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
展开(7)常见的酸和碱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不能导电的是( )
A.铜 B.澄清石灰水 C.酒精溶液 D.盐酸
2.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都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B.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
C.都能解离出氢离子 D.都含有氢元素
3.下列是稀释浓硫酸并进行硫酸性质实验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测稀硫酸的pH
C.倾倒稀硫酸 D.滴加稀硫酸
4.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醋酸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C.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 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
5.实验室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水蒸气,将混合气体通过下列哪种物质后,可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
A.氢氧化钠固体
B.氧化钙固体
C.浓硫酸
D.碳酸钙固体
6.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有变化但和空气成分无关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 D.生石灰
7.紫甘蓝汁呈紫色,茶花汁呈浅黄色。用分光光度计测不同颜色的溶液,其可见光吸收峰波长范围不同。现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以上两种汁液在不同酸碱度下的吸收峰波长,其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紫甘蓝汁滴入白醋,溶液显蓝色
B.茶花汁可用于检验雨水是否为酸雨
C.在pH为0-14范围内,可见光吸收峰波长变化越大的汁液越适合作酸碱指示剂
D.往滴有紫甘蓝汁的盐酸中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溶液由红紫色变为绿色
8.下列方法能将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别开的是( )
A.分别滴入紫色石蕊溶液
B.分别通入
C.分别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D.分别加入稀盐酸
9.下列各组中的气体,既可用浓干燥,又可以用碱石灰干燥的一组是( )
A. B. C. D.
10.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溶液 B.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
C.若X是稀盐酸,c不可能是单质 D.若X是稀盐酸,d不可能是单质
11.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不合理的是( )
A.用水区分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B.用酚酞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
C.用盐酸除去木炭粉末中的氧化铜 D.用浓硫酸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12.氧化铁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到盛有氧化铁的容器中
B.如图不能表示实验过程溶液中溶剂的变化趋势
C.m点和n点对应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相等
D.m点和n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二、实验题
13.自然界中,有许多植物色素在不同的酸碱性溶液中呈现不同的颜色,这些植物色素也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自制酸碱指示剂可用到以下仪器: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紫甘蓝叶中提取植物色素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适量紫甘蓝叶放在研钵中研碎:
②用水和酒精(体积比1:1)浸泡,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过滤”或“蒸发”),取液备用
③将紫甘蓝提取液分别滴入白醋、石灰水、蒸馏水中,颜色变化如下表:
(3)请用紫甘蓝提取液,选用题中给出的仪器,用最少量的试剂鉴别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写出你的实验操作过程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问答题
14.如图所示,将密闭的相互连通的装置放在天平上,调节天平使之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根据你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温度变化):
(1)氢氧化钠固体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针____________________(填“没有”“向左”或“向右”)发生偏转。
(3)实验中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15.小明在家中探究食用白醋的性质,选用了家庭生活中的下列常见物品:200mL的软透明塑料瓶、白醋、鸡蛋壳、紫罗兰花、生锈铁钉、蒸馏水、熟石灰、小玻璃杯、吸管等。
【提出问题】白醋是否具有酸的性质?
【查阅资料】
(1)白醋为无色透明液体,其主要成分是醋酸,化学式可表示为;
(2)紫罗兰花遇酸变为红色
【探究与验证】
实验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 将白醋滴在紫罗兰花上 | 紫罗兰花_______________ | 白醋显酸性 |
② | 将锈铁钉放在小玻璃杯 中,加入白醋 | 刚开始时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有气泡 冒出 | 白醋能与铁锈反应;_______________ |
③ | 向软塑料瓶中加入10 mL白醋,将瓶捏扁, 加入约5 g鸡蛋壳,拧紧瓶盖 | 瓶中有气泡冒出,扁塑料瓶逐渐鼓起 | 白醋能与碳酸钙反应生 成 |
【反思与评价】上述实验③的现象还不足以得出表中所述的相应结论,为此还需要补充相应的实验,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铜属于金属,金属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导电;
B、澄清石灰水中有自由移动的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导电;
C、酒精溶液中只有水分子和酒精分子,没有离子,不能导电;
D、盐酸中有自由的氢离子和氯离子,能导电。
故选C。
2.答案:C
解析: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氢离子,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所以酸溶液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故选C。
3.答案:D
解析:A、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发出去,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不符合题意;
B、测定稀硫酸的pH: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不能将pH试纸直接伸入溶液中,会污染溶液,不符合题意;
C、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瓶口应紧挨,标签应朝向手心处,图中瓶塞未倒放,瓶口未紧挨,不符合题意;
C、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B
