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初中数学八上《3.2平面直角坐标系》word教案 (16)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4318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初中数学八上《3.2平面直角坐标系》word教案 (16)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4318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初中数学八上《3.2平面直角坐标系》word教案 (16)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43180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北师大版2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北师大版2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诱思自学,获得新知,合作探究,发现规律,小结感悟,知识沉淀,分层评价,当堂达标,布置作业,课后促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2.1平面直角坐标系
1.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会由点的位置写出坐标.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2.经历分析、观察点的坐标与图形的关系,发现点的坐标特征,体会数形结合思想,获得探究问题的方法.
3.培养观察、比较、操作、猜想、归纳等思维方法,培养探索意识和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能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难点:探索特殊点的坐标特征.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发现,组织交流,探索归纳,当堂训练.
学法: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思考,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归纳发现,探索新知.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方格纸 三角板等,复习数轴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江北水乡·运河古城”,枣庄处于“一山、一水、两汉、三孔”黄金旅游线上,是一座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新兴旅游城市.下面一起来观赏一下我们美丽的城市.
课件出示:
(1)你是怎样确定各个景点位置的?
(2)“台儿庄古城”在我校的东、南各多少格?“铁道游击队”在我校的西、北各多少格?“福兴煤矿”呢?
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小组内交流方法,做出回答.
生1:我的方法是以曹庄中学为中心,用量角器和刻度尺量出“台儿庄古城”在我校的南偏东多少度,图上距离是多少.其他的类似.
生2:我是用上节课表示棋子的方法,在格子上,从最左下角出发,“微山岛”用(2,3)表示,“古运荷香”就是(7,1)……
师:你们能够学以致用,真棒.第二题呢?
学生踊跃回答:“台儿庄古城”在我校的东5格南2格;“铁道游击队”在我校的西3格北4格;“福兴煤矿”在正南1格.
(3)如果以我校(曹庄中学)为原点作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分别取向右和向上的方向为数轴的正方向,一个方格的边长看做一个单位,那么你能表示“台儿庄古城”的位置吗?“铁道游击队”和“福兴煤矿”呢?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教师板书课题:5.2 平面直角坐标系(1),并出示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知的景点图为引子,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问是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复习,学生会用不同的方法来确定位置;第二问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地理知识很轻松地回答,从而为下面的学习做了一个铺垫;紧接着第三问的提出引入了本节课的课题.
二、诱思自学,获得新知
1.诱思自学
多媒体出示导学提纲,自学课本152页—153页例1以上部分:
(1)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
(2)两条数轴怎么放置,如何称呼,方向如何确定?它们的交点叫什么?
(3)坐标轴将平面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叫做什么?坐标轴上的点属于哪个部分?
(4)直角坐标系内的点的位置怎样表示?
师:3分钟后看谁收获多多,又是谁囊中羞涩?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师巡视,提示学生用笔划出重点字句.对个别没有自学意识等待老师“授之以鱼”的学生进行鼓励:本节课知识并不难,你只要认真看、大胆说,这节课最棒的肯定是你.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直观的接触相关概念,比较符合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给学生自学的动力.
2.展示成果
生:平面上有公共原点且互相垂直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
生: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它们统称为坐标轴.公共原点O称为坐标原点.
生:右上部分叫做第一象限,其他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师:你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吗?请标出各个象限.
学生动手画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师巡视指导,并找一名学生到黑板作图.提醒学生注意:垂直,箭头,公共原点,单位长度.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画图加深对直角坐标系及相关概念的认识,系统的了解了知识,实现了知识向能力、抽象向形象的转化.
师:在直角坐标系内点P的位置怎么表示呢?
生:用有序数对来表示.过P点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和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做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数对(a,b)叫点P的坐标.
师:你能到黑板前来演示一下吗?
(学生走到黑板前拿着三角尺演示,其他学生目光跟随着.教师及时表扬.)
师强调:先向谁作垂线?指向的数字就是( )?再向谁作垂线?指向的数字就是( )?一个点的坐标要先写( )坐标再写( )坐标.
3.小试牛刀
师:学的好不好,一试便知道.
课件出示:如图,点A的横坐标是 ,纵坐标是 ,则点A的坐标记为( , ),它在第 象限;点B( , )在第 象限;点C( , )在第 象限.
师小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对有序实数可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反之,任意一点的位置都可以用一对有序实数表示.记住:先横后纵.(重音强调)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学感知点P 的坐标是怎样组成的,学生的演示、老师几个简单的提问、重音的强调使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多方位感知到点P位置的确定有先后顺序性,便于理解记忆,紧跟着的“小试牛刀”使学以致用,初步练习由点写坐标,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
三、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探究一:例1
(1)写出图5-9中多边形ABCDEF各个顶点的坐标.
(2)线段BC的位置有什么特征?B、C两点的坐标
之间有什么关系?线段EF呢?
(3)线段CE的位置有什么特征?C、E两点的坐标
之间有什么关系?
