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第16章 分式16.3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备课课件ppt
展开1、什么叫做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3、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什么?
4、分式的基本性质是怎样的?
轮船在顺水中航行80千米所需的时间和逆水航行60千米所需的时间相同.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求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分析:设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千米/时,根据题意,得
上面的方程有何特点?观察分析后,发表意见,达成共识:
提问:你还能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特征:方程的两边的代数式是分式。或者说分母中含有末知数的方程。
分式方程的主要特征:(1)含有分式 ;(2)分母中含有未知数。
你还能举出一个分式方程的吗?
分析:根据定义可得:(1)、(2)是整式方程(3)是分式(4)(5)是分式方程
判断下列方程哪些是分式方程:
1、思 考 : 怎样解分式方程呢?请同学们先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回顾一下一元一次方程时是怎么去分母的,从中能否得到一点启发?(2)有没有办法可以去掉分式方程的分母把它转化为整式方程呢?
方程(1)可以解答如下: 解:方程两边同乘以(x+3)(x-3), 约去分母,得 80(x-3)=60(x+3).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 x=21. 所以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21千米/时.
试动手解一解方程(1).
2、概 括 上述解分式方程的过程,实质上是将方程的两边乘以同一个整式,约去分母,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来解.所乘的整式通常取方程中出现的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解:方程两边同乘以(x2-1), 约去分母,得 x+1=2 解得 x=1
事实上,当x=1时,原分式方程左边和右边的分母(x-1)与(x2-1)都是0,方程中出现的两个分式都没有意义,因此,x=1不是原分式方程的根,应当舍去.所以原分式方程无解.
在将分式方程变形为整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乘以一个含未知数的整式,并约去了分母,有时可能产生不适合原分式方程的解(或根),这种根通常称为增根.因此,在解分式方程时必须进行检验.
那么,可能产生“增根”的原因在哪里呢?
对于原分式方程的解来说,必须要求使方程中各分式的分母的值均不为零,但变形后得到的整式方程则没有这个要求.如果所得整式方程的某个根,使原分式方程中至少有一个分式的分母的值为零,也就是说使变形时所乘的整式(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的值为零,它就不适合原方程,即是原分式方程的增根.
有了上面的经验,我们再来完整地解二个分式方程.
∴x=5是原方程的解.
注意:解分式方程时可能产生增根,所以解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
1、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要注意什么问题?
2、在学习的过程 中你有什么体会?
1、什么是分式方程?举例说明 2、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a、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 b、解这个整式方程. c.验根,即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不是零,若结果不是0,说明此根是原方程的根;若结果是0,说明此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 3、解分式方程为什么要进行验根?怎样进行验根?
验根的方法有: 代入原方程检验法和代入最简公分母检验法. (1)代入原方程检验,看方程左,右两边的值是否相等,如果值相等,则未知数的值是原方程的解,否则就是原方程的增根。(2)代入最简公分母检验时,看最简公分母的值是否为零,若值为零,则未知数的值是原方程的增根,否则就是原方程的根。
(1)去分母时,先确定最简公分母;若分母是多项式,要进行因式分解;(2)去分母时,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3)最后不要忘记验根。
初中数学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1 变量与函数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1 变量与函数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先看什么叫变量,根据上图填表,S60t,什么叫函数呢,r²,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八年级下册16.3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下册16.3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评课课件ppt,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解方程,分式的解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7.5实践与探索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7.5实践与探索课前预习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x+y5,►y5-x,x0y5,x-y1,x0y-1,x5y0,x05y0,►y2x-1,y2x-1,P2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