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1 故都的秋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1 故都的秋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写作背景,题目释义,文学常识,品析文章,合作探究,小院秋晨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七单元14(故都的秋 *荷塘月色)14.1 故都的秋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七单元14(故都的秋 *荷塘月色)14.1 故都的秋备课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问题探析,作者介绍,落蕊映秋,描写画面,寒蝉鸣秋,秋日胜果,佳句赏析,内容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1 故都的秋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1 故都的秋图片课件ppt,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识记字音,故都的秋,郁达夫,秋蝉残鸣,秋雨淋人人知秋,文章层次段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