解析: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与食醋反应产生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A正确;醋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B错误;醋酸显酸性,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C正确;酸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的金属反应,故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D正确。
5.答案:C
解析:除去水蒸气可以考虑具有吸水性或能与水反应的物质,D项排除。A项,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但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合题意。B项,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物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也不合题意。C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也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能达到实验目的。
6.答案:A
解析: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放置在空气中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质量减小,故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水份,质量增大,故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易吸水潮解,也会吸收二氧化碳变质,质量增大,故不符合题意;
D、生石灰放置在空气中会和水蒸气发生反应,质量增大,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答案:D
解析:A、白醋呈酸性,由图像可知,紫甘蓝汁在酸性溶液中的颜色是在红紫色和紫色之间,此选项错误;
B、茶花汁在溶液PH小于13时都呈红紫色,而把PH小于5.6的降雨才称为酸雨,故此选项错误;
C、在pH为0-14范围内,在酸性和碱性的溶液中能呈现不同颜色的汁液才适合作酸碱指示剂,即可见光吸收峰波长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不同时才适合作酸碱指示剂,故此选项错误;
D、紫甘蓝汁在盐酸中呈红紫色,加入过量氢氧化钠后,溶液呈碱性,此时紫甘蓝汁显绿色,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8.答案:B
解析: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A、C、D错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与NaOH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故选B。
9.答案:B
解析:A、能和碱反应,所以只能用浓硫酸干燥;是中性气体,所以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故选项错误;
B、都是中性气体,所以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故选项正确;
C、HCl能和碱反应,所以只能用浓硫酸干燥;是中性气体,所以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故选项错误;
D、能与浓硫酸反应,所以只能用碱石灰干燥;是中性气体,所以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A正确;稀硫酸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黄色的硫酸铁溶液,B正确;稀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浅绿色的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蓝色溶液中含,Fe能将溶液中的置换出来,同时生成含的浅绿色溶液,因此c可能是单质Fe,C错误;若X是稀盐酸,则X与d反应生成的蓝色溶液中含有,而稀盐酸不能与单质铜发生反应,故d不可能是单质,D正确。
11.答案:B
解析: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可以鉴别,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均为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错误;
C、盐酸和氧化铜生成氯化铜和水、和木炭不反应,可以除去木炭粉末中的氧化铜,正确;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正确。
故选B。
12.答案:B
解析:A、开始溶液的质量为零,所以容器中开始为氧化铁,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到盛有氧化铁的容器中,正确。
B、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开始溶剂增加的质量为生成水的质量及盐酸中水的质量之和,当反应结束后,随着盐酸的加入,溶剂的质量依然增加,但增加幅度变小,该图可以表示实验过程溶液中溶剂的变化趋势,错误。
C、开始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质量增加的快,铁元素质量逐渐增加,m点恰好完全反应。之后增加的质量为加入的盐酸的质量,铁元素的质量不再增加。所以m点与n点对应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相等。正确。
D、m点溶液溶质为氯化铁,n点溶液溶质为氯化铁和氯化氢,随着蒸发氯化氢挥发,所以m点和n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正确。
故选B。
13.答案:(1)烧杯
(2)②过滤
(3)各取几滴待测液于点滴板上,分别滴加几滴紫甘蓝提取液,显红色者为稀盐酸显绿色者为氢氧化钠溶液
解析: (3)由(2)③可知,紫甘蓝提取液遇酸性溶液显红色,遇碱性溶液显绿色,在中性溶液中显蓝色,可根据此变色情况鉴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14.答案:(1)表面变潮
(2)向右
(3)不变
解析:(1)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会吸水而逐渐潮解。
(2)由于氢氧化钠吸收了水分,质量增大,而饱和食盐水的质量减小,故指针向右发生偏转。
(3)饱和食盐水中的水减少,食盐固体会析出,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温度不变同种物质的溶解度不变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5.答案:【探究与验证】①变红②铁钉表面的红棕色物质慢慢消失,溶液变为黄色;白醋能与铁反应
【反思与评价】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 【反思与评价】反应产生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所以要验证是否为二氧化碳,可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是二氧化碳。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a href="/hx/tb_c987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课时练习</a>,文件包含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a href="/hx/tb_c987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巩固练习</a>,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优秀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优秀巩固练习,文件包含101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docx、101常见的酸和碱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