(4)横轴上的点A与D,纵轴上的点F与B的坐标分别有什么特点?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合作.各组长巡视了解本组成员的意见,对于本组不会写坐标的学生实行“一帮一”互助,然后各派一名代表到黑板写出各点的坐标.教师观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情况,聆听学生的发言,适时给予点拨.
(这时每个组代表到黑板写出坐标,其他同学发现错误直接上来圈出并修改.)
解:A(-2,0), B(0,-3), C(3,-3), D(4,0), E (3,3), F(0,3).
师:大家很善于观察,写的很规范,各组也都团结互助.哪个组来回答下面的问题?
生1:线段BC平行于x轴,B、C的纵坐标相同.线段EF也和x轴平行,纵坐标相同.
生2:线段CE平行于y轴,C、E的横坐标相同.
这时一生补充:C、E两点到x轴距离也相等,它们关于x轴对称.它们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师:你的目光很敏锐,观察的很全面.其他同学也要向他一样,数形结合,用心思考.
生4:横轴上的点A(-2,0)与D(4,0)纵坐标都是0,纵轴上的点F(0,3)与B(0,-3)横坐标都是0.
师:大家从这几道题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开始议论,试着用连贯的话来总结刚刚体会到的规律.
生:横坐标相同的点所在的直线平行于y轴,纵坐标相同的点所在的直线平行于x轴;
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师: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再深入研究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特点.
设计意图:由点找坐标是本节课重点,由坐标找规律是本节课难点,“探究一”综合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学生到黑板写坐标,圈错修改,“一帮一”互助,小组交流,全班展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数形结合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探究二:“做一做”
(1)写出图5-10中的平行四边形ABCD各个顶点的坐标.
(2)图中A与D,B与C的纵坐标相同吗?为什么?
A与B,C与D的横坐标相同吗?为什么?
学生在书上直接写出各点坐标,小组内互相交流答案.
教师适时点评. 图5-10
设计意图:再一次巩固由点找坐标的过程,应用刚刚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四、小结感悟,知识沉淀
师:这节课大家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相信每个同学都有所收获.整理一下本节课的所学,写下来.
我掌握的概念: ;
我探索的规律: ;
我学会的方法: ;
我还懂得了: .
学生写完后,全班交流各自的收获和心得.教师及时点评,鼓励.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是知识沉淀的过程,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进行梳理,养成反思与总结的习惯,培养自我反馈,自主发展的意识,写下来更能加深印象.
五、分层评价,当堂达标
课件出示当堂检测题,要求学生5分钟内独立完成.
A组(必做题):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2,3)和(3,2)表示同一点.
(2)如图点A为(-2,3).
2.点A(3,-4)在第 象限,点B(-2,-3)在第 象限,点C(-5,0)在 轴上,点D(0,3)在 轴上.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原点O的坐标是 ,x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是 坐标为0,y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是 坐标为0.
B组(选做题):
4. 已知,则P(-a,-b)的坐标为( ).
A、(2,3) B、(2,-3) C、(-2,3) D、(-2,-3)
5.若点(a+5,a)在x轴上,则a的值为 ,该点的坐标为 .
6. 写出右面棋盘中所有棋子的坐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写出“马”的下一步坐标可能是什么?
5分钟后课件出示答案,全班反馈、矫正.
设计意图:分层设置作业,注重基础的夯实,能力的提升.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更大的收获,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棋子”中马的坐标有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六、布置作业,课后促学
必做题:
1.在图5-6中,以曹庄中学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分别写出“台儿庄古城”,“古运荷香”等点的坐标.
2.习题5.3 第2题.
选做题: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产生是法国数学家迪卡尔的伟大发现,上网查阅笛卡尔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必做题“首尾呼应”,完成本节课的引例,使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落实在纸上.选做题通过查阅笛卡尔的故事,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家的崇拜之情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板书设计:
5.2 平面直角坐标系(1) | ||
定义:
点的坐标:(先横,后纵) | 例1 解:(学生板演) 规律: | 投影区 |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突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特点,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情景引入是利用学校附近学生熟知的部分景点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家乡的热爱,体现了数学和生活的练习.三个问题的提出,既是前一节的延伸,又很自然地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个新概念,从而使学生思维很快进入课堂.
自学概念时,学生读,画,演,练,使对知识的理解层层深入.
合作探究时,开始学生写坐标时还会横坐标和纵坐标写混,小组长领导组内“一帮一”互助,使每个学生都不落下,所有学生都学会了写点的坐标.问题的探究,教师只是作为一个旁听者,去倾听每个组的声音,学生归纳不到位的地方再加以引导,让学生得到了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思维得到了锻炼.
分层评价中设置不同层次的题目,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一定的收获,爱好象棋的同学对于最后一题给出不同的答案,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使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诱思自学”和“探究一”的教学中用的时间较多,致使学生“小结感悟”时,不能很好地进行“知识沉淀”,“分层评价”匆匆而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2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2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回顾,引入新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巩固训练,拓展应用,归纳总结,形成系统,达标测试,矫正评价,布置作业,落实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上册2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起点分析,教学任务分析,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