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精品精练
展开读表,回答1~2题。
1.表中( )
A.天津市年净增人口数最低 B.吉林省的人口死亡率最高
C.湖南省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D.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密度最高
2.北京市环境人口容量( )
A.小于现有的总人口数 B.首要影响因素是科技水平
C.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同 D.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
兰州市地处黄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的交界处,位于两山中间,黄河穿城而过。下表为兰州市人口容量总结表(单位:万人)。据此,完成3~4题。
3.综合各种测算方法,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万人)和最大人口容量(万人)分别是( )
A.311;345 B.207;344 C.227;338 D.207;338
4.为增大人口容量,兰州市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容积率 B.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C.跳出河谷,开发新的城市用地 D.发展科技,提高开放程度
读俄罗斯亚洲部分地图,完成5~7题。
5.图中俄罗斯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 )
A.南部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北部沿海
6.制约俄罗斯亚洲地区人口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自然条件为( )
A.矿产资源 B.水资源 C.土地资源 D.气候条件
7.俄罗斯亚洲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潜力大,主要表现在( )
A.地域辽阔,地广人稀 B.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集中
C.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 D.气温低,人均消费水平较低
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城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读图回答8~9题。
8.有人口学专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中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下图判断,四个城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读下面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②P′为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④P为环境承载力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1.图示反映了( )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为获得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人口移动形式,其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据此回答12~14题。
12.形成“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异 B.地区间就业机会的差异
C.地区间环境条件的差异 D.地区间投资政策的差异
13.“生活方式型移民”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缓解人地矛盾 B.改善环境质量 C.降低住房价格 D.带动服务业发展
14.可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 )
A.科技水平提高 B.环境质量相对稳定
C.资源过度使用,利用率低下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读某城市2014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该城市2014年的人口容量为( )
A.351万 B.105.6万 C.97.3万 D.85.4万
16.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 )
A.土地资源 B.市政 C.教育 D.劳动就业
17.下图为不同人口增长方式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规模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唯一指标 B.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资源
C.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方式属于甲方式 D.乙方式不会出现人口问题
18.为了缓解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图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
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该国人口总量达到顶峰的时期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20.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类似的是( )
A.埃及 B.德国 C.中国 D.印度
2011年10月31日是“70亿人口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指出:“这个孩子的生日,是个叫人高兴不起来的日子,这一天,距60亿人口日不过12年零19天……目前(世界)食物充足,却有10亿人每天饿着肚皮睡觉……”。在日渐老龄化的中国,空巢、失独老人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慈善总会表示,已将空巢、失独老人等列入关爱救助对象。结合下图,回答21~22题。
21.甲、乙、丙、丁四类国家中,粮食安全、就业压力等社会问题最严重的国家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2.“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分离出去,只剩下老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图中“空巢家庭”现象最为明显的国家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a、b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属于( )
A.现代型和原始型B.原始型和传统型 C.现代型和传统型D.传统型和现代型
24.影响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2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新疆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最高,其次为伊犁河谷、塔里木盆地北部、准噶尔盆地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东疆地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最低。
(1)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环境承载力最高的原因。
(2)为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环境承载力,当地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3)在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为32人/km2,目前已达13人/km2,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研究的赵先生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赵先生的说法提供依据。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美国人口总数达到3.15亿人,比2012年新增加227万多人,增长率为0.73%;预计美国人口在2050年将达到3.998亿人。
材料二 美国人口增长和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1900~2008年)。
(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美国人口发展特点。
(2)目前美国的人口增长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运用环境人口容量的有关理论进行阐释。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口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也称中位年龄或中数年龄。国际上通常用年龄中位数指标作为划分人口年龄构成类型的标准。①年龄中位数在20岁以下为年轻型人口;②年龄中位数在20~30岁为成年型人口;③年龄中位数在30岁以上为老年型人口。年龄中位数向上移动的轨迹,反映了人口总体逐渐老化的过程。
材料二 2011年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口年龄中位数。
(1)表中人口年龄中位数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
(2)有专家预测,在未来的几年内我国人口年龄中位数有向上移动的趋势,针对这一趋势,结合我国人口增长现状,请提出应对措施。
(3)表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人口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大陆31个省份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占16.60%;15~59岁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平均增加的老年人将从“十一五”期间的500多万人提高到800多万人。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2000年(灰色)和2050年(白色)
(1)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人口到2030年将达到约14.5亿,到2050年却约为13.59亿,这是为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请说明我国在本世纪中叶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怎样的特征?这会带来哪些人口问题?试说明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与解析
【答案】1.C 2.D
北京市环境人口容量大于现有的总人口数;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影响因素是资源;环境人口容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容量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故D正确,A、B、C错误。
【答案】3.D 4.C
【解析】
3.根据“短板”原理,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分别是各测算方法的最小值。也就是应分别依据短板“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基于国内生产总值”,据此选D。
4.结合上题可知,限制兰州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的短板分别是“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基于国内生产总值”,这些指标和用地规模及经济发展状况直接相关。兰州市人口数量已远远超过最大人口容量,故限制因素中土地限制更加突出,但兰州市位于两山中间,黄河穿城而过,主城区已无潜力可挖;因而跳出河谷是兰州市未来发展的主要战略。治理污染不能扩大容积,发展科技见效较慢,据此最佳选项为C。
【答案】5.A 6.D 7.A
6.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当然越多。资源的种类繁多,一般在研究中主要考虑的是几种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资源,如土地、淡水、能源等。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都不是制约其人口容量的因素,ABC错误;但由于其纬度较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从而成为影响其环境人口容量潜力的因素,故答案选D。
7.读图,根据图中国家轮廓可知,该国为加拿大,地域辽阔,地广人稀;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业生产自然条件欠佳;纬度高,气温低,经济发达,人均消费水平高。故答案选A。
【答案】8.D 9.C
【答案】10.A 11.D
11.观察图发现,在P和P′之前,即当人口规模小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规模增加,生活质量上升,③正确;当人口规模超过P和P′后,即当人口规模大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规模继续增大,生活质量下降,④正确;不能用完全的正相关和负相关解释,①②错误。③④正确。故选D。
【答案】12.C 13.D 14.C
【答案】15.C 16.D
解析:第15题,由于“木桶效应”,该城市人口容量为最短板的人口容量。第16题,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最短板——劳动就业。
【答案】17.B
【答案】18.C
【解析】为缓解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
【答案】19.D 20.B
【答案】21.C 22.A
【答案】23.B 24.B
【解析】第23题,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三种类型。结合图例读图不难看出a区域属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较低自然增长率的原始型;b区域属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c区域属于低出生、低死亡和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第24题,其影响因素是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医疗卫生水平高,使死亡率降低,人口文化素质高,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使出生率降低。
【答案】25.(1)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
(2)防治土地沙漠化;加速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实行农牧结合;发展经济。
(3)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如果人口密度达到最大值,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因此应控制人口。
【答案】26.(1)美国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总量较大;人均寿命不断提高,人均寿命长。
(2)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老龄化。
(3)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占世界比重较大;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口的增长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也将使其环境人口容量减少。
【答案】27.(1)德国
(2)继续实施计划生育,维持低生育率水平,控制人口增长;完善社会养老制度,建立健全养老体系;大力发展教育和经济,解决就学和就业困难。
(3)尼日利亚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就业、就学压力大、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生态环境承受压力大
【答案】28.(1)现代型
(2)人口出生率进一步降低,老龄人口增加等因素导致人口呈负增长。
(3)特征:青少年儿童比重降低,老龄人口比重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带来的问题:人口增长缓慢,老年人口比重高,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措施:发展经济、建立健全社会养老福利体系;适当延长老年人退休年龄等。
省级行政区
面积(万平方千米)
总人口数(万人)
人口出生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北京市
1.64
2115
8.93
4.41
天津市
1.19
1472
8.28
2.28
吉林省
18.74
2751
5.36
0.32
湖南省
21.18
6691
13.50
6.54
广西壮族自治区
23.67
4719
14.28
7.93
国家和
地区
中国香港
巴西
德国
尼日利亚
中国大陆
韩国
世界
人口年龄
中位数
42.8
28.9
44.3
15.2
35.2
37.9
28.4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第三节 人口容量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dl/tb_c400374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章 人口第三节 人口容量测试题</a>,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第三节 人口容量测试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第三节 人口容量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精品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精品测试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3《人口容量》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3《人口容量